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學學科構建的意義與價值
——評崔永東教授新著《司法學原理》
崔永東教授新著《司法學原理》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被列入“人民法學文存”之中。該書的出版對構建“司法學”新學科具有重要的意義。正如著名刑法學家陳光中先生在為該書所作的序中所說:“‘司法學’是一門正在探索中的學科,其理論體系尚不成熟,但該學科的建立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它不僅會進一步完善法學的學科體系,也會對司法文明的進步起重要的作用。”又說:“探索建立司法學學科體系,不僅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還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是一個新的學科生長點,還是司法改革實踐的理論立足點。從這個角度看,《司法學原理》一書的出版是及時的,從一定程度上說對引領和推進學界的司法學研究有積極作用。”
司法學是法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研究司法理念、司法實踐、司法制度、訴訟制度、司法體制和司法行政體制等等的學問。司法學學科的建立,有利于司法問題研究的深化和細化,對司法權配置和運用的科學化,對司法制度和司法體制的完善化都有重要的意義。該書主要從司法史學、司法證據學、司法行政學、司法倫理學、司法改革學、司法行為學、司法社會學及比較司法學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對上述子學科的概念、范疇、原則、內容、意義等進行了界定、分析和闡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古今結合、中外比較、制度和思想結合、理論和現實結合等方法。
在國家權力體系中,有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三大部分,研究立法權的學科有立法學,研究行政權的學科有行政學 (或行政管理學),而唯獨沒有研究司法權的學科——司法學。這種現象亟待改變。司法學科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學界相關的人力資源,集中研究司法學問題,從而推動司法學研究的深化與細化,使該學科日臻成熟。司法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將為我國的司法改革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從而促進中國當代司法文明的建設,并進而助推中國法治文明的進程。
該書“亮點”頗多,正如陳光中先生在序中所說:“作者對司法改革的關注也是值得稱贊的,例如他對目前司法體制中存在的司法的地方化與行政化問題、司法責任制缺位問題、完善司法調解機制問題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又就現代行政訴訟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如主張將合意機制和類型化引入行政訴訟程序等等。在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方面,作者主張要借鑒西方的恢復性司法制度和辯訴交易制度等等。在司法行政學一章中,作者還對我國律師制度的完善、監獄學研究的改進和人民調解工作的改善等方面提出了建議,這些均可供有關部門參考。”
總之,該書資料翔實,論證充分,結構合理,新見迭出,從而為司法學學科的創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必將為學界今后開展該領域的研究起引領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界會有更多的相關成果問世,“司法學”學科的成熟與發展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作者余寅同,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