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立娟,劉春宇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吉林遼源 136200
外來手術器械是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公司租賃或免費提供給醫院手術室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以滿足各種新型手術開展的需要,如全髖關節置換術、脛骨骨折、帶鎖髓內釘內固定術、脊椎骨折AF釘內固定術等。由于受到時間和專業知識的限制,這類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效果缺乏專業化指導和監督,成為醫院管理的薄弱環節[1]。為了保證手術患者的安全利益,必須提高外來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質量,加強對外來手術器械的管理。2009年我院消毒供應中心(中心供應室)承接了外來手術器械的管理工作,將外來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標準化管理流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效保障了外來手術器械的安全使用,嚴格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2009~2011年我院消毒中心供應室共接收外來手術器械870包,進行滅菌循環375次,滅菌循環的生物監測均為陰性,化學指示卡及3M指示膠帶變色完全。
根據醫院科室的功能,手術量的大小以及外來手術器械使用的頻率,將外來手術器械進行分類管理,分為長期定點存放和臨時外送兩部分。
對使用頻率較高的外來器械,醫院與器械公司(廠家)協商將這些器械在中心供應室實行長期定點存放,這部分外來器械的使用管理與保養同醫院自購的常規手術器械一樣納入消毒供應中心標準化管理流程,由消毒中心供應室建立信息卡片、器械檔案、記錄在冊。對這部分器械切實履行回收、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存放與發放各環節的質量控制,確保器械的安全使用。
對不經常使用的外來器械根據手術需求由手術醫師通過醫院主管部門與器械公司溝通,由公司人員將器械送至中心供應室,同專職護士共同清點數量及檢查功能,無誤后雙方在器械接收回執單上簽名。中心供應室將接收的這部分器械按照標準化管理流程運行,即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存放與發放,嚴格質量控制,確保滅菌質量。
長期存放的外來器械,術后由手術室專職人員送至中心供應室污染區,專職護士按照信息卡片清點檢查器械,無誤后填寫清點回執單。臨時外送的器械,由器械公司專業人員送至中心供應室與專職護士共同清點數量檢查器械功能,無誤后在器械回執單上簽字。
按照污染物品的分類原則,對器械進行分類,外來器械大多結構復雜,管腔多,卡鎖組合較多,為了保證清洗質量,將能拆卸的部件必須拆分,軸節打開,器械與器械盒分離,植入性器械、管腔類器械、動力工具等分類放置。
醫療器械清洗質量是影響醫院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徹底清洗器械上的污漬是保證滅菌成功的關鍵[2]。外來手術器械流動性大用后初步處理不徹底,器械上附有大量微生物,干涸的血漬、污漬,所以分類后的器械必須先放入1∶150加酶清潔液中浸泡5~10 min,管腔類器械應先用高壓水槍沖洗后再浸泡,動力工具(如電鉆等)不能浸泡的使用酶潔液手工刷洗。衛生部新的《消毒技術規范》明確要求,醫療器械使用后必須使用酶清洗,保證器械達到有效的清潔效果,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院感染的控制質量[3-4]。多酶是一種含蛋白水解酶等多種生物酶清潔劑,可有效分解人體多種分泌物、蛋白質、黏多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它能快速將污物分解為碎粒,脫離物品表面。經酶浸泡后的器械在流動水下沖洗,沖洗后按類別放入清洗筐中,植入物裝入專用清洗筐中,管腔類放在專用清洗架上,然后放入全自動超聲清洗消毒機中按設定程序加酶清洗3~5 min。
器械到達包裝區后,專職護士按器械清點回執單整理包裝器械,包裝前認真檢查器械的清洗質量,確保器械無污跡、無銹蝕、數量準確、性能完好。植入性器械單獨包裝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控制器械包的大小、重量,一套器械較多應分開包裝,避免器械包過大、過重而影響滅菌效果。在器械盒的每層器械中放置化學指示卡,包布一用一清洗,采用雙層包裝,包外粘貼化學指示膠帶、信息卡片,注明滅菌、失效日期、包裝人代號。
根據器械性能選擇滅菌方式,耐高溫高壓器械,采用脈動真空滅菌器滅菌,嚴格執行物理、化學、生物三種滅菌質量監測標準,包內放化學指示卡,B-D測試合格后進行器械裝載,有植入型器械的(鋼板、髓內釘等)滅菌同時必須同步做生物監測,合格后方能放行。對于只能耐低溫、畏濕、畏壓的器械可采用環氧乙烷(EO)滅菌或采用過氧化氫等離子體低溫滅菌。
滅菌后的外來器械,經檢查確認無污染、無濕包、無包裝松散現象,包外化學指示膠帶變色完全,生物監測合格,記錄后方可放行,將器械包裝入無菌物品運送車內經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專用清潔通道送入手術室。如遇急診手術器械可先放行,生物監測合格后再告知相關科室,使用者應檢查并確認包內化學指示卡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套器械的清洗、消毒、檢測、包裝、滅菌都有完整的監測記錄。器械清洗人員實時記錄打印超聲清洗機運行程序和參數,做好運行記錄。器械清洗后,對每件器械進行質量檢測并記錄,器械包裝完畢后,由包裝人員登記廠商、器械名稱和數量、包裝責任人。消毒滅菌處理完畢后,由消毒員準確記錄滅菌器運行程序,包括日期、設備序號、運行參數、滅菌溫度、作用時間、滅菌批次、操作者及監測者簽名等信息。
醫院對每套外來器械建立器械檔案,驗明產品合格證、進口注冊證、準銷證等衛生權威機構認可證明,明確要求醫療器械公司專職人員將臨時外送器械在手術前一天將所需手術器械及產品清單一式兩份送至消毒供應中心,由專職人員接收清點對器械進行使用登記,并建立器械信息卡片。所有外來手術器械都需經去污、清洗、消毒、烘干、檢查、包裝、滅菌、存放、發放等標準化工作流程。嚴格質量監控流程每包化學監測,每鍋滅菌前B-D試驗,每鍋次實時工藝監測,生物監測有植入物的每艙必做,確保外來器械的安全使用,用后送回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分類、清洗、消毒、包裝、滅菌做好記錄,然后交還器械公司。
外來手術器械的最大特點是品種繁多、結構復雜、流動性大,在各醫院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每個醫院的清洗、消毒設施又有很大差異,器械的清洗、滅菌質量難以保障,導致外來手術器械的使用風險增加,科學的管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5-6]。為了護理安全起見,保證外來手術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質量,必須加強對外來手術器械的管理措施,建立外來手術器械檔案,構建器械質量追溯管理制度,將外來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標準化管理流程。消毒供應中心對外來器械接收、分類、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存放、發放各環節實行全程質量監控,加強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從而提升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質量,確保外來手術器械的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利益,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1]曾慶菊,林瓊,劉靜蘭,等.外來醫療器械的風險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6):2486.
[2]劉君,王子平,車英,等.2種清洗醫療器械方法的比較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B):42.
[3]馬莉,張詠琴.不同清洗方法對外科手術器械血跡的清洗效果比較[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6):2456-2457.
[4]楊育兵,蔡瀟潔,余麗輝.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滅菌及保養[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7):106.
[5]張邯紅,宋烽,張曉暖.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615-616.
[6]陳衛珍.手術室外來器械的質量安全管理[J].現代醫院,2011,11(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