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軍,賈英杰,張蘊超,李小江,成海燕,孫一予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 300193)
乳腺癌是婦女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十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一直呈上升趨勢,在中國其發病率已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發病率已從2001年的17/10萬增加到2006年的52/10萬,每年有超過15萬的婦女發病,而且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著廣大女性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瘦素與惡性腫瘤尤其是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以及轉移密切相關。瘦素是于1994年首次發現的脂源性激素,與其受體結合后產生多種效應。研究發現,在正常乳腺上皮細胞中,沒有或很少有瘦素的表達,但在乳腺癌細胞中則存在著瘦素及其受體過度表達,是前者的150%,且兩者呈正相關。瘦素可促進多種腫瘤細胞增殖,抗凋亡、增強侵襲力以達到促癌作用。
本實驗分別從體外和體內實驗觀察中藥解毒祛瘀法對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及作用機制。體外實驗采用噻唑藍(MTT)法檢測,解毒祛瘀法可有效地降低MCF-7乳腺癌細胞的細胞增殖活性,用Hoechst33258法檢測,解毒祛瘀法可促進細胞的凋亡;體內實驗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和蛋白印跡法測定,解毒祛瘀法可有效縮小乳腺癌MA891荷瘤小鼠的瘤體、降低血清中瘦素水平含量及JAK2-STAT3的水平含量。提示中藥解毒祛瘀法可有效地抑制JAK2-STAT3的信號傳導通路,降低血清中瘦素水平,從而降低細胞活性和促進凋亡,抑制腫瘤細胞增長。
研究結果表明:中藥解毒祛瘀法可有效地抑制JAK2-STAT3的信號傳導通路,降低血清中瘦素水平,從而降低細胞活性和促進凋亡,抑制腫瘤細胞增長。體外實驗采用MTT法檢測,解毒祛瘀法可有效地降低MCF-7乳腺癌細胞的細胞增殖活性,用Hoechst33258法檢測,解毒祛瘀法可促進細胞的凋亡。體外實驗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和蛋白印跡法測定,解毒祛瘀法可有效縮小乳腺癌MA891荷瘤小鼠的瘤體、降低血清中瘦素水平及JAK2-STAT3的水平。
解毒祛瘀法是本課題組根據多年腫瘤臨床經驗并結合現代醫學理論概括出腫瘤發病病機:正氣內存,邪留毒聚,毒瘀并存,久病入絡,并且這一病機貫穿腫瘤的發生、發展、直至死亡整個過程,而現代醫學的手術、放化療又會加深此病機發展,從而提出“解毒祛瘀、扶正抗癌”腫瘤中醫治則。在此基礎上依據中藥功效及現代藥理研究擬定化堅丸,化堅丸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目前乳腺癌治療多限于單純的療效觀察,且療效標準很不統一,多數處于低水平的重復,缺乏前瞻性的全面嚴格的臨床科研設計的局面,引進現代新技術、新方法,來研究解毒祛瘀法對乳腺癌小鼠干預機制,探討化堅丸的科學性及作用靶點,從而為中醫藥治療乳腺癌提供有力的實驗依據。這對揭示中藥對乳腺癌的減毒增效作用機制,促進中藥的現代化有深遠意義,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