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明 張金環
(山西財經大學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06)
學科館員制度是大學圖書館服務創新和深化文獻服務與管理的新舉措。如今,相當一部分高校都開始實行學科館員制度,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學科館員這一新生事物在逐步普及,不斷進步,但與國外相比,服務模式單一、服務層次較淺、服務效率低下。因此,探索和研究學科館員創新服務,建立有效的、系統的服務模式,便成了許多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
重點學科是高校開展科學研究、創造高水平和高質量標志性科研成果的重要陣地,重點學科研究人員從制定科研計劃到產出成果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撐,而一些重點學科專家對于紛繁無序的網上信息資源查詢方式還不太熟悉,無法在網上快速查詢所需信息,他們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花費40%~60%的時間去獲取信息,迫切需要學科館員在服務模式上提供主動創新的信息服務。
學科館員如何以開發專題信息資源為目的,深入學科專業領域,圍繞重點學科采取一定的創新服務模式,為高校重點學科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最終成為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重點學科建設和大學圖書館建設共同發展的合作體系,是目前教育部門和文獻信息服務部門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管理上的一種創新行為。
面對如此龐大的資源體系,我們決不能簡單地直接提供給讀者,否則會給讀者造成很大麻煩。因此,我們必須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分類整合,將其中最準確、最可靠、最具權威性的信息揭示給讀者。
各種門類、各種學科知識進行分類的過程也是一個整合的過程,經過分類整合要清理掉無用的知識、重復的知識和難以利用的知識,將不同重點學科、不同來源的知識整合為符合創新要求的特定的知識,以及在創新驅動下所生成的新的知識。分類整合的特點在于可以通觀重點學科某一類知識的歷史溯源和發展前景,也可以了解與其他知識的關系及相關程度,有助于開發重點學科內部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提高重點學科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學科建設提供高效的信息資源保障。
學科館員經過對重點學科資源的歸納整理、分類整合,從重點學科的信息流中發現新的知識點和知識間的聯系,按相關知識體系組織到數據中,并利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控制系統使重點學科有關學術信息知識更方便地被用戶檢索和利用,并將所產生的新知識迅速組織到知識管理體系中。
學科館員以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和技術為基礎,以圖書館主頁為載體,為重點學科建立專業資源學術信息導航網站,這些網站包括:國內外本專業專題研究數據庫、學科專業圖書與期刊的網站、學科教育機構網站、學科課件資源網、學科學術活動網站、特色館藏、有關的搜索引擎、網絡導航庫等。通過學科資源導航網站,重點學科用戶能快捷、方便地利用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掌握學科前沿信息和最新學術動態。
學科館員在為重點學科提供服務時,應定期調研用戶課題的方向,根據重點學科用戶的需要,及時制定服務對策,創建友好服務界面,使用戶擁有自己的個人圖書館系統,從而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地為重點學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2.4.1 用戶建模
在提供個性化服務時,系統必須知道用戶的特征和興趣。用戶建模是學科館員記錄重點學科用戶各種特征的詳細說明,用以表示用戶在行為模式、知識模式、興趣偏好、認識模式等方面的模型。用戶建模過程的主要工作包括:①定義數據結構以滿足系統需要;②識別當前用戶;③加載當前用戶的用戶模型;④在用戶與系統交互的基礎上更新模型。用戶建模一般有3種分類方法:①與特定領域知識的關系;②用戶參與程度;③獲取信息的方法。建立用戶模型在不同的背景下所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應根據用戶的顯式反饋和隱式反饋,挖掘用戶的興趣所在,以即時更新用戶模型。
2.4.2 信息推送
信息推送是學科館員為重點學科實現個性化主動服務的一種模式。所謂“信息推送”就是網絡公司通過一定的技術標準或協議,從網上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那里獲得信息,然后通過固定的平臺向用戶發送信息的新型信息傳播系統。推送技術,就是一種按照用戶指定的時間間隔或根據發生的時間把用戶選定的數據自動推送給用戶的計算機數據分布技術。從技術上看,推送技術是多點播送和多址發送內容傳遞的結合。就目前的研究與應用來看,我們可以把信息推送服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借助電子信箱,并依賴于人工參與的信息推送服務;另一類是由智能軟件完成的全自動化信息推送服務。其基本過程是:用戶先向系統輸入自己的信息需求,這包括用戶的個人檔案信息、用戶感興趣的信息主題等,然后由系統或人工在網上進行針對性搜索,最后定期將有關信息推送至用戶主機。信息推送服務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實現用戶一次輸入請求,定期地不斷接受最新信息,同時還允許學科用戶與提供信息的服務器之間進行透明的通信。
2.4.3 垂直門戶
所謂垂直門戶(verticalportal),是指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提供的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和相關服務的一種個性化服務模式,其特點是“專、深、精”。這種專業深入的服務,雖然失去了一部分非專業用戶,卻可以有效地把對某一特定領域感興趣的用戶及潛在用戶長期持久地吸引住。
2.4.4 智能代理
“智能代理是一種能夠完成委托任務的計算機系統”,例如在線圖書預定等。它不同于普通軟件的是能模仿人的行為執行一定的任務,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用戶的干預和指導。智能代理通過跟蹤重點學科用戶在信息空間中的活動,自動捕捉用戶的興趣愛好,主動搜索可能引起重點學科用戶興趣的信息并提供給用戶。智能代理的主要功能有:①個性化的信息管理代理庫,管理學科用戶個人資料。②信息自動通知。③瀏覽導航。通過分析重點學科用戶的興趣,提供建議性的頁面和鏈接。④智能搜索。進行信息過濾,為學科用戶提供更精確的信息。⑤動態個性化頁面。給學科用戶提供一個適宜的友好的瀏覽界面。
面對海量的信息以及重點學科用戶群服務范圍和服務內容的不斷擴大,任何個體和單個機構的學科館員分散的單獨服務模式根本無法滿足重點學科用戶的需要,必須更多地強調重點學科資源共享和服務共享,因此學科合作咨詢模式應運而生。
2.5.1 學科館員合作咨詢
以2000年美國國會圖書館提出“合作數字參考咨詢服務”計劃為模式,學科館員之間合作成立網上咨詢中心。各學科館員咨詢界面都可鏈接到共同的請求管理器,學科用戶通過自己所在圖書館網頁上的咨詢服務鏈點,按照統一表單咨詢問題,管理器根據問題性質和學科用戶情況自動檢索成員館數據庫,根據工作時區、資源特點、學科館員經驗和學科優勢等選擇最合適的學科館員,學科館員解答的問題也將通過請求管理器傳送回最初接受問題的圖書館并通過它傳給學科用戶。這種合作化模式在網絡化環境下將學科館員的工作引入更高層次。
另外,學科館員合作服務模式還有:合作咨詢學科館員在其合作咨詢網頁上為重點學科用戶預留提問空間和學科館員的問題解答空間,用戶之間也可以互相咨詢問題;不同地區的學科館員利用網絡通信技術,通過咨詢知識庫在線互遞問題,利用全體學科館員的智慧,為學科用戶提供全天實時在線的不間斷的合作咨詢服務;合作咨詢館員與學科用戶同步交流,能即時顯示圖像和文字,達到學科用戶與學科館員當面交流同樣的效果。
2.5.2 與網上專家協作咨詢
網絡信息的極大豐富和學科的發展,要求學科館員與學科專家教授、資深的參考咨詢專家和信息檢索專家協同建立咨詢問題的保障機制,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為達到這個目的,專家必須提交個人說明,如資歷,以模板形式提供標準的專家描述,提供完整而準確的個人技能表達與可利用性,同時也需要討論工具。
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表現出了信息的分散難以查全、查準率低、缺乏個性化、知識化等特性。從信息整合的方法和手段來看,主要是網絡資源的簡單抓取、加工,不能保證信息資源的完整性。要實施學科館員為重點學科創新的服務模式必須建立先進的網絡平臺,以網絡科技信息資源的規范標準化為基礎,通過資源獲取(靜態、動態、檢索)、對信息有效的處理和組織(篩選、排重、規范化、解析重組、整序),并加以知識化的處理,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網站、跨平臺的信息檢索、決策支持等服務。
錢學森曾說:“現代的圖書館、檔案館、情報單位的人員,應該是信息專家和信息工程師,是信息系統的建設者,也是使用的向導和顧問。”這實際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科館員。我們可以把學科館員表述為“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組織者、傳播者、導航者和教育者”。沒有這樣一支高水平的學科館員隊伍,圖書館為重點學科提供創新服務將成為空話。因此學科館員的選拔和培養至關重要,必須從我國高校的實際出發,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選賢舉能,知人善任。
3.2.1 選拔培養標準
①具有某學科本科以上學歷以及一定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能力。
②具有敏銳的信息意識以及較強的信息組織和信息加工能力。
③具有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圖書情報知識基礎。
④具有較強的責任心、高度的敬業精神、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勇于創新能力。
⑤具有較高的服務營銷和公共關系素質。
3.2.2 選拔培養途徑
①挖掘人才。圖書館內實際上已經擁有一批既具有學科專業知識又熟悉圖書館業務的工作人員;經過資格論證和培訓學習,他們可以成為學科館員。
②引進人才。直接引進相關學科或圖書館學雙學位人才。這樣的人才從事對口的學科服務可以很快進入狀態,而且服務的起點較高、針對性較強。
③選聘人才。在有些學科暫時沒有合適的學科館員人選時,聘請部分院(系)的教授擔任圖書館兼職學科館員。
④培養人才。圖書館領導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德才兼備、勤奮刻苦、具有創新精神的館員,鼓勵、支持他們進修、深造其他專業,在完成學業后,重新回到圖書館,走上學科館員的崗位,為圖書館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 錢智勇.學科館員與重點學科創新服務模式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4(5):514-517.
[2] 饒增陽.網絡環境下的個性化信息服務[J].情報探索,2004(1):1-3.
[3]都平平.高校研究型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模式及實現.e線圖情(http://www.chinalibs.net),2005-06-29.
[4] 劉鴻.網絡環境下參考咨詢的服務模式[J].圖書館,2004(5):63-64.
[5] 丁曉紅.網絡時代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8):52-53.
[6] 王林廷.高校圖書館建立學科館員制度論略[J].情報資料工作,2004(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