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國,馬興明,王文強,邵鐵玲,溫術民,寧志文,馬小軍,劉韶君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二醫院骨科,河北秦皇島 066600
肱骨遠端C型骨折常為粉碎性,骨折累及關節面,手術操作困難,容易并發尺神經損傷,松動發生率高。本研究采用經肱三頭肌側方入路,雙側解剖板固定治療閉合性肱骨遠端C型骨折,固定牢固,術后無尺神經損傷并發癥,早期行功能鍛煉,肘關節功能恢復好,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2年1月~2010年5月我院閉合性肱骨遠端C型(AO Müller分型)骨折患者 100例,男 69例,女 31例;年齡20~69 歲,平均(42±20)歲;全部為閉合性損傷,其中,摔傷35例,墜落傷48例,車禍傷17例;均在傷后0~8 d內手術,平均5 d。骨折按 AO Müller分型[1],全部為 C型,其中,C1型28例,C2型46例,C3型26例。術前傷肢均不合并神經、血管損傷?;颊呔鶡o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系統疾病。
臂叢麻醉后,患者取健側臥位,支架托傷肢。做肘后正中縱切口,長約10 cm,切開深筋膜,并向兩側潛行分離,暴露尺神經并加以保護;向兩側縱向分離肱三頭肌肌腱,骨膜下剝離,顯露骨折;直視下復位骨折,用直徑2.0 mm克氏針臨時固定;C臂機透視,確認骨折復位滿意后,在肱骨內、外側骨脊分別放置各一塊長短適合的解剖板,依次鉆孔、攻絲后,擰入螺釘;對于C1、C2型骨折,可在肱骨最遠端固定1~2枚拉力螺釘;C3型骨折可使用全螺紋松質骨螺釘維持復位;檢查固定穩定性,肘關節活動范圍良好后,常規尺神經前移,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術后使用廣譜抗生素3~5 d。術后第2天開始行肘關節康復鍛煉25~47 d,平均32 d。每隔20 d拍攝肘關節X光片。
術后第2日,檢查傷肢肌力和感覺,與對側感覺對比。術后切口紅腫或形成不愈合竇道即判定為感染。根據術中X光片,骨塊移位超過2 mm即判定為移位和系統不穩。X光片顯示骨小梁通過骨折線,可判定骨愈合。按Aitken和Rorabeek標準[2]評定肘關節功能,優:肘關節伸屈>110°,無痛;良:肘關節伸屈>75°,無明顯疼痛;可:伸屈>60°,有輕微疼痛;差:伸屈<60°,經常疼痛。 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
患者手術時間為 3~5 h,平均(4.0±0.5)h,術后無尺神經運動損傷癥狀,全部肢體肌力V級,感覺與對側相近,無一例感染,術后未發生螺釘或骨折移位且無并發癥發生。患者術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期為 4~9 個月,平均(6.0±2.2)個月。術后隨訪 8~18 個月,平均(11.0±2.8)個月,最后一次隨訪,行肘關節功能評定,優45例,良44例,可9例,差2例,優良率為89%。
肱骨遠端C型骨折是高能量損傷,需要切開復位內固定。常用的內固定方法有雙加壓鋼板固定、1/3管形鋼板聯合重建、雙張力帶法及“Y”形鋼板固定等??耸厢槒埩裙潭ㄔ诠潭ㄋ楣菈K方面具有優勢,但內固定的穩定性不能保證,一般需要加用較長時間的石膏外固定,不能早期行功能鍛煉,容易導致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單鋼板固定若鋼板薄弱,強度不夠,則會引起骨折固定不堅固,不能抵抗肢體的應力,使局部應力過于集中,引起鋼板疲勞導致螺釘松動、拔釘、斷裂;如果鋼板過厚,容易形成應力遮擋,阻礙骨折的正常愈合。Y形鋼板柄長達肱骨下1/3,可以作為肱骨遠端內固定方法的首選,但是Y形鋼板的雙叉與內外髁的貼附程度差,內固定穩定性差,直接影響術后肘關節功能的鍛煉;Y形鋼板固定肱骨遠端外形不規則,使內固定空間減小,且鋼板放置時位置不能太低,不能侵占鷹嘴窩,從而使鋼板與骨面接觸減小,不能保證遠端至少有2~3枚螺絲釘固定,達不到堅強內固定的效果;并且Y形鋼板為平面結構,并非解剖板,放于肱骨遠端背側,與骨干平行,抗骨折處張力作用差,不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鍛煉,術后易致肘關節僵硬;另外,肱骨內外上髁是前臂屈伸肌的起點,為張力、應力集中之處,Y形鋼板的兩翼對肱骨內外上髁的把持力較差,有時可引起骨折移位、鋼板折斷;對于C3型骨折,Y形鋼板固定也受到限制。據王承志[3]報道,采用上臂尺側入路,雙側解剖板固定肱骨遠端C型骨折23例,肘關節功能優良率為86%,尺神經損傷高達22%。Liu等[4]報道,采用肱三頭肌“舌形瓣”入路和經尺骨鷹嘴截骨入路,肘關節前方和遠端顯露較差,“舌形瓣”縫合后須長時間外固定,導致骨化性肌炎。據許軍等[5]報道,經肱三頭肌側方入路雙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骨折優良率為82.4%。
本研究采用解剖鋼板的理由是:普通鋼板固定骨折是依靠骨與鋼板的摩擦力達到穩定,解剖鋼板是根據肱骨遠端解剖形狀制作的,該鋼板分為肱骨內側、外側兩塊,兩塊鋼板在設計上與肱骨遠端的解剖結構一致,能很好的貼附骨面,接觸面積大,放置位置合理,固定牢固。內外側雙鋼板呈90°固定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方法,已被大量生物力學實驗證明是有效地骨折內固定方法[6]。整復C3骨折時,內固定物不能侵占尺骨鷹嘴窩,橫穿髁部的螺釘也不可穿透滑車關節軟骨或潛入滑車下,否則手術后肘關節將喪失部分功能[7-8],而內外側雙鋼板在多軸面上預制了螺釘孔,因此,對于髁部C型骨折不需要加用克氏針等輔助內固定就能達到有效固定效果,與其他內固定材料相比,有明顯優勢,為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提供了可靠的保證,預防了術后肘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為臨床治療肱骨遠端骨折提供了一種可靠、有效地內固定治療方法。解剖鋼板不需要塑形就能與肱骨遠端緊密相貼,摩擦力增大,并可達到解剖復位,操作簡單,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入路采用肘關節后正中入路,暴露清楚,先行尺神經、橈神經游離保護,避免了神經損傷。但本術式也存在一定缺點,即手術操作相對復雜,固定材料價格高于單一鋼板固定。
綜上所述,雙側解剖板內固定肱骨遠端C型骨折,固定可靠,神經損傷率低,術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鍛煉,肘關節功能恢復好。
[1]王滿宜,楊慶銘,曾炳芳,等.骨折治療的AO原則[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50-53.
[2]Aitken GK,Rorabeck CH.Distal humerus frac-tures in the adults[J].Clin Orthop,1986,207:191-194.
[3]王承志.雙側解剖型鋼板治療成人肱骨遠端C型骨折療效評價[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7):45.
[4]Liu D,Li P.Treatment of distal humerus fracture with double-plating fixation[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6):680-682.
[5]許軍,趙玉馳,張根民.經肱三頭肌側方入路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遠端骨折[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17(18):2234-2235.
[6]Schuser I,Koren J,Arjdorf M,et al.Mechanical comparison in cadaver specimens of three different 90-degree double-plate osteosyntheses for simulateted C2-type distal humerus fracture with varying bone densities[J].J Orthop Trauma,2008,22(2):113-120.
[7]周方,郭琰.成人肱骨髁間髁上骨折患者術后肘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6,8(1):13-15.
[8]張世宏,李寶昌.順行帶鎖髓內釘治療肱骨骨折[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6,15(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