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對抗轉向合作:中國控辯關系新發展

2011-02-19 05:43:22冀祥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100720
中國司法 2011年12期
關鍵詞:法律

冀祥德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 100720)

張文秀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 北京 100035) ■文

從對抗轉向合作:中國控辯關系新發展

From Confrontation to Cooperation:New Development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rosecution and the Defense

冀祥德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 100720)

張文秀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 北京 100035) ■文

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對公正與效率的共同追求是中外刑事司法制度發展路徑中顯著的共同特征。當下,我國的刑事司法制度正在面臨百年一遇的變革。圍繞公正與效率的主題,如何在保證訴訟公正的前提之下,節約司法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成為司法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焦點。為此,學界和實務部門獻計獻策,提出和探索了諸如簡易程序的改革、輕微刑事案件快速審理、普通程序簡化審、認罪案件程序分流、控辯協商制度構建等設想和實踐。應該說,這些大膽的設想和開拓性的探索,不乏真知灼見,有的工作機制性的變革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反映,假以時日,進一步論證、改造和完善后而求發揮其更大的功用,也均為現實舉措。但是,本文對此問題的探討卻并不欲潑墨于此,而是想從另外一個人們關注頗多但尚缺乏深入思考的視角——控辯關系模式轉化,對建立中國特色的高效的刑事司法制度略陳管見,希冀引起致力于該問題研究和探索的同仁們以更深入地思考與實踐。

二、從對抗轉向合作的該當性分析

(一)對我國控辯關系的歷史檢視

從歷史的縱向坐標來看,控辯關系在我國經歷了幾個明顯不同的發展階段:

1、控辯關系扭曲階段

在1979年《刑事訴訟法》制定實施之前,國家沒有制定統一的刑事訴訟法典,不僅沒有規范和調整控辯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而且,“軍管會”作為對敵斗爭的強大專政機器,一體化行使公、檢、法部門的偵查、起訴與審判職能,根本談不上訴訟形態下的控辯關系,或者說控辯關系只能處于扭曲的狀態。

2、控辯關系失常階段

1979年《刑事訴訟法》實施至1996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法律確立了辯護人的地位,賦予了辯護人某些權利,控辯關系得以在法律制度中建立。但是,在刑事訴訟的超職權主義模式之下,控辯關系是不正常的。一方面表現為控辯不分,辯護律師在當時作為“國家法律工作人員”,履行了過多的與辯護人“天職”不一致的職能,另一方面表現為控辯失衡,公、檢、法三家都戴“大蓋帽”下的互相配合、共同對“敵”,使得辯方的地位低下,權利弱小,與控方強勢的地位與強大的權利無法同日而語①1979年《刑事訴訟法》制定的時候,刑事訴訟程序被設計為政策執行的工具和階級斗爭的工具,在這種體制下,律師除了維護委托人的利益之外,還必須維護國家和社會利益,所以,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律師就不僅僅是被告人利益的代表者,在特定的場合下,他還要代表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但這種意識形態上將律師視為公共利益的代表的觀念促使決策者同時在稍后不久頒布的《律師暫行條例》中將律師定位為國家工作人員。在我國法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將律師規定為國家的法律工作者,無疑使律師具有了較大的權威性。而且,律師作為國家法律工作者對改變人們不正確的傳統觀念,確立律師與法院審判員同等法律地位,是有利于發揮律師的作用,是保證律師執行職務、開展業務、保障律師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措施。。

3、控辯關系對抗階段

對抗是當事人主義模式下控辯關系的基本特征。我國1996年《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吸收了一些當事人主義因素,除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提前到了偵查階段,律師有權自審查起訴階段開始調查證據等辯護權的擴張外,庭審方式開始采取“控辯式”,增強了法庭中控辯雙方的對抗性。特別是1997年起施行的《律師法》,將律師定位為社會法律工作者,不再被定位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可以不再過多地考慮遙遠的國家利益,而是更多地強調其代表的委托人的利益②1997年起施行的《律師法》將律師界定為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即社會法律工作者。應該說,這一定性比國家法律工作者更為科學,從國家法律工作者到社會法律工作者的轉變,表明我國對律師性質認識上的一大飛躍,具有歷史進步意義。但是這一變化卻帶來了一系列消極的后果。將律師界定為國家工作人員實際上是將律師置于與檢察官、法官平等的位置上,從理論上說,檢察官和法官有更多的理由將律師視為內部人,而不是外部人。因此,律師的權利也能夠得到官方的尊重。然而修改后的《律師法》中,將律師不再視為國家工作人員,相應的,律師更容易被檢察官、法官視為外部人,所以,在律師的執業活動中,公、檢、法的人員尤其是公、檢部門的人員認為“律師是異己分子”、“是來找茬的”,遠不是個別與少數。律師是非公有制中介機構中社會法律工作者的定位,使得多數公眾更認為律師和“個體戶”沒有什么區別。。控辯關系進入了一個以對抗為主的階段。

(二)對抗:刑訴法修改后控辯關系的突出特征

“要想熟知真相,首先就得對其進行爭論。”(To become properly acquainted with a truth wemust first have...disputed against it)③Novalis,reprinted in Fragments(Carlyle,late eighteenth century),Novaliswas the pseudonym of eighteenth - century German poet Friedrich von Hardenberg.美國大法官Eldon也認為,“通過互問強有力的問題是發現事實真相的最好辦法。④Kaufman,Does the Judge Have a Right to Qualified Counsel,61 A.B.A.J.569,569(1975),quoted in United States v.Cronic,466 U.S.648,655(1984).”誠然,與私力糾紛解決、彈劾式訴訟以及糾問式訴訟糾紛解決方式不同的是,現代刑事訴訟程序是在中立法官的主持下,通過控辯雙方的平等對抗進行的,刑事訴訟的價值是在控辯雙方的平等對抗中實現的:通過控辯雙方有秩有序的良性對抗,使得糾紛在受到理性控制的、看得見的條件下得到解決。

我國自1996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實施后,控辯對抗成為控辯關系的突出特征。表現為:一方面,控辯雙方的關系不夠和諧。就控辯關系而言,由于長期以來“敵我矛盾”觀念的影響,基于職業立場的不同而導致控辯關系對立的問題尤為突出。不少公安人員、檢察人員把犯罪嫌疑人當作“犯罪人”,將辯護律師視作“犯罪人”的代言人和法律的“異己分子”。在訴訟活動中,對律師“橫眉冷對”,百般刁難。在法庭上,控辯雙方更像“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控辯沖突屢屢出現⑤參見冀祥德:《檢察官自由裁量權之自由與不自由——評中國律師把公訴人辯出法庭第一案》,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1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另一方面,控辯雙方缺乏溝通,更難言合作。按照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控辯雙方并非沒有溝通與合作的條件與機會,但是,實踐中,所謂的控辯溝通往往流于形式,如控方向辯方進行權利告知、辯護人到控方處閱卷、申請安排會見、申請取保候審和控方聽取辯方的意見等,控方往往是基于法律的強行規定而為之,實際上,雙方的溝通多數停留在表面意義上,有的甚至就是“作秀”而已。至于合作,控辯雙方更是少有,有的甚至以不屑與辯方合作為榮。控辯雙方庭下的不溝通、不合作,導致庭上的不留情、硬碰硬,使得諸多本可以作協商性處理的案件,不得不以較大的訴訟成本付諸復雜的訴訟程序,求得訴訟各方未必滿意的一個結果。

(三)合作:建立高效司法制度下控辯關系的應有改良

控辯對抗無疑既有利于實現實體公正,又有利于保證程序公正,同時也有利于保障人權。但是對抗的前提必然是司法資源的大量占用和司法成本的高昂投入,包括辯方 (被追訴人)時間、精力、物質的耗費,結果必然是訴訟效率的降低。況且,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進入刑事司法視野的社會矛盾也愈來愈多、愈來愈復雜化。而刑事司法的資源的增長,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均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因此刑事司法面臨著這樣一個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如何在現有的司法資源配置下,有效解決刑事司法視野中日益增多的問題,控制犯罪的惡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平衡。此時,效率的價值目標便與刑事司法的價值追求統一起來,即在追求公正的同時,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引入司法效益觀。正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之下,世界多數法治國家刑事訴訟中的控辯關系,不斷地從控辯平等對抗一步步走向控辯平等合作。我國刑事政策中的“坦白從寬”和司法實踐中諸如“綦江虹橋倒塌案”的“污點證人制度”,也表明了控辯合作的正當性基礎和司法實務需要。

從和諧社會構建的視角分析,控辯合作就是一種典型的和諧訴訟關系模式。中國傳統的大同觀是一種樸素的和諧,反映到刑事訴訟領域,也需要達到一種和諧,控辯合作即是其中的內容之一。控辯合作追求的就是控辯和諧,這種和諧需要通過控辯雙方合理溝通與合作來實現。除此之外,控辯合作也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應有之義,從宏觀的角度看,在我國法律人尚未形成一個法律共同體的社會,不同法律職業者之間存在的隔閡、猜疑、不信任甚至對抗,無法構建起法律職業者之間的和諧關系。控辯雙方態度生冷、關系僵硬甚至心懷敵對的態度不可能實現良好的溝通,必須放平心態,擺正各自的位置,以法律共同體的思想看待控辯關系。檢察官、律師以及其他以法律為職業者所構成的法律人共同體以及法律人對這樣一個共同體的認同,是形成控辯良性關系的重要條件。法律人共同體的形成需要不同法律職業者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支持,需要他們之間的相互需要,能夠相互榮辱與共,并形成不同法律職業間有機的連通和流動機制⑥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個這樣被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職業者共同認可的法律人共同體。盡管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的確立,訴訟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法律人文化的不斷培植等會為促進中國的法律人共同體的形成提供越來越好的制度基礎,但是,就像對法治的信仰一樣,法律人共同體的形成需要整個社會生態機制的完整提升,不是幾部法律的修改完善可以促成的。盡管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有《法官行為規范(試行)》,對于法官的職業行為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法官在庭審中不隨意打斷代理人、辯護人的陳述,對代理人、辯護人的代理、辯護意見是否采納都要闡述理由。盡管這些職業操守可以限制法官隨意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但法官職業道德行為的字里行間,還是讓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法官面對當事人和律師的“居高臨下”。法律人共同體的形成還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

三、控辯合作的價值及其模式

(一)控辯合作的價值

社會生活關系的縱橫交錯,沖突的發生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犯罪只不過是一種沖突的升級。對于沖突可以有下列幾種不同的反應模式:一是容忍;二是用新的沖突解決原來的沖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三是通過沖突的雙方的協商解決沖突,即沖突中的雙方由對立轉向對話,共同探討沖突產生的根源,開誠布公地討論雙方在沖突中的責任分擔,并找到解決沖突的辦法;四是通過沖突雙方之外的第三方解決沖突,如仲裁、訴訟等方式。上述第三種方式和第四種方式分別被日本法學家棚瀨孝雄稱為合意型的沖突解決方式和決定型的沖突解決方式,在棚瀨孝雄看來,合意型方式更能適應不同主體的獨特狀況。而控辯合作就是一種合意型解決犯罪案件的方式。

現行的刑事責任理論將刑法視為國家規定的違反其生存條件的價目表,在這張價目表中,任何犯罪行為都有一定的代價,犯罪越嚴重,代價越大,犯罪人實施了一種具體的犯罪行為后,國家就有權按價求償,要求犯罪接受價目表上規定的刑罰,而犯罪人一旦服刑完畢,其所負的刑事責任也就不復存在了。用控辯合作的方式解決刑事案件,應當被視為刑事司法的一個文明進化模式,通過對犯罪做出的一種獨特反應,有別于改造性的和報復性 (只是懲罰)的反應。控辯合作實行的一種辦法是:在一項具體犯罪中有利害關系的所有各方聚在一起,共同決定如何消除這項犯罪的后果及其對未來的影響。

從世界范圍來看,緣于犯罪率的不斷攀升對訴訟效率的需求,同時也因為國家追訴目的從懲罰犯罪到控制犯罪的轉變,當今世界刑法的發展趨勢是刑罰的人格化和輕刑化,隨之引發的刑事訴訟的發展趨勢就是逐步擴大以刑事速決程序處理案件的范圍。在我國當下,《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圍繞公正與效率的主題,如何在保證訴訟公正的前提之下,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成為本次修法的重點與爭點。這是因為:一方面,犯罪率不斷上升,司法資源嚴重短缺的現實導致案件大量積壓,辦案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抗辯式訴訟機制的引入和疑案從無規則的建立,使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敗訴的風險加大。如何走出這些困境是每一個司法改革者所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問題,而現有的一些改革措施往往顧此失彼。我們在這樣一種情勢之下研究控辯合作訴訟模式的構建,其意義無疑是現實的、功利的和有價值的。

筆者認為,控辯對抗固然是刑事訴訟的應有規律,但是,激烈的對抗,不僅會增加訴訟成本、直接加劇控辯之間的緊張關系,而且無疑會影響到以案件為中心的多種利害關系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控辯合作模式的運用,就是解決如此諸多問題的一把“金鑰匙”,它不僅可以實現司法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可以體現司法和諧的現代價值追求。以控辯合作的典型模式辯訴交易為例,在偵查階段,它將會縮減警方調查取證以及為破案而付出的各種人力、物力和其他成本,縮短偵查周期;在審查起訴階段,可以減輕檢察官的勝訴壓力以及為獲取勝利而付出的諸多精力;在審判階段,法院不需要主持開庭程序,控辯雙方不需要出庭對抗,證人不需要出庭作證,周而復始的舉證、質證、交叉詢問等一概免除。因此辯訴交易使得司法機關及時地了結案件,及時地將犯罪與處罰聯系起來,其結果并不是因此而犧牲了公正,而恰恰反映了一種動態的公正,因為真正的司法公正是應當具備效率的司法公正。而漫長的訴訟期間既拖累了被告及其家庭成員,也導致司法機關不堪重負,同時也導致社會公眾對公正程序的失望,副作用隨之產生。即使經過漫長審判之后,判決給了被告人所謂的公正,但是被告所受的身體和精神的磨難都已經無法挽回,刑法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的功能收效顯微,正所謂“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辯訴交易的結果是使得司法機關、被告人以及被害人在自愿明智的前提下都得到了滿意的結果,無疑是訴訟效益顯著的一項司法制度。從經濟學中的效益觀而言,只有以較低的投入收到較高的產出,才是合理的,也才是合乎經濟正義的,而高投入低產出,則是對資源的浪費,有違于滿足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的基本功利原則。

控辯合作的司法效益價值不僅在理論上是成立的,而且在現實中也得到了印證。美國通過辯訴交易制度解決了90%左右的刑事案件,這已經不再是鮮為人知的事情了,但是在這個百分比里面增減一定的幅度將會帶來的后果可能是很多人都無法預計的。美國聯邦法院就在Santobell v.New York一案的判決中認為:“如果每一項刑事指控均要經受完整的司法審判,那么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需要將其法官的數量和法院的設施增加不知多少倍。⑦Santobell v.New York,404,U.S 251,260(1971).”美國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淪·伯格甚至指出,“即使將適用辯訴交易的案件比例從目前的90%降到80%,用于正式審判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司法資源的投入也要增加一倍。⑧Jeffrey J..Miller,“Plea Bargaining and Its Analogues under the New Italian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22 N.Y.U.J.Int’LL.&Pol.215(1990).”從辯訴交易在美國自發產生到今天30多年的實踐看來,辯訴交易不僅已經徹底融入美國的司法制度,而且已經成為確保美國刑事司法制度得以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所以,有學者預言:如果沒有了辯訴交易制度, “整個美國的刑事司法制度就會面臨崩潰的危險。⑨參見冀祥德:《全球視角下的辯訴交易》,載《首屆中國法學博士后論壇論文集——法治與和諧社會建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頁。”而且,辯訴交易制度通過允許犯罪人在訴訟的早期階段,以向被害人和社會表達愧疚的方式,給付被害人相應的金錢賠償,這樣也會使得被害人從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得到安撫與慰籍,更有利于促進社會正常關系的恢復。筆者認為,辯訴交易從在美國之發端,到在加拿大、英國、德國之實踐,再到意大利、俄羅斯、法國等國家之廣為傳播,成為這些國家一項以簡約程序處理大量刑事案件的司法制度,其之所以在一片抨擊與責難聲中,仍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根源于該制度之生成與發展所獨具的、其它諸多刑事司法制度所無法媲美的合作和諧的魅力。

上述研究表明,控辯合作對于糾紛的解決和社會關系的恢復,顯然是現實的和功利的。然而,這種合作不是無條件的、任意的,而應當是有條件的、合意的。筆者認為,控辯合作實現了平等、自愿、合意、互利和誠信等重要的法律價值,有利于貫徹人權的觀念和民主的精神。平等合作下的合意使得被追訴人可以和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一樣自由處分訴訟權利,被追訴人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被動地成為追訴和審判的客體,通過平等合作解決的案件不會出現訴訟請求被擱置、身體自由被束縛、公開審判下被曝光以及對不確定的審判結果的猜測和惶恐。由此可見,合作觀念和對抗思想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可以為參與者能動性的發揮提供空間,從而實現其主體性,體現對人權的尊重。另一方面,我們通過控辯平等合作還可以看到,在最嚴肅的刑事訴訟領域內,政府與公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且這種平等通過協商機制得到實現,這是民主精神高度發達的表現,也對整個訴訟制度乃至公權領域弘揚民主精神起著典范和促進的作用⑩詳見冀祥德:《和諧社會語境下的控辯平等——以構建平等合作訴訟模式為中心的研究》,載《法學家》2008年第3期。。

(二)控辯合作的模式

通過對現代兩種典型意義的刑事訴訟模式分析看,在當事人主義訴訟結構形式中,奉行的是司法競技 (Judicial Sports)理論,刑事訴訟是以控辯雙方的高度對抗向前推進的。與職權主義訴訟形式相比較,當事人主義訴訟的這種運行機制導致了兩種現象的必然發生:一種現象是訴訟各方(包括國家在內)需要為訴訟投入更多的資源,因為對抗會使每一個案件的處理程序變得冗長和復雜,時間、精力和財力的增加便是不可避免的。另一種現象是使得訴訟的結果更加具有不確定性,控辯雙方在訴訟過程所面臨的敗訴的風險更大。有時,一個律師的精巧辯護完全有可能使得一個本來有罪的被告人被無罪釋放。這兩種現象的存在都迫切需要一種控辯合作機制的存在,通過這一制度既可以使大量的刑事案件在動用正規的審判程序之前就已經得到解決,有限的司法資源可以投入到更為棘手的案件中,又可以使控辯雙方對訴訟結果有著相對確定的心理把握,即同時解決當事人主義訴訟中的高投入和高風險雙重難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控辯平等合作就是為了弱化當事人主義訴訟的過分對抗化和競技化所帶來的弊端。

在筆者看來,在現代刑事訴訟活動中,控辯雙方平等合作的方式至少可以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強制措施之同意行為

強制措施的同意行為是見于一般強制措施適用的司法令狀主義,追訴機關為了避免繁瑣的程序給追訴犯罪帶來的困難,被追訴人為了排除自身的犯罪嫌疑或者避免時間的耗費,同意追訴機關對其有關搜查、扣押、盤查、監聽、測謊、身體檢查等強制措施的適用,而法律也認可這種經過同意而采取的強制措施行為。

強制措施的同意行為作為控辯雙方在偵查程序中合作的一種形式,從本質上看是控辯雙方就強制措施適用的一種合意。被追訴人通過意思表示,表明其愿意接受追訴機關對于自己權利的干預,該種意思表示作為一種權利上的放棄,是通過自愿來支配或者行使自己的權利與自由。“經當事人同意后的搜查”規則是美國控辯平等合作的一種形式。美國的搜查規則實行嚴格的司法令狀主義。搜查必須經過法官的批準,并獲得關于搜查的主體、時間、場所和內容的令狀。搜查措施中的司法審查制度有效地保護了被搜查人的權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及時獲取證據、控制犯罪的社會需要。所以,1973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舒涅克羅斯訴巴斯達蒙特 (Schnekloth V Bustamonte)一案中確立了“經當事人同意后的搜查”規則。在沒有獲得司法令狀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予以合作,同意搜查,所獲取的證據即可不被排除。

2、刑事和解

貝卡里亞認為,“對于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而這一切只有在寬和法制的條件下才能成為有益的美德。即使刑罰是有節制的,它的確定性也比聯系著一線不受處罰希望的可怕刑罰所造成的恐懼更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惡果,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意】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黃風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頁。”雖然貝卡里亞并不贊成受害人以寬恕的方式免除犯罪人的刑罰?貝卡里亞說:“有些人免受刑罰是因為受害者方面對于輕微犯罪表示寬大為懷,這種做法是符合仁慈和人道的,但卻是違背公共福利的。受害者的公民個人可以寬免侵害者的賠償,然而他難道也可以通過他的寬恕同樣取消必要的鑒戒嗎?!使罪犯受到懲罰的權利并不屬于某個人,而屬于全體公民,或屬于君主。某個人只能放棄他那份權利,但不能取消他人的權利”。同前注13○,第59頁。,但是他依然倡導刑罰的寬和,反對刑罰的嚴酷。近年來犯罪學的研究成果證明,唯刑主義已經被顛覆,刑罰只是犯罪的結果,而不是犯罪的原因。“恢復性司法”正是在這樣一種對傳統的懲罰性法律效應的質疑中,伴隨著保護被害人運動的發展而逐步在西方一些法治發達國家興起。根據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運用恢復性司法方案于犯罪問題的基本原則》規定,恢復性司法是指運用恢復性過程達成協議,如賠償、社區服務和其它任何設計來實現被害人和社會的恢復以及被害人和犯罪人關系的重新整合。為此,不乏研究者認為,以恢復性司法為基本理念的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的舶來品,事實上,刑事和解在中國卻有著最古老而深厚的中華民族底蘊,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數千年傳承不輟的傳統文化中,以儒家文化“和為貴”為核心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寬和品質的集中體現。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和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之下,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刑事訴訟中的駐足,正是我們重拾中華傳統與人為善美德,弘揚中華民族寬和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的刑事訴訟制度的迫切與現實需要。

一般認為,刑事和解是以加害人真誠認罪悔罪為前提,通過積極賠償等方式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加害人由此也會獲得國家刑罰減讓。該種刑罰減讓既包括對加害人作免于刑罰處罰等無罪化處理,也包括對加害人從輕、減輕處罰。但是,本原意義上的刑事和解應當是對加害人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為結果。筆者所設計的訴訟程序改革中的刑事和解,正是該種意義。在審查起訴階段,通過刑事和解程序,加害人與被害人達成一致的,檢察機關對于案件作出不起訴、暫緩起訴的決定或者建議公安機關撤銷案件。當然,刑事和解程序不僅設置在審查起訴階段,在偵查階段和審判階段同樣可以適用。因為文章篇幅限制,本文不作展開論述。

3、有條件的暫緩起訴

從某種意義上講,暫緩起訴從形式上看似乎只是檢察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但其卻蘊涵了控辯平等合作的豐富內容。暫緩起訴權是指檢察機關對于犯罪嫌疑人,根據其犯罪性質、年齡、處境、危害程度及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等情況,依法認為沒有立即追究其刑事責任之必要而作出的暫時不予提起公訴的權利。其內涵是:要求犯罪嫌疑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一定義務,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期限內經考察確實履行了規定的義務,檢察機關就作出不再予以起訴的決定,訴訟程序終止;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期限內經考察沒有履行規定的義務,檢察機關就作出提起公訴的決定,依法請求法院進行審判。暫緩起訴制度是起訴與不起訴之間的一種過渡性措施,確立它本身就體現了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精神。

4、多樣化的辯訴交易

辯訴交易 (Plea Bargaining)是一種典型意義的控辯平等合作。作為一種在美國司法制度中自發生成的訴訟模式,辯訴交易以控辯合作的形式,凸現出其案件糾紛處理中方便、快捷、高效和節省司法成本的顯著特點。1970年,美國聯邦高等法院在Brady V.U.S(Brady United States,379,U.S.742,752-53(1970)一案的判決中正式確認了辯訴交易合法性?Brady V.United States,379,U.S.742,752 -53(1970).。1974年4月美國修訂的《聯邦地區法院刑事訴訟規則》以立法的形式確認了辯訴交易在司法制度中的法律地位。筆者研究發現,盡管在美國反對辯訴交易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但是,美國司法界目前大多數人卻并不傾向于廢除這一制度,而是主張在努力抑制其弊端和不斷改良中,進一步發揮其任何其它制度所無法替代的功能?See Stephen Schulhohofer,Is Plea Bargaining Inevitable?97 Harv.L.Rev.1037(1984).。客觀地講,辯訴交易的理論與實踐是在嘖嘖“罵聲”中,我行我素、跌跌撞撞地成熟與發展起來的,其由秘密到公開再到合法化的成長歷程,完全合乎了達爾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可以預見,辯訴交易在美國,還將會在激烈的批評聲中日臻合理與完善,并將繼續在美國的刑事司法體制中發揮積極作用。另據筆者研究,辯訴交易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發展和實踐情況也與美國、加拿大類同?詳見冀祥德:《建立中國控辯協商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7~35頁。。可見,辯訴交易這種控辯合作模式,在解決有限的司法資源與大量的刑事案件之間的矛盾時所顯示出來的巨大作用,體現了其追求司法正義、司法效益和司法和諧的共同價值。

四、對抗與合作的兼容模式及和諧關系 (代結語)

法律社會學的理論告訴我們,歷史從遠古的洪荒一步步演變到當今燦爛的文明,無論是物質文化高度發達的國度,還是行進程度相對滯后的族園,人們都無一例外地不能超脫其最基本的社會性質所產生的必然狀態:在一定規范中生存。盡管社會形態的不同變化必然引至社會規范的迥異演進,而在無數種社會規范差異中,法律文化往往有著最后共同的歸宿,即用法律制度凝聚和表達法律的進步與文明。控辯平等合作作為一種現代司法制度中與平等對抗共存的訴訟模式,其在域外已經自發生成與廣為傳播應用,并在我國刑事政策與司法實踐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事實,已經在向中國和諧社會語境下的刑事司法制度變革昭示著一種必然。

筆者認為,控辯合作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語境與建立高效刑事司法制度之下,控辯關系發展的一種新型的、理性的、當然的模式。應當明確,無論控辯對抗還是控辯合作,其前提條件都是控辯平等。而控辯平等之立論,源于“平等武裝 (equality of arms)”理論。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術界都是從平等武裝與平等對抗的層面認識和剖析控辯平等的內涵。但是,筆者認為,在現代刑事訴訟中,控辯平等的內涵已經有了新的豐富的發展?關于控辯平等現代內涵的詳細解讀,可參見冀祥德:《控辯平等之現代內涵解讀》,載《政法論壇》2007年第6期。:

第一,在當代法治視野特別是和諧社會 (世界)構建之時代背景之下,控辯平等除傳統意義上之平等武裝與平等對抗之外,又吸納凝聚了平等保護與平等合作的現代內涵。

第二,平等武裝、平等保護、平等對抗和平等合作之間,相輔相成,共生共長,密切聯系,缺一不可,成為控辯平等現代內涵的有機統一體。

第三,在控辯平等的現代內涵之中,控辯雙方在平等武裝與平等保護之下,首先致力于平等合作;如果合作不成,再轉向平等對抗。控辯雙方在平等武裝與平等保護的前提下,通過自愿與合意的選擇,以合作或者對抗的方式,良性溝通,和諧發展。

(責任編輯 張文靜)

猜你喜歡
法律
見義勇為的法律保護
新少年(2023年9期)2023-10-14 15:57:47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為什么法律推理必須是獨特的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6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法律擬制與法律變遷
法律方法(2019年1期)2019-05-21 01:03:26
非正義法律之解釋與無效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38
《歡樂頌》中的法律“梗”
學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10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九九热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永久天堂网Av|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极品av一区二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在线|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欧美日韩高清|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自拍| 97se亚洲|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片911|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青青草91视频|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波多野结衣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欧美www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欧美区一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色有码无码视频| 久草性视频|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成人国产免费|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 青青草久久伊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九色91在线视频|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