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莉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兒科,重慶 40216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而導致的呼吸窘迫,多發于早產兒,死亡率達20%,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此病多采用機械通氣和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療效肯定,但機械通氣易對原本就存在肺萎縮的NRDS患兒造成氣壓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等損傷,而PS價格昂貴,難于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2009年6月~2010年8月,我院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聯合大劑量沐舒坦防治NRDS,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6月~2010年8月在我院新生兒病房(NICU)出生的早產兒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胎齡28~36 周,平均(30.5±0.8)周;體重 1000~2550 g,平均(1853.5±111.5)g。按隨機數字表法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新生兒胎齡、性別、出生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產前:兩組孕婦產前均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肌內注射,10 mg/d,2次/d,共3 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大劑量沐舒坦(1 g沐舒坦加入到5%葡萄糖5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共3 d)。產后:兩組新生兒出生后均給予保暖、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補液等常規綜合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新生兒于出生后立即給予沐舒坦靜脈滴注,30 mg/(kg·d),分 4 次給藥。
符合《實用新生兒學》第3版NRDS診斷標準[2]:出生后6~12 h內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漸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規則,面色灰白或青灰、青紫,吸凹征,鼻煽,胸廓隆起;胸部X線顯示有分布均勻的細小顆粒和網狀陰影和(或)支氣管充氣征,肺野呈毛玻璃樣或“白肺”;泡沫震蕩試驗結果(-)~(+)。
觀察兩組早產兒NRDS發生率、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發生 NRDS 2例 (5.7%),對照組發生 8例(22.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無新生兒死亡,對照組死亡6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并發癥2例(呼吸衰竭1例,肺出血1例),對照組發生并發癥9例(呼吸衰竭5例,肺出血4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NRDS多在新生兒生后6 h內發病,尤以胎齡<32周、出生體重<1500 g早產兒為多見,主要系肺發育不成熟,肺泡Ⅱ型細胞合成分泌PS不足所致,臨床以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病理以出現嗜伊紅透明膜和肺不張為特征,易導致新生兒呼吸衰竭而死亡[3]。自20世紀60年代Ligogins首先發現地塞米松能促進羊的肺發育成熟,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中磷脂合成以來,臨床已廣泛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預防NRDS,雖取得肯定療效,但仍有10%的早產兒出生后發生NRDS[4]。因此,早產兒出生后NRDS的預防依然非常重要。
近年來,隨著新生兒重癥監護技術和輔助通氣技術的普及,對PS研究的深入及其應用方法的不斷改進,早產兒預防性使用PS成為針對病因的特效療法。目前,固爾蘇作為NRDS的PS的替代藥物,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上市,國內外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固爾蘇能有效降低肺表面張力,改善肺順應性和氧合功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和分泌,阻止肺泡在呼氣末塌陷,對NRDS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可顯著降低病死率[5-6]。但由于固爾蘇價格昂貴,藥源有限,且需氣管內給藥,技術性強,目前尚不能在臨床上普遍應用,尤其是基層醫院。
沐舒坦的活性成分為鹽酸氨溴索,在常規劑量(15~30mg/次,每日2~3次靜推)下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效應的黏痰溶解藥物,療效已得到公認。國外一些研究發現,加大沐舒坦劑量,使血藥濃度達到50~100 μm時,沐舒坦顯示出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生成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7]。近年來,經大量的動物、臨床研究證實,產前使用大劑量沐舒坦,具有與糖皮質激素相似的預防早產兒NRDS的作用,能促進胎肺成熟,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和分泌,顯著降低NRDS的發生率和病死率[8-9]。但沐舒坦在新生兒出生后的應用效果文獻報道較少。筆者在產前即聯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大劑量沐舒坦,新生兒出生后再給予沐舒坦,結果NRDS發生率為5.7%,明顯少于產前產后未用沐舒坦的對照組(P<0.05),與李清平等[10]報道應用固爾蘇防治NRDS的療效(NRDS發生率5.88%)相似。另外,沐舒坦給藥途徑相對簡單,通常采用靜脈、霧化吸入等無創途徑,操作簡便,更適宜新生兒。因此,筆者認為大劑量沐舒坦能有效預防NRDS的發生,且價格低廉,操作簡便,非常適宜在基層醫院中推廣應用。
[1]孫眉月.早產兒肺透明膜病診治進展[J].中國新生兒兒科雜志,2006,21(1):57-58.
[2]金漢珍.實用新生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21.
[3]王兆海,包小玲,黨政,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和X線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0,19(1):29-31.
[4]王秀芹,李云玲.早產前不同方法應用糖皮激素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07,15(4):46-48.
[5]張怡.不同時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6):3748-3749.
[6]Crowley P.Withdrawn:Prophylactic corticosteroids for preterm birth[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18(3):65.
[7]張國清.大劑量沐舒坦防治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3,23(2):76-78.
[8]白映光.沐舒坦用于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09,16(12):84-85.
[9]闞清,顧筱琪,劉茹,等.產前給藥沐舒坦、地塞米松對大鼠胎肺形態發育的影響[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7,27(3):232-234.
[10]李清平,董文斌,翟雪松.固爾舒與沐舒坦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1):2944-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