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鎵卓,高 翔
(南充電業局,四川 南充 637000)
反違章新對策在電力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鄧鎵卓,高 翔
(南充電業局,四川 南充 637000)
為了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防止設備事故和人身事故的發生,以提高生產作業現場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為目標,分析了產生習慣性違章的各種原因以及影響習慣性違章產生的因素,提出了防范習慣性違章的新對策并應用于安全生產。
反違章;新對策;安全生產;應用
違章的消除,重點在于安全意識的提高。通過一系列無違章活動的開展,提高全員安全思想,使不違章成為一種習慣,逐漸形成從員工到班組,從班組到車間的無違章氛圍。以提高生產作業現場的安全和可控為目標,結合生產實際,提出了建立反違章制度、開展反違章培訓、創新反違章對策、提出反違章處置流程等方法和措施。
將無違章管理作為一種規范,把安全保證體系、安全監督體系和獎懲體系與無違章建設有機結合,把握好班組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注重過程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反違章的新對策,建立起系統的流程管理體系,并在生產實際中得到了應用。用反違章建設指導電力安全生產,同時通過安全生產來推動反違章建設,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為了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的安全,實現安全生產的可控、在控,反違章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隨著特高壓電網建設的開展,各電力生產、施工企業越來越重視反違章工作的開展。
反違章就是通過有效手段,制止違反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的行為。要深入開展反違章工作,必須把反違章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范疇,完善安全目標控制體系,提高員工的反違章意識,并結合實際工作和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出一系列反違章的新措施。
人的行為是人內在心理的反映,違章的行為來源于違章的心理。一些工作人員認為,現場工作時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過于繁瑣或機械,即使偶爾出現一些違章行為也不會造成事故。因此,一些工作人員為了貪圖方便、怕辛苦,常常抱有僥幸心理,出現不按規章制度執行的違章行為。
在實際工作中,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和限制,也能誘發職工的違章行為。如人機界面設計不合理、作業環境不適、生產管理不善等原因都會引起違章。
工作任務是不斷變化的,在不同的工作任務中違章現象的表現也不同。結合班組生產實際對作業現場中容易出現的違章情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并應用于生產實踐。
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良好的制度對反違章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制度能為班組成員提供一個參照的規范,進而使得獎懲分明。將無違章做為一項專項工作來開展,在保證班組全員參加的基礎上建立起相關組織體系,使得人員責任得以明確。班組在借用他人良好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集思廣義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形成相應制度。獎懲制度的建立,對每個人是一種激勵,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過硬的業務素質是安全生產的前提,而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有效手段。把培訓、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激勵機制引入班組建設中,以崗位培訓、持證上崗、動態考核為主要手段,調動職工學業務、學技術、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的積極性。在培訓中,以每個職工的崗位為重點,以設備原理、試驗儀器使用方法、常見事故分析及處理辦法為內容,結合實際,現場講解,實地操作。在實踐中學,在崗位上練,力求員工做到遇事頭腦清醒,忙而不亂,操作準確無誤,符合規程要求。
安全警鐘時時敲,通過學習全國電力系統內的安全事故案例,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并在班組中開展討論,強化員工對事故的認識。在了解事故帶來的慘痛教訓的同時,結合危險點辨識手冊,認真分析危險因素及防控措施。除定期的安全培訓外,安全教育還應貫穿于員工的日常生活中。班上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經常利用工作間隙從專業角度出發,采用聊天的方式和大家交流,針對某一特定的事例指出一些易犯的習慣性違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1) 現場練兵。班組借用未投運的變電站和試驗大廳作為工作現場,模擬實際工作,開展無違章演練,并全程攝像。除現場操作人員外,邀請其他人員(含外班組)在旁邊觀摩,找出操作人員工作中的不足和危險點考慮不周之處。工作結束后,開班會對每一次的工作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探討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實踐證明,在開展無違章演練的過程中,無論工作人員還是觀摩人員,都能夠敏銳地意識到違章的潛在因素。這種有目的的反違章意識訓練,能夠在潛意識中提高工作人員的作業規范性。通過多次的演練,逐漸糾正習慣性違章,減少違章意識淡薄所出現問題,并將不違章作為一種習慣來養成。
(2) 工前預熱。在現場工作中,為了把作業人員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使得每個人都繃緊安全弦,公司采取了工前預熱的方式。對于計劃內的工作,在班前會中班長指出本次工作存在的危險因素和違章注意事項。在工作正式開展之前,工作負責人再具體到個人,指出參與人員在此類型的工作中易犯的習慣性違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對于臨時性的工作,在班前會中班長根據工作特點和班員自身的特點合理安排任務,揚長避短。這種工前預熱的方式針對性強,又能加深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費時少,作用也很明顯。
(3) “一對一”監督。對以往違章案例的研究表明:在違章事例中習慣性違章占了很大的比例,糾正幾起違章行為比較容易,但要糾正員工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和行為方式,改變忽視安全生產的思想,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必須經過長期而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針對這一情況,在班組工前預熱活動中,除了由工作負責人指出在此類型的工作中易犯的習慣性違章外,還采用了“一對一”的監督方式。工作中互相配合的2位員工相互監督、時刻提醒對方在此工作中易犯的習慣性違章。通過這種長期的“一對一”監督方式,習慣性違章現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減少甚至消失,從而使不違章成為一種習慣。
(4) 項目控制卡。對于一線員工來說,工作離不開工具和檢測設備,就如作家的筆、戰士的槍。違章現象往往出現在工具和檢測設備使用過程中。抓住這一特點,為了對員工的作業過程進行提醒,編制相應的項目控制卡,將工具及檢測設備列入其中,標明每一種設備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給員工一個直觀清晰的指示,可大大減少裝置性違章現象的出現。
(5) 編制違章記錄小手冊。安全文化氛圍的營造非一日而成,需要長期的努力。為將安全理念牢記于心,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無違章文化,班組用一個本子隨時記錄本班工作中新出現的和以往出現過的違章情況,以及班后會上大家認真總結提煉的經驗教訓,并將其做成人手一份的違章記錄冊,同時根據個體情況制作了適用于個人的小手冊,以時常提醒大家。目前,這種違章小手冊已成為在班組內部發行的“安規”,對老員工能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對新員工能起到教育培訓作用。
制度貫徹,著眼于執行,把每一項制度都嚴格地落實下去才不至于使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在落實反違章對策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違章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
在對新的違章的處理流程中,除了相關責任人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外,更重要的是對于每次的違章情況,都召開安全會議認真分析、總結,并提出改進方案。

通過對電力生產中違章的原因分析,闡述了反違章工作在電力安全生產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經實踐證明的有效的反違章新對策。通過新方法的應用,員工不違章意識得到極大的提高,且把不違章變成一種習慣,使生產作業現場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得到極大的提高。這些新方法具有較高的實用和推廣價值。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