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
江蘇省邳州市人民醫院財務科,江蘇邳州 221300
控制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成本既體現在醫療單位現金流出的減少,又可直接體現醫療成本的下降、經濟效益的提高,提高醫院的市場競爭力。在醫院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是工作中心,收支管理是基礎,財務分析是手段,財務內部控制與監督是保證[1]。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成本動輒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元,因此,控制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成本,使之不斷下降,是一個醫院不斷降低醫療成本、增加效益的最重要和直接的手段之一,對醫院的領導來說至關重要,也成為醫院成本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
醫院在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的購買時,加強采購成本的控制評價,可以促進醫院院長們決策過程中更具有理性和科學性,維護醫院自身的經濟利益,有效地避免醫療設備的價格虛高,維護醫療設備市場的健康發展,所以,單項大型醫療設備的購買已經成為醫療單位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
醫療設備成本控制是醫院根據醫療業務發展的需要,醫院制訂的年度采購計劃作出預算。在醫院成本控制的能力范圍,通過一定的組織程序和工作程序,對擬購的醫療設備進行設備性能、配套設施、服務人群、使用方法、售后服務、價格范圍以及經濟效益等諸方面進行綜合性評估和審核,并評價經濟效益的多少,進而提出投資建議,預見性地指出控制設備價格的可控空間,使之趨于完善合理。并且對醫療設備從考出論證,購進驗收,安裝使用,維修保養,經濟收益全過程實施監督評估,以提高設備的效益性,完善各種設備購進、使用和管理等各項制度,提高設備的使用率。
醫院設備的采購應在采購組織領導下開展采購活動。采購成本控制組織應由醫院分管領導、醫療儀器設備科、臨床使用科室、專業技術人員、財務會計、成本控制人員、審計人員、行風監督人員等相關科室人員構成,在分管院長的直接領導下,從各個專業的角度對采購設備的成本控制內容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審查、評估,確保采購活動的公開、公正、公平,保證以合理的投資取得最理想的設備。
經濟活動要想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需要嚴格的制度執行力作保證,設備采購也是如此。建立健全嚴格完善的采購制度,使醫院的采購活動規范,提高辦事效率,杜絕采購活動中不良行為的發生,減少各科室和部門之間的責任推卸。采購制度包括規定大型設備采購的申請,采購授權人的權限,采購流程的程序,財務等相關部門的責任以及關系,設備各種配件清單的規定,成本控制的評價等各項制度。如不但對制定采購設備的數量、投資方式和資金等方面作出具體量要求,還要向各供應商咨詢價格,進行比較議價,對于超出一定預算的金額要多方咨詢報價,以方便有關部門、領導和成本控制科審計,最終裁定也應結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作出相應的規定。
醫院要對醫療設備的相關供應商長期建立檔案,除對供應商檔案的編號、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外,還應有質信評級、交貨條款、付款條款、交貨期限、銀行賬號等,對合資或外資企業的準入證進行嚴格審查才能歸檔。醫院的設備采購應在已歸檔的器械供應商中選擇,供應商檔案應有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更新。要建立醫療器械供應商準入制度,大型醫療器械供應商必須經質檢科、儀器設備科、財務會計成本控制等部門聯合審核后方可進入,如有必要需到供應商生產實地考查。醫院要制訂嚴格、完善的企業考核程序和標準,要對考核的內容逐一評估打分,達到或超過標準分的供應商才能歸檔備用。
醫院采購部門要對所采購設備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對每件設備或每一批配件的采購報價,需先進行與歸檔材料的價格比較,若無特殊原因所致,原則上不能超出檔案中的價格水平,否則找出采購價格差異的各種原因,并應予以詳細說明。對于大型設備或重要配件材料的價格,還要建立健全價格評價體系,醫院相關部門成立價格評價組,定期收集、分析、評價供應有關設備的價格信息,評價和更新已歸檔的價格檔案。財務會計、成本控制審計部門還須對大型設備的材料和配件的價格控制進行重點監控,依據市場和設備標準成本的變化,定期制訂出采購價格標準,依據業績對采購人員予以必要的獎懲,獎勤罰懶,積極督促采購人員了解市場信息,多方尋找貨源,盡量地降低采購成本。
醫院的醫療設備或物資采購管理要規范,應對采購市場進行充分的調查和收集信息,同時注意梳理,動態管理才能充分了解醫療設備市場的價格趨向,使自己對所采購的設備價格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可以時時處于優勢地位,并且定期對醫療設備市場作出調研報告,便于領導決策提高可靠的、第一手的信息資料依據。醫院應成立預算管理機構,對大宗投入進行預算管理,有報道認為預算是財務部門的業務,編制預算純屬財務行為,很少有醫院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這是不全面的[2]。
2.2.1 事前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 事前成本控制是醫療設備的采購活動的主要內容[3]。事前成本控制內容包括:①設備采購的合法性,明確規定的報批手續齊全后才可以進行采購活動。②大型采購的招投標代理中心的選擇,招投標活動應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公平。③合理利用采購行為過程中時間、人力等要素的配比,挖掘其經濟效益,盡量降低不可控成本。④充分了解和比較采購設備的功能、技術參數、使用方法和范圍等。⑤售后服務的配件供應保障和價格約定,是否為供應商自己專門配備的長期售后服務人員。⑥違約事項和其他各項專項約定。以上內容均應在合同中約定。
2.2.2 降低設備采購成本的方法 把握價格變動的時機。醫療設備價格會隨著市場供求情況和季節而變動,醫院采購人員應對年度內的設備采購計劃時刻予以關注價格變動規律,把握好采購時機。如年終和公司推出的優惠活動,如采購部門把握好時機會給醫院設備成本控制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對大型醫療設備采購要實行競爭招標,通過多個供應商之間的相互比較,使其互相牽制,可有效降低設備價格,使醫院在談價中處于主動有利的地位。醫院可以直接向制造商訂購設備,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可以更有利于得到制造商更好的技術和售后服務。醫院可以與信譽高、技術力量雄厚的供應商合作,簽訂長期合同,這樣既可保證設備質量和交貨期,還可得到其付款及價格等諸方面的優惠。如果醫院的資金充足,還可以采取現金交易或貨到付款的方式,可以給醫院帶來較大的價格優惠,達到降低醫療設備成本的目的。
2.2.3 評估設備供應商的產品成本 設備供應商的成本包含產品成本和服務成本。醫院在加強采購管理的同時,要真正對采購成本進行全面控制,還應了解供應商的成本,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醫院可以一方面通過參觀供應商的生產設施,觀察并適當提問以獲得更多有用的數據;甚至為了合作,明確要求供應商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估算供應商設備的成本;另一方面到其他兄弟醫院考察,了解同類設備的價格、配件和售后等問題,安排在價格上使自己有利的談判,與供應商共同尋求降低大宗配件成本的途徑,從而降低自己醫院的采購成本,也應爭取雙贏的局面。
中國內部成本控制協會2007年7月1日發布的《內部成本控制具體準則第27號——成本控制》中第十五條規定:“成本控制應當將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適當結合。內部成本控制機構和人員可以在經營活動進行過程中對業務流程的效率進行評價,及時將組織經營活動中無效率或低效率的情況報告適當管理層,以便采取糾正措施,提高效率?!?/p>
成本控制主要強調的是經濟效益比率,醫療設備的采購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評價業務流程,進行效益分析,所以其重點應放在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上[4-5]。在采購過程中,醫院采購部門要依據核準的采購成本、費用控制標準、使用率等各項指標進行事中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部門把采購設備的實施過程與事前的計劃、合同和預算分析對比,對內部控制執行力、控制環境、采購過程全程監管。若采購過程中與原制定的目標與控制標準出現偏差,及時正確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有效糾正。
在醫療設備采購的事后成本控制中,主要是對已經完成的采購項目進行跟蹤評價。成本控制部門要制定成本控制評價指標,以此為依據分析評價經濟收益。跟蹤監督設備使用科室、個人是否履行自己的職責,執行規定的操作標準。從成本控制目標出發,評價運行成本、設備使用率、經濟收益情況,評價各部門和人員的公正效率,明確經濟責任,強化內部控制機制,不斷提高效率性,最大作用地發揮有限的經濟資源,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
[1]彭曉玲.公立醫院建立和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中華醫學論壇,2006,2(3):79-81.
[2]謝文.談醫院全面預算管理[J].中國衛生經濟,2005,(7):78.
[3]王飛俠.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問題和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1):115-117.
[4]龐雁.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3):178-179.
[5]馮海燕.加強醫院財務管理與監督的措施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09,6(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