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昕
(吉林市圖書館,吉林 吉林 132001)
基于“一級政府建一座圖書館,誰建誰管”的模式,我國市(縣)級以上圖書館均得到長足發展,然而市(縣)級以下的為數眾多的基層圖書館發展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層文化建設主體中的諸如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鄉鎮政府、村委會等均被不同程度地證明其無力承擔各基層圖書館的建設任務[1]。
2011新年伊始,文化部、財政部出臺政策:2011年底之前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分布廣泛的鄉鎮圖書館(室)等基層圖書館,歷來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線。公共性圖書館免費開放僅僅是個開始,如何讓鄉鎮圖書館等基礎圖書館發揮作用,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對鄉鎮圖書館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已有相關學者對我國鄉鎮圖書館研究進行了綜述,如雷敏霞基于1994~2003年間發表的文獻,對文獻的發表時間、期刊、分布地區、作者分布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研究主題的主要分布領域[2]。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鄉鎮圖書館研究的進一步向前發展。全面梳理基層圖書館研究,有助于把握其研究的整體性,有利于發現新的研究生長點。
本研究將CNKI作為數據來源,以主題“鄉鎮圖書館”、“鄉鎮圖書室”(二者為邏輯或)作為檢索詞,時間段選擇2001~2010年,共得588篇相關文獻信息。在此基礎上對有效數據進行整理、歸納。此外,又認真閱讀大量相關全文,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分析和綜合分析,力爭做到客觀反映該領域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得到各年份發文數量,以及年代發文趨勢圖,分別如表1和圖1所示。

表1 農村圖書館研究年份發文一覽

圖1 鄉鎮圖書館研究年代發文趨勢
結合表1和圖1可見,鄉鎮圖書館研究當前處于平穩上升的態勢。2001年至2003年出現小幅波動;2003年至2006年間發文數量較為平穩;從2007年開始,發文數量陡升,達到了86篇,增長了1倍以上;2007年至2010年,其發文數量再次處于平穩狀態。
2007年發文數量陡升,這可能與我國近年來推行的“共享工程”、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等一系列政策與措施有著一定的關聯。而2011年開始實施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策后,鄉鎮圖書館研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得到更多關注。
對文獻的期刊分布進行研究,有助于把握該研究中的核心期刊,能夠為讀者特別是該領域的研究者提供指導。此外,對期刊的主辦者而言,有助于把握期刊的辦刊方法與特點。經統計,期刊載文分布如表2所示(載文數量10次及以上)。
由統計可知,588篇論文刊載在152種期刊上,表2列出了發文量在10篇及以上的期刊,其總共刊載論文310篇,占論文總數的60.37%,是鄉鎮圖書館研究的重要文獻來源。前8種期刊共刊載論文201篇,占論文總數的34.18%,根據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區所載論文量要占總論文量的1/3[3],故前8種期刊是鄉鎮圖書館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農村圖書館研究的期刊載文分布

圖2 鄉鎮圖書館研究著者合作網絡
對發文作者進行分析,有助于發現核心研究人員;對研究論文的合著情況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論文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該研究領域的學科性質和研究方法等,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合作的特點及影響合作的主要因素等。經統計,588篇文獻中,獨撰文獻483篇,占比82.14%;合著文獻105篇,占比17.86%。本研究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利用社會網絡工具Ucinet[4]繪制出合著網絡,如圖2所示。
圖2中大小圓點表示作者;圓點之間的連線表示這兩個圓點曾經共現過,本研究中則表示作者共現;連線粗細與共現頻次成正比,具體到本研究中,連線越粗,則表示作者間合作頻率越高;節點的連線越密集,則表示該節點與多個節點發生聯系。需要說明的是,限于篇幅,圖2中剔除了沒有合作關系的節點。
由圖2可見,位于圖中央的一些節點形成了多個較為明顯的小世界網絡,特別是虛線框中的B和C。C虛線框中,“鄭廣翠、王魯燕、劉清水、姜建城、劉利永、蒯慧”這一研究團隊中的個體數量最多。從圖2也可以很明顯看出,A虛線框中的節點連線最粗,表明這3個研究團隊中個體合作次數最為頻繁。A、B、C虛線框中的研究團隊可以看作是鄉鎮圖書館研究的核心團隊。此外,還有一些由3個研究者組成的閉環網絡,這些節點亦是重要的研究團隊。
然而通過上述的數據統計,以及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鄉鎮圖書館研究合作相對自然科學研究而言,尚需進一步加強,其大多數研究仍處于“單打獨斗”階段。
通過初步詞頻統計得到關鍵詞2497個。分析發現,研究人員在對關鍵詞進行標引時,在規范性方面尚需加強,如關鍵詞“農家書屋”,有的研究人員在標引時使用雙引號,而有的則沒有。筆者對此類關鍵詞進行了合并,最終得到關鍵詞987個,其中頻次排名前50的關鍵詞如表3所示(其中去掉了檢索詞“鄉鎮圖書館-287次”和通用詞“圖書館-59次”)。

表3 鄉鎮圖書館研究高頻關鍵詞
由表3可見,我國鄉鎮圖書館研究與“公共圖書館”、“新農村建設”、“農村圖書館”等領域密切相關。通過對上述熱點進一步歸并、整理、分析,筆者將研究熱點歸納為以下3個大的方面。
2.3.1 鄉鎮(農村)圖書館建設模式
鄉鎮(農村)圖書館作為政府向廣大農民提供文化和教育的公共設施,是農村公共文化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圖書館無論是在經費、人力資源等方面,遠遠不及縣級圖書館,所以在它們的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縣級圖書館的帶動與支撐。從目前研究來看,主要通過以下3個方面來進行:
一是采用“流動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是流動服務基地,縣級圖書館定時、定點地將服務送到鄉鎮。讓縣級圖書館的資源在縣域范圍內流動起來,鄉鎮公共財政公益文化事業費中用于圖書館事業的部分,就用來定向購買流動式的圖書館服務[5]。
二是采用“連鎖”式。縣級圖書館構建圖書館連鎖服務是創新基層圖書館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資源的作用,使農民平等享受同城同文化待遇的有效途徑。
三是采用“總分館”式。即在一個縣的公共圖書館系統內,以縣館為總館,以不同規模的鄉鎮(村)館或流動服務點為分館,在館舍、設備、經費、人員及其待遇等方面由政府統一進行規劃和安排,依托現代物流和Internet鏈接成圖書館服務網絡[6]。
2.3.2 鄉鎮圖書館現狀、問題、發展對策研究
我國的鄉鎮圖書館建設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前期(70年代的重點是辦村級圖書室),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鄉鎮圖書館的建設起步較早。然而目前大都陷入了經費不落實、人員報酬不落實、無力購買新書、無力訂購報刊、讀者急劇減少等困境[7]。我國鄉鎮圖書館發展水平可分為3級:長江三角洲、珠海三角洲、京津唐地區水平較高;西北、西南及東北各省區水平普遍很低,鄉鎮圖書館建設發展緩慢,很多地方為空白;中部省份則介于二者之間[8]。鄉鎮圖書館發展遭遇的種種問題,其原因大體上可以概括為經濟因素、地方領導不重視、群眾觀念問題、鄉鎮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觀念問題等。鄉鎮圖書館的發展對策研究,其研究方向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政府重視與扶持、引入社會力量[9]、爭取多方關注、管理方式、辦館的運作模式[10]、建制等。如何切實解決鄉鎮圖書館目前所處困境,服務新農村建設,將一直是鄉鎮圖書館研究的熱點。
2.3.3 鄉鎮圖書館與新農村建設
鄉鎮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在農村的發展和延伸,是農村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鄉鎮圖書館(室)建設,是建設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鄉鎮圖書館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其主要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提供科技信息服務農民、建設特色數據庫服務農村、舉辦農民工培訓班打造勞務品牌[11];鄉鎮圖書館可以促進新農村的精神文明的建設、提升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農民終身教育提供條件、傳遞科技信息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12]。鄉鎮圖書館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措施是學者們的關注點和重點,如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為廣大農民提供當前新式的種養方式,為農村種植與養殖服務;整合信息資源,為地域旅游經濟服務;農閑時節、集市日、夏季夜晚為廣大農民免費播映優秀影視節目,服務新農村文化建設等[13]。此外,鄉鎮圖書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還應注意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工作、加強圖書館員隊伍建設等。如何發揮鄉鎮農村圖書館的巨大作用,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一個需要克服的難題,因此相關領域將持續成為研究熱點。
通過對近10年來鄉鎮圖書館研究的年份發文、期刊載文、作者發文及合著網絡、研究主題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結論:①對我國“鄉鎮圖書館”研究的年代發文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表明,鄉鎮圖書館研究呈現出較為平穩的上升趨勢,其相關研究在今后幾年內仍將得到學界關注;②鄉鎮圖書館研究目前已經形成《圖書館學刊》等一批核心期刊,這些核心期刊上刊載了大量的相關研究成果;③鄉鎮圖書館研究中的作者合著尚需進一步加強,僅有少數幾個研究團隊間的合作較為緊密;④我國鄉鎮圖書館研究熱點主題主要表現在:鄉鎮圖書館的建設模式、鄉鎮圖書館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鄉鎮圖書館與新農村建設等方面。
[1] 朱丹,張忠鳳,侯建立.基層圖書館服務資源整合機制與模式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0):95-97.
[2] 雷敏霞.我國農村圖書館(室)十年研究綜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2):115-116.
[3] 邱均平.信息計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4]Borgatti SP,Everett MG,Freeman LG.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Harvard,MA:Analytic Technologies,2002:392-396.
[5]李國新.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突破口——縣級圖書館的振興與鄉鎮圖書館的模式[J].圖書館,2005(6):1-5.
[6]王樂群.淺論基于總分館制的縣——鄉鎮(村)圖書館服務網絡構建[J].圖書館論壇,2007(5):147-149,163.
[7] 柳群英.鄉鎮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3):105-107.
[8] 暴巍.鄉鎮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圖書館學刊,2008(1):54-55.
[9] 宣澤文.從農村文化調研談新時期鄉鎮圖書館建設[J].圖書館界,2007(1):66-75.
[10] 劉金卿.新世紀鄉鎮圖書館建設的思考[J].當代圖書館,2001(1):19-21.
[11] 白芳.鄉鎮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圖書館學刊,2006(5):20-21.
[12] 沈蓉蓉.發展鄉鎮圖書館服務新農村建設[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7(8):56-58.
[13] 劉學香,倪吉堂.鄉鎮圖書館(室)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服務創新實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12):190-1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