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清華大學醫院內科,北京 100084
提高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質量的分析研究
李丹
清華大學醫院內科,北京 100084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護理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實現知識向實踐轉換的重要環節,是護理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護理專業本科生理論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和自我意識較強,給臨床護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本科生臨床實習帶教的經驗,對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帶教;教學質量
隨著護理教育的發展,大批護理本科生進入臨床實習,她們理論基礎扎實,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主動學習能力。由于護理本科生在知識結構、理論素養等方面不同于中專、大專學生,給臨床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效果,使其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成為現代臨床護理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本科生臨床實習帶教的經驗,對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如何提高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質量的建議和措施。現報道如下:
目前,我國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體制尚不健全,學校和醫院在臨床教學方面缺乏系統的管理體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不能充分調動臨床護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多數臨床護理教師是由醫院或護士長指定的,人員經常變動,其資格認定并無統一的聘任與考核制度。此外,臨床護理教師大多需要承擔很多病房常規工作,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指導學生,做好臨床帶教工作。因此,要從管理的高度上重視臨床護理教學,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討,摸索總結出一套科學的護理教學體制,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1.1 建立教學基地,對臨床護理教師進行系統化管理
臨床教學基地是實現教學管理的平臺和依托。臨床教學基地的建立應以學生為中心,由醫院護理部、實習科室、臨床護理教師、學校等方面構成。通過臨床教學基地能夠實現對臨床護理教師的系統化管理,在基地的框架下可以大大加強學校、醫院、教師、學生之間的相互協調與溝通,更好的探討護理本科教育中臨床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營造針對本科生特點的良好教學氛圍,加大臨床教學的組織管理力度,建立高水平的臨床教師隊伍和良好的激勵機制等[1]。
1.2 建立層次分明的臨床帶教制度
護理教育包括中等護理教育和高等護理教育兩個層次,我國現行的護理教育系統具體分為研究生、大學本科、大學專科、中等專科等幾個層次,各層有各層的培養目標和素質要求,這就要求有針對性的設置帶教老師。然而,許多醫院忽視不同層次護理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隨意安排帶教老師,使老師和學生的水平不能匹配,造成各個層次的帶教內容、方式雷同,帶教效果很差。醫院臨床護理教學應建立層次分明的帶教制度,根據不同層次護理學生的實習需求,對帶教老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評估,制訂各層次臨床護理教師聘任條件,只有符合素質要求,通過執業資格考核和專業認證的教師,才有資格從事臨床護理教學工作。護理管理人員也應嚴格把握帶教資格的尺度,避免跨層次帶教。
1.3 建立科學的臨床教學評價系統
建立規范的臨床護理教師聘任制度,明確規定其教學任務、工作范圍和職責,打破教師終身制。挑選教師應由醫院和學校共同協商考核決定,對臨床護理教師進行定期考核和評價。主要評價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帶教的態度和方法、授課水平、護理科研能力等。根據評價結果,重新聘任各層次帶教教師。
1.4調動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
大多數臨床護理教師未經過系統的教育專業培訓,仍沿用傳統的“一帶一”單一教學方式。由于這種帶教過程是個簡單重復的過程,大大降低了臨床護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也會逐漸感到乏味,使得教學水平和學習效率雙雙下降。應建立一套完善的臨床帶教激勵制度,對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臨床護理教師實行精神與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將臨床帶教成績與教師獎金直接掛鉤,實行教學勞務補貼制度,充分調動帶教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護理專業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護理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臨床護理教師在護理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的高等護理教育起步較晚,對臨床護理教師的資格認定機制一直沒有明確建立,臨床護理教師整體的教育層次較低,大部分臨床教學工作均由高年資護士承擔,其知識結構和理論水平已經陳舊落后,根本不能滿足現代本科護理學生的學習需求。臨床護理教師的一言一行對護理本科實習生的心理活動和實習效果有直接影響,優秀的臨床教學老師會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善于觀察并提出問題、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臨床護理教師除了具備嫻熟的操作技巧、高度的責任心及愛心,還應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能夠在臨床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其形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樹立踏實肯干、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
2.1 提高教師自身的責任感和道德品質
臨床護理教育的根本職責之一是在護理教學過程中培養護理學生的素質,幫助學生形成專業的角色認知,教會他們怎樣去關心、愛護患者。因此,臨床護理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資源[2],臨床護理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護理學生的道德榜樣,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會產生巨大影響。要強調臨床護理教師的模范、表率作用,帶教老師不僅要以優良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響學生,更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充分體現對護理事業的熱愛,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熱愛護理工作,盡快完成從學生到護士角色的轉換并被患者接受。
2.2 提高臨床護理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
目前臨床護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參差不齊,特別在理論知識、護理教育、護理科研方面有所欠缺,這對培養本科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是極為不利的,同時也不利于激發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帶教老師要及時總結臨床教學經驗,經常進行分享交流,有條件的情況下,要多請教學經驗豐富的高水平老師進行各種形式的專業講座。
2.3 培養臨床護理教師的科研能力
目前的臨床護理教師由于工作繁忙、無暇他顧,很少有時間深入研究和探討臨床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由此造成科研能力普遍欠缺的問題。護理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論知識,然而,到臨床實習階段卻得不到有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研指導,學生的知識得不到升華,難以充分利用寶貴的臨床資料。要加強護理科研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學習,如護理科研理論與專業技術方面的培訓班等,鼓勵并支持臨床護理教師申請各種科研基金等項目,提高臨床護理教師的科研水平及工作積極性,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2.4 提高臨床護理教師的授課水平
臨床護理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適當改變教學方式,這樣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對臨床教學老師授課技巧的培訓可以通過請相關護理院校的專業教師進行授課、現場觀摩等方式進行[3]。
要培養出適應新一代護理模式的綜合型高素質護理人才,必須提高護理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臨床護理教學中,要特別注重采用啟發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4]。臨床教師要善于總結經驗,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方法,以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3.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80后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許多本科生在接觸護理工作后,對護理工作的平凡感到失落,也有人認為護理工作太過辛苦而感到不習慣。帶教教師應尊重學生,多與學生交流,減輕其緊張心理,在批評的時候要講求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多征求學生的意見,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
3.2 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
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王國權等[5]介紹了幾種臨床護理教學方法,通過循證護理教學,學生循證護理技能都有明顯的提高,教學后能夠使用雜志、網絡等途徑獲取信息自主解決問題的比例顯著增加;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創造性思維,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授課實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3 注重本科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護理本科生是護理事業發展壯大的生力軍,她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將逐漸成為護理領域的骨干力量。護生實習階段是從一名學生過渡到一個合格護士的轉型階段,臨床教師擔負著指導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任務。現代臨床護理教學要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注重學生的能力開發和綜合素質培養,新一代的護理臨床教學應進行包括綜合素質、溝通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全方位綜合培養[6]。培養德才兼備的實用型護理人才已成為學科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本科生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從課堂邁向臨床的關鍵階段。面對新世紀培養新型高素質護理人才的挑戰,我國的臨床護理教學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教學管理體制和質量評價體系,改革護理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臨床護理師資隊伍。這是對本科護理學生正確實施素質教育,實現臨床實習宗旨和教學目標,培養德才兼備的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關鍵。同時,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要把握好管理者、教育者、學習者等各個環節的本科生教育工作,為護理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的高層次優秀人才。
[1]王小芳,金爽,李紅.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基地的建設[J].護理管理,2004,4(2):50-51.
[2]張艷琳,向國春.護理實習臨床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學,2005,2(4):306.
[3]崔文芳.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6):120.
[4]王慧敏,戴霞.21世紀護理教學方法改革在臨床領域的應用與發展[J].廣西醫學,2005,27(11):1881-1883.
[5]王國權,范靜,郭慶玲.幾種臨床護理教學方法介紹[J].中華醫院管理,2006,22(4):280-281.
[6]彭利芬,鄭愛君,袁燕嫻.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1):48-49.
Analysis of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LI D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singhua University Hospital,Beijing 100084,China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an important part of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and conversion of knowledge to practice for the nursing students,and the critical period of nursing concepts formation.Solid theoretical basis,strong learning ability and strong self-awarenes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Combining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linical practice,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proposed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Nursing undergraduate;Clinical teaching;Teaching;Teaching quality
R471
C
1673-7210(2011)10(a)-122-03
李丹(1980-),女,本科,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
201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