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碩彤
(寧夏圖書館,銀川 750011)
閱讀是人類的一種認知過程。人們通過閱讀探知未知,創造自我。閱讀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它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成了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一種受到人們普遍接受的行為方式。閱讀還是知識的傳承和文化的延續。圖書流傳為人類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提供了條件,而閱讀則使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成為可能。閱讀更是人生的一部分。[1]王余光教授在《關于閱讀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文中的這段話,對閱讀的含義及其重要性作了精辟的概括與詮釋。提倡閱讀,除了能夠獲取知識,傳承文化,它同時也是尋求一個完善、獨立的自我與品格的最好途徑。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重要的是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因此,提倡全民閱讀,對于提高國民素質非常重要。
公共圖書館是全民性、公益性的服務機構,肩負著國民教育和國民閱讀的責任。因此,無償對廣大讀者進行文化宣傳、思想教育,普及科學知識,促進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是圖書館的義務和特有屬性。公共圖書館免費向所有人敞開大門,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平等閱讀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公共圖書館在促進全民閱讀中的重要職能作用。通過向公眾提供閱讀服務,可以讓他們在閱讀中受益,逐步使閱讀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需求,并最終成為一種行為習慣。
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具有其他機構與組織無法比擬的優勢與條件。(1)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可以為全民閱讀提供信息資源保障,尤其是隨著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許多公共圖書館還擁有全文數據庫、書目數據庫、專題數據庫等數字資源,進一步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的閱讀需求;(2)圖書館擁有最寶貴的讀者資源,這為推廣社會閱讀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圖書館擁有先進的、科學的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技術手段,使讀者查找、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4)圖書館完善的服務設施和優雅的學習環境已經成為市民閱讀的理想場所;(5)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圖書館員能夠及時解答人們在閱讀中所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可以指導國民有效閱讀。因此,圖書館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深入。
2008年9月,寧夏圖書館新館建成并投入使用。現代化的館舍建筑、豐富的信息資源、先進的各種設施、完備的服務功能、優雅的讀書環境,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的理想場所,搭起了傳播公共文化信息知識的平臺。除了硬件設施的配置與使用,寧夏圖書館以公共圖書館公益服務為宗旨,為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積極努力。2009年,寧夏圖書館莊嚴向社會作出了公共服務8項承諾,[2]以保障和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利。圖書館作為市民的“公共大書房”,將為促進公共閱讀提供保障,為打造閱讀社會發揮作用。
1995年起,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寧夏圖書館都要舉辦讀書宣傳活動,現在已連續舉辦15期,并且配合每年的“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圍繞全民閱讀的主題,宣傳閱讀的意義及作用。近幾年來,圖書館采用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不斷推進公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進行。
“塞上人文論壇”是寧夏圖書館舉辦的知識講座平臺,自新館開放以來,已經舉辦了各類講座及學術報告會40場次,吸引讀者數萬人次。[2]通過各類專題的講座,既開闊了讀者視野,提高了閱讀技巧和能力,也使他們受到文化與藝術的熏陶。高水平的講座不僅使主講人把最新的信息和前沿的理念帶進圖書館,而且更重要的是講座本身所營造的濃濃的學術氛圍,帶給讀者一種強烈的感染和對知識的渴求。
2009年9月,寧夏舉辦了“首屆中國寧夏國際文化藝術旅游博覽會”,寧夏圖書館承辦了“文博會”之“閱讀新視界”展洽會,通過文化圖書閱讀、數字與網絡閱讀、圖書館閱讀三大主流閱讀的展示,體現了書香世界、閱讀社會的時代主題。展洽會上,以“走近圖書館”的宣傳讓讀者充分領略了寧夏圖書館“共享工程”“書香人家”“遠程訪問”“流動圖書車”……等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和便捷、寬松、溫馨、和諧的閱讀環境,[3]從而給讀者開啟了知識的大門,提升了公民的閱讀熱情。
2010年,為了在社會上更廣泛地宣傳圖書館,向廣大讀者普及圖書館知識,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寧夏圖書館加大了對外宣傳的力度及深度,主動與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合作,通過各種方式傳遞信息。與寧夏人民廣播電臺聯辦“書香寧夏”節目;與寧夏《華興時報》簽訂協議,開辟了《閱讀新視界》文化專欄。該欄目以展示寧夏圖書館新館先進的服務理念、豐沛而富有特色的公共信息資源、推介豐富多彩的服務項目和閱讀產品、預告各種服務信息為主,兼及圖書館知識、閱讀知識的普及推廣,旨在讓廣大公民了解寧夏圖書館,走進寧夏圖書館,利用寧夏圖書館。《閱讀新視界》文化專欄定期刊登,每月兩期,每期開辟有“每期一議”“清新你的圖書館認知”“服務推介”“資源介紹”“我與圖書館”“圖書借閱排行榜”等專題,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紹圖書館的文化內涵和服務功能,宣傳閱讀知識,受到了廣大市民及各階層人士的廣泛贊譽。[4]
寧夏圖書館始終把“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落實到讀者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中,努力為讀者塑造人文化的環境,使讀者置身其中享受到閱讀的自由與快樂。“書香人家”休閑書吧就是寧夏圖書館特地為讀者打造的閱讀休閑空間,在這個“公民大書房”里,讀者可以茗茶、談天、讀書、交流,切身感受到溫馨、寬松的閱讀環境,提升閱讀品味。
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和心智尚未成熟、價值判斷力較弱的時期,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因此,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正確引導少年兒童閱讀,讓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自2008年搬進新館以來,寧夏圖書館將引導青少年兒童閱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經常利用節假日開展一些有益于少兒閱讀的活動,開展了如“慶六一,與你同行”等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把青少年兒童旺盛的好奇心和未知興趣吸引到圖書館的閱讀中來,通過輕松閱讀、快樂閱讀,增長知識,獲得收益。
時下的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信息交流乃至休閑娛樂的最佳載體與平臺,尤其對青少年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寧夏圖書館積極引導青少年正確利用網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8月14—18日,圖書館舉辦了以評選“四好少年”為主題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寧夏分中心少年網頁設計培訓暨競賽活動”,不僅引發了青少年的參賽興趣,也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通過舉辦此次活動,不僅充分展示與發揮了文化共享工程寧夏分中心的資源與平臺優勢,對教育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資源,進行網上健康閱讀也極有幫助,得到了讀者與家長的一致好評。同時,寧夏圖書館對于失業者、無業者、農民工、殘障智障人群等弱勢群體的閱讀需求也極為關注。2009年10月,寧夏圖書館與寧夏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合作,共同開設了關愛殘障人士閱覽室,方便殘障人士閱覽學習。閱覽室除提供適合殘障人士閱讀的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還配備了專門的閱讀設備,如電視、DVD、盲文學習機和上網用計算機,不僅體現了公共圖書館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而且也是對他們基本文化權利的保障,彰顯了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與公平性。
針對網上閱讀率的不斷上升,寧夏圖書館因勢利導,建立了多元化的網絡閱讀平臺,并通過不斷完善數字資源,建立內容豐富而有特色的數據庫,開展多媒體閱覽、提供網絡參考咨詢、開展網上讀書、舉辦網絡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了讀者的讀書熱情,引導讀者正確進行網絡閱讀,提高了讀者的閱讀率。
寧夏圖書館在做好館內讀者閱讀工作的基礎上,將閱讀推廣活動推廣到基層。通過援建活動,建立社區圖書室,為城鄉居民讀書創造條件。圖書館每年為銀川市海寶、北安、銀湖、聯豐村等32個社區送去近萬冊圖書,提供業務指導,方便了讀者。圖書館還開展了送書下鄉活動,僅2010年就為寧夏南部山區、中部干旱帶地區45家縣、鄉(鎮)圖書館(室)贈送了價值200多萬元的圖書,補充了基層圖書館圖書的不足,使基層群眾也可以閱讀到他們想看的書,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自2004年實施共享工程以來,寧夏圖書館不間斷地深入到軍營、社區、學校、農村,為廣大農民群眾送資源,建站點,為基層的文化建設出謀劃策。幾年來,在全區21個市縣、191個鄉鎮、2362個行政村建立了基層中心和站點71個,積極地推進了農村的文化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
雖然寧夏圖書館在促進全民閱讀活動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要建立一個全民閱讀的社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漸進的、不懈的努力。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向全國下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 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 (簡稱《意見》)的文件,并付諸實施。這是國家繼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后的又一項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利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出的重要步伐。圖書館應抓住這一極為有利的時機,積極行動起來,在原有閱讀服務工作的基礎之上不斷開拓創新,將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
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量大,學科門類較多,而且現在信息資源的載體類型也不斷增多,而一些讀者對圖書館的藏書體系、藏書結構了解不多,有時到圖書館來會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該如何去查找圖書,也不知該讀什么書。圖書館應該對讀者的閱讀興趣、閱讀心理進行調查、研究,掌握讀者的閱讀需求,給讀者提供相應的閱讀指導;或者針對某一特定的讀者群,編制適合其閱讀的書目,提供個性化服務。還可以定期編制新書推薦書目,并將這些書目放置在咨詢臺,讓每一位走進圖書館的讀者,很方便地看到書目,為他們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圖書提供幫助。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圖書館,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其職責所在。圖書館應將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來做,要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活動要針對兒童的特點和他們的需求進行。比如在假期,到館來的小讀者比較多,圖書館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或單獨舉辦,或與學校合作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不但可以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也將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特別是要利用青少年對網絡的熱情,正確引導其利用網絡,健康閱讀。不僅要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激發他們的讀書熱情,啟迪他們的智慧與創造力,更要對他們今后的成長給予關注與引導,使他們在文明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成才。
圖書館在推進全民閱讀工作中,盡可能地將閱讀活動推廣到農村、部隊、社區等基層,因為基層有眾多的群眾,他們最需要圖書館的幫助,最需要圖書館帶給他們信息資源。寧夏圖書館創辦的《社區生活報》面向各個社區,在社區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還可以在社區內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一來促進全民閱讀活動在基層的廣泛開展,并向社會公眾廣泛傳播讀書理念,傳遞圖書信息,帶動更多的讀者參與讀書,以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二來也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樹立了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良好的社會形象。
寧夏圖書館早在2008年新館開館之際,已逐步實施免費開放與服務,截至2010年5月已經實現了基本服務設施、場所、項目的全免費,這一切說明,寧夏圖書館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已提前實現了《意見》提出的初步目標,即第一階段:到2011年底,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①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2011年1月26日。這不僅令公眾歡欣鼓舞,對于我們圖書館人來說也是頗為值得自豪的事情。下一步,我們要借《意見》發布的契機,不斷提升閱讀服務質量,拓展閱讀服務深度,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并在閱讀活動上創新形式、創新手段,使活動不斷持續并更加深入。我們可以通過資源共享,讓更多的讀者受惠,實現公眾資源的合理使用,真正讓讀者免費享受閱覽服務、文獻流通服務等基本服務;同時可在開展網絡參考咨詢、定題服務、信息資源共享和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等方面尋找突破點。與此同時,積極完善服務配套措施,加強和深化為重點教育、科研和生產單位的服務工作,深化為黨政領導決策提供信息服務的層次,加大專題信息資源開發的力度。
[1]王余光.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5):17-19.
[2]京生.寧夏圖書館在全國公共圖書館第四次評估定級中凸顯22大亮點[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 (12):XIV.
[3]京生.寧夏圖書館“十一”向讀者新增開放4個閱覽室及1個專藏書庫[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0):封二.
[4]京生.積極探索宣傳模式 增強圖書館社會影響力[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0):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