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平 王建武 姜龍 孫海林
(江蘇淮海農場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江蘇射陽224354)
沿海地區新育成的主要推廣大麥品種適應性分析
顧松平 王建武 姜龍 孫海林
(江蘇淮海農場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江蘇射陽224354)
對江蘇省8個新育成的大麥新品種(系)進行田間比較試驗,鑒定新育成的大麥新品種(系)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及商品性。結果顯示:8個品種的產量變幅384.17~547.00kg,CK單二位居第8位。比單二增產的品種有7個,揚農啤5號、揚農啤7號、揚農啤8號、鹽99085、鹽99175比單二增產極顯著,揚農啤9號、鹽01215比單二增產不顯著。港啤一號比單二產量低,減產達極顯著。
大麥;品種;適應性
為了了解、鑒定江蘇省新育成的大麥新品種(系)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及商品性,從中篩選出優質、高產、多抗的大麥新品種,為沿海地區啤麥產業化提供適銷對路的品種,根據江蘇省農墾集團公司的安排,我們進行了2009至2010年度主要推廣大麥品種比較試驗。
1.1參試品種
揚農啤5號、揚農啤7號、揚農啤8號、揚農啤9號、鹽99085、鹽01215、鹽99175、港啤一號、單二大麥(對照品種),計9個品種參加試驗。
1.2試驗設計
參試品種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小區面積13.3 m2(長7.41 m,寬1.8 m),9行區,種植行向為南北向;行距20.0 cm,基本苗為15.0萬/ 667 m2,播種期為10月27日。
1.3試驗實施過程
前茬水稻,10月27日播種,11月27日施壯蘗肥,12月2日進行疏苗、移苗補缺工作,2月22日施穗肥,3月29日人工拔草,4月24日噴金克拉100 g+鈣伽力30 g/667 m2,5月6日用磷鉀動力40 g∕667 m2+樂斯本40 ml∕667 m2對水噴霧,防治麥蜘蛛、麥黏蟲,5月12日噴磷鉀動力40 g/667 m2+883豐產靈10 ml/667 m2。6月3~5日收獲。
1.4試驗地施肥情況
基肥:每667 m2尿素15 kg+磷酸二銨12.5 kg+有機肥20 kg,分蘗肥:尿素7 kg/ 667 m2;穗肥:尿素6 kg∕667 m2;大麥一生施純氮18.03 kg∕667 m2。

表1 2009至2010年度大麥品比試驗產量結果
大麥播種后,由于溫度高、土壤墑情好,大麥出苗好,做到了一播全苗。11月份本地受冷空氣影響多,氣溫下降早,11月13日入冬,大麥長勢慢,越冬期間大麥長勢正常。1月13日本地受強冷空氣影響,最低氣溫-9.4℃,大麥普遍發生3級凍害,2009年11月份連續出現多次寒潮,低溫持續時間長,雨雪天氣多,光照時數不足,有效積溫比往年明顯偏少,對大麥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2011年春季氣溫回升慢,大麥生育期推遲,大麥生育進程與常年同期相比明顯偏晚10~15 d,4月14~16日本地最低氣溫1.2~2.0℃,大麥空癟粒多,影響產量,發生倒伏,對大麥灌漿不利。
各品種小區產量、方差分析、差異顯著性測定詳見表1、2。從表2中看出,品種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產量變幅384.17~547.00 kg/667 m2,CK單二位居第8位。比單二增產的品種有7個,揚農啤5號、揚農啤7號、揚農啤8號、鹽99085、鹽99175比單二增產極顯著,揚農啤9號、鹽01215比單二增產不顯著。港啤一號比單二產量低,減產達極顯著。

表2 產量結果方差分析

表3 2009至2010年度大麥品比試驗生育期觀察

表4 2009至2010年度大麥品比試驗莖蘗動態、抗逆性觀察

表5 2009至2010年度大麥品比試驗室內考種匯總
1)揚農啤5號。平均產量527.50 kg/ 667 m2,比CK單二增產14.88%,差異達極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3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2 d,主莖葉片數10張,幼苗直立,葉色深綠,苗期長勢旺,分蘗性中等,成穗率高,有效穗數62.9萬/667 m2,每穗實粒數19.2粒,比CK單二多2.5粒/穗,千粒重為43.7 g,比CK單二高5.2 g,株型緊湊,株高100 cm,比CK單二矮16 cm,耐肥抗倒性好,抽穗比CK單二早5 d,成熟期與CK相仿,抗寒性好于CK,抗“倒春寒”能力稍差,空癟粒較多,后期熟相一般。
2)揚農啤7號。平均產量516.83 kg/667 m2,比CK增產12.56%,差異達極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5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2 d,主莖葉片數11張,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苗期長勢較旺,分蘗性較強,成穗率中等,有效穗數72.8萬/667 m2,每穗實粒數17.8粒,比CK單二多1.1粒/穗,千粒重為40.6 g左右,比CK單二高2.1 g,株型緊湊,株高99 cm,比CK單二矮17 cm,耐肥抗倒性好于CK,抽穗期、成熟期與CK相仿,抗寒性好于CK,抗“倒春寒”能力稍差,空癟粒較多,后期熟相一般。
3)揚農啤8號。平均產量520.50 kg/ 667 m2,比CK單二增產13.36%,差異達極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4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2 d,主莖葉片數11張,幼苗半匍匐,葉色淡綠,葉片較長;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一般,有效穗數63.0萬/667 m2,穗層整齊度較好,穗型較小,每穗實粒數18.1粒,比CK單二多1.4粒/穗,千粒重高,為46.0 g,比CK單二高7.5g,株型緊湊,株高103 cm,比CK單二矮13 cm,耐肥抗倒性比CK單二好,抽穗比CK單二早2 d,成熟比CK單二遲1 d,抗寒性較好,與CK單二相仿,抗“倒春寒”能力稍差,空癟粒較多,后期熟相一般。
4)揚農啤9號。平均產量463.50 kg/667 m2,比CK單二增產0.94%,差異不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7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0 d,主莖葉片數10~11張,幼苗半直立,葉色淡綠,葉片寬、長;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一般,有效穗數58.1萬/667 m2,穗層整齊度較好,每穗實粒數19.6粒,比CK單二多2.9粒/穗,千粒重高,為40.7 g,比CK單二高2.2 g,株型較緊湊,株高106 cm,比CK單二矮10 cm,耐肥抗倒性與CK單二相仿,抽穗、成熟比CK單二早2 d,抗寒性較好,與CK單二相仿;抗“倒春寒”能力稍差,空癟粒較多,后期熟相一般。
5)鹽99085。平均產量535.50 kg/667 m2,比CK單二增產16.62%,差異達極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2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0 d,主莖葉片數11張,幼苗半直立,葉色綠,葉片寬、長;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有效穗數61.3萬/667 m2,穗層整齊度好;穗型較大,每穗實粒數21.8粒,比CK單二多5.1粒/穗,千粒重為40.0 g,比CK單二高1.5 g,株型較緊湊,株高101 cm,比CK單二矮15 cm,耐肥抗倒性比CK單二好,抽穗比CK單二早5 d,成熟比CK單二早2 d,抗寒性與CK相仿,抗“倒春寒”能力較好,空癟粒較少,熟相較好。
6)鹽01215。平均產量472.67 kg/667 m2,比CK單二增產2.94%,差異不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6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0 d,主莖葉片數11~12張,幼苗半直立,葉色綠,葉片細長;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有效穗數68.7萬/667 m2,穗層整齊度一般,穗型較大,每穗實粒數17.0粒,比CK單二多0.3粒/穗,粒型較長,千粒重為41.3 g,比CK單二高2.8 g,株型較緊湊,株高104 cm,比CK單二矮12 cm,耐肥抗倒性比CK單二稍好,抽穗比CK單二早3 d,成熟比CK單二早2 d,抗寒性與CK相仿,抗“倒春寒”能力差,空癟粒多,熟相一般。
7)鹽99175。平均產量547.00 kg/667 m2,比CK單二增產19.13%,差異達極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0 d,主莖葉片數11~12張,幼苗半直立,葉色淡綠,葉片細長,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有效穗數61.5萬/667 m2,穗層整齊度一般;穗型較大,每穗實粒數22.7粒,比CK單二多6.0粒/穗,粒型較長,千粒重為40.1 g,比CK單二高1.6 g,株型緊湊,株高106 cm,比CK單二矮10 cm,耐肥抗倒性與CK單二相仿,抽穗比CK單二早4 d,成熟比CK單二早2 d,抗寒性與CK單二相仿,抗“倒春寒”能力稍差,空癟粒較多,熟相一般。
8)港啤一號。平均產量384.17 kg/667 m2,比CK單二減產16.33%,差異達極顯著,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末位。該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全生育期220 d,主莖葉片數11張,幼苗半直立,葉色綠,葉片細長;分蘗力強,成穗率一般,有效穗數67.1萬/667 m2,每穗實粒數15.9粒,比CK單二少0.8粒/穗,粒型較長,千粒重為36.1 g,比CK單二低2.4 g,株型較緊湊,株高113 cm,比CK單二矮3 cm,耐肥抗倒性比CK單二差,抽穗比CK單二早5 d,成熟比CK單二早2 d,抗寒性與CK相仿,抗“倒春寒”能力差,空癟粒多,熟相一般。
9)單二。平均產量459.17 kg/667 m2,產量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8位。全生育期222 d,主莖葉片數11~12張,有效穗數66.6萬/667 m2,每穗實粒數16.7粒,千粒重38.5 g,株高116 cm。
2010-12-30
顧松平(1964-),男,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的示范和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