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一號文件規定,今后五年都要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今年我國水利投入是4000億左右。
目前我國很多省份的干旱程度十分嚴重。現在我國水利的薄弱性主要突出在方面。第一是小型農田水利問題。全國8萬多座水庫,絕大多數都是小微型水庫,小微型水利設施一直主要依靠農民自己修建。現在這個環節出現了真空,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迫在眉睫。第二個是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治理問題。近些年決堤的現象主要出現在中小河流,這方面加大投入。第三是中小型病險水庫。我國目前有8萬多座水庫里,帶病的就有3萬多座。
要解決上述問題,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來實現:一是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進一步增加預算,進一步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增加水利建設基金規模。二是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積極開展水利建設中長期政策性貸款業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增加農田水利建設的信貸資金。三是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充分調動農民興修農田水利的積極性。

應該清醒看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相比,水利保障水平明顯偏低。全國尚有一半以上耕地“靠天吃飯”,洪澇災害頻繁仍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農田水利建設滯后仍是農業穩定發展的最大硬傷,水利設施薄弱仍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大興水利強基礎”,就是要抓住水利這個薄弱環節,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規模開展建設,大力度推進改革,解除水利這個瓶頸制約,夯實農田水利這個重要基礎。
切實加大投入,中央明確今年將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做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明確提出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今年中央和省級要大幅增加農田水利建設的專項補助資金,市縣兩級政府也要切實加大投入。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充分調動農民興修農田水利的積極性。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農田水利建設的信貸資金,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水利建設。擴大節水、抗旱設備補助范圍。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逐步形成新時期水利投入的穩定增長保障機制,這也意味著今年將有更多“真金白銀”投入水利。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定了地方政府應將土地出讓金的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也就是明確了地方政府是發展水利的責任主體。
過去,我國水利資金主要投向大江大河的治理,包括南水北調這樣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上。在這些大型水利工程已經取得明顯成效,防洪安全得到保障的情況下,下一步就是要解決近年來暴露出來的水利建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要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和加固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上,為糧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撐。同時也要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的投入。
對于廣大中西部地區、傳統的種糧區、800多個產糧大縣來說,當地財政基本上都是吃飯財政,沒有多少土地出讓金,對于這些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將主要由中央財政的專項撥款來實現。不過即使在西部地區,也有一些經濟發達的省市,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對于這些地區,地方政府還是要配套一部分資金的。
對于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還應明確使用范圍,這些資金一定要投入到能夠促進糧食安全、飲水安全、改善生態環境的農田水利建設和病險水庫的興修上。同時,為了杜絕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被隨意挪用的現象,還需配套相應的獎懲和問責機制,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今后湖南水利改革發展的重點是加快洞庭湖綜合治理,全面完成全省病險水庫和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任務,加快四水流域防洪工程建設,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高城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水生態保護建設。
除加大公共財政投入,還將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同時延長水利建設基金征收期限,合理調整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水利信貸資金,鼓勵和支持發展洪水保險。
此外,湖南將按照“統一規劃、分工協作、連片推進”的要求,統籌協調各類涉水專項資金,集中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在統一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規范獎補程序,加大財政獎補力度,充分調動農民興修農田水利的積極性。
通過5至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湖南水利建設明顯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局面。長沙市城市防洪標準達到200年一遇,其他地級城市防洪標準達到或超過50年一遇,洞庭湖區重點堤垸、縣城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以上,洞庭湖區蓄洪垸、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和重要集鎮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