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文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遼寧 鐵嶺 112000)
李曉文 女,1967年生。本科學歷,副研究館員。
目前,我國的圖書館服務理念與發達國家比較相對滯后,服務對象較為單一,開放時間短,圖書流通率低,服務項目少,服務水平不高,服務手段與方法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難以滿足讀者需求。而這其中,服務意識、服務態度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多年以來存在的普遍問題。我國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向全社會自由開放,許多圖書文獻得不到充分利用與共享,這與信息社會的發展極不適應。另外,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現代信息服務項目少,服務手段與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難以滿足讀者需求。
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把人類社會推向一個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經濟的興起使高校圖書館傳統的信息服務內容與方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圖書館工作不僅僅是“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的服務工作,而是應成為信息海洋的“領航員”,將其功能和服務提高到一個與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相適應的新水平,提高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能力,進一步面向市場與社會,來更好地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需要。
服務理念創新是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先導和基礎。理念決定成敗,有了創新服務的理念才會有創新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方式,不斷產生適應領先時代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并具體落實到圖書館服務工作中,圖書館才能得到持續不斷的發展;否則,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服務理念決定圖書館服務面貌。要在現代理念支配下,把以人為本的服務問題提到戰略高度來認識,采用多種形式營造氛圍,使全體工作人員從思想上提高對服務創新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打破舊觀念,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作為高校圖書館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不斷挖掘、開發與利用新的服務因素,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使每一個圖書館工作人員都能以讀者為中心,傾心盡力為讀者服務,滿足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
服務手段創新就是運用高新技術手段即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現代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用戶提供跨學科、跨地域、超時空的信息需求的虛擬化服務,實現信息資源虛擬化和檢索的智能化。如可以運用現代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來開展網絡信息服務和網絡參考咨詢服務。讀者只要提供本人的E-mail地址及與其課題相關的關鍵詞,便能定期收到由服務人員直接傳送到其電子信箱內的相關書目信息,使讀者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網上預約及借閱;還可以采用即時視頻通信技術來實現信息技能培訓和遠程教育服務。這樣可以幫助用戶掌握網絡環境下檢索、獲取、利用信息的技巧,提高用戶的現代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
高校圖書館服務內容的創新是以本校的專業設置、重點學科建設、專業特色和重點科學研究項目為基礎的,集中體現在服務內容的拓展上。它主要包括加大文獻信息服務和主動服務的內容,構建多功能、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模式。
在文獻信息服務方面,應盡力加大以網絡為基礎的讀者服務,努力探索本館服務和遠程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進一步擴展網上文獻信息導航服務,完善“一站式”服務模式,加大參考咨詢服務的力度,努力從文獻服務向知識服務推進,提高圖書館服務的知識含量。
在主動服務方面,應緊緊圍繞滿足讀者文獻信息需求這個宗旨,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并在繼續搞好傳統參考咨詢服務的基礎上,主動對讀者閱讀行為、閱讀習慣、閱讀心理、閱讀傾向及需求特征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實現文獻信息推送服務和參考咨詢服務的創新。同時,還應進一步調動讀者的參與熱情,深化文獻信息服務內容。大力提高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利用率,通過文獻信息服務手段的創新,真正實現校際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通過深化館際合作突破封閉式服務造成的資源傳播障礙,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
高校圖書館應擴大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圖書館員應改變過去的那種坐等讀者上門的服務模式,應走出圖書館,走進學生和老師中間,與讀者互動交流,開展讀者活動。高校圖書館應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開展豐富有趣而實用的讀者活動,如讀書會、詩歌會、主題會;同時針對大學生感興趣的一些課程,開展多種多樣的知識講座,如電腦與互聯網知識講座、怎樣閱讀、人際交往、大學生就業等等。高校圖書館也可以因地制宜與附近社區合作,開設社區分館或為附近居民提供館內服務,吸引公眾讀者,擴大信息服務范圍。對公眾來說,高校圖書館應該成為一個學習的地方、一個讀書的地方、一個自由地獲得信息的地方、一個文化休閑的地方、一個提供研究幫助的地方、一個免費提供計算機/網絡服務的地方等。
高校圖書館服務是整體性和全方位的,在館舍建設、內部布局、環境衛生、服務制度等環節上也應充分體現“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根本宗旨,不斷進行優化和創新,使廣大讀者能在安靜、親切、高雅、質樸的文化氛圍中,盡情享受讀書與研究的樂趣,充分感受圖書館工作人員給予的尊重、關懷和周到的服務,實現服務環境的優化與創新。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創造良好的人性化服務環境,以實現整體的最佳服務效能。
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讀者的需要而開展的。在服務過程中應以讀者為中心,密切關注讀者需求變化趨勢,整合圖書館各種資源和服務功能,形成一個以服務為導向,以讀者需求變化為動態響應的服務體系,讓人性化服務理念成為館員的自覺行為準則,使人性化服務滲透到每一次服務、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微之處,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圖書館的溫馨,體會到使用圖書館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滿足,是一種權力,而不是外在約束。
強化館員面向讀者、服務于讀者的意識,根據學生不同特點,開展多層次的讀者服務活動,培養他們廣泛的閱讀興趣。應致力于改進服務質量,建立以讀者滿意為核心的服務觀,做到服務規范化、個性化、多樣化,強化服務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盡量滿足讀者對各類文獻信息的需求。要營造舒適的、更具人性化的服務環境與閱讀環境,使圖書館成為他們獨立獲取知識的重要課堂。
真正要使“以用戶為本”的原則落到實處,“讀者的評價”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來驗證圖書館創新服務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開展讀者滿意度調查是一種較好的效果檢測方法,可采用網上問卷、發放調查表的調查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讀者調查,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實事求是、認真細致分析的基礎上,肯定成績,獎勵先進,對存在的不足及時提出整改措施,以促進服務創新的有效開展,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
隨著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觀念、服務內容、服務手段的創新與變化,對館員的專業素質和創新服務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創新型的圖書館專業人員隊伍,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是實現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關鍵。面對不斷變化發展的新形勢,館員要不斷拓寬學習領域和調整知識結構,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優良的服務態度、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智能素質,善于從浩若煙海的網絡信息中發掘、分析、選擇整理出最有價值的信息。館員要達到創新服務的素質要求,高校圖書館還應積極培養和引進高層次的專門人才,通過崗前培訓、外派學習、做訪問學者、交流學習等方式提高館員的素質。要對骨干館員積極培養,使他們能獨當一面,帶動全體館員共同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1]卜亞男.對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幾點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2):7-8.
[2]邱越秀.論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創新與發展[J].河北科技圖苑,2008(2):7-19,34.
[3]周凌曉.堅持以人為本,構建人性化的圖書館[J].河北科技圖苑,2008(3):65-66,87.
[4]吳江梅.高校圖書館以人為本服務創新的思考[J].科技圖苑,2005(6):59-60.
[5]曾玉.論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2):168-170.
[6]楊杰.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創新[J].圖書館學刊,2006(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