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琳
(遼寧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36)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之后,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趨強烈。特別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日趨多樣化。作為社會精神文化生活基地和知識信息傳播樞紐的圖書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圖書館應從調整發展戰略入手,重新定位,不斷改善和創新服務模式,最大限度滿足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筆者現就圖書館制定發展戰略應遵循的原則及圖書館發展戰略應包含的內容略陳管見。
圖書館發展戰略是指一定時期圖書館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是通過對圖書館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分析而制定的全局性的重要布署,圖書館各項工作必須圍繞既定的發展戰略來開展。
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圖書館自身的特點,調整或確立發展戰略應遵循3條原則:一是抓住發展的優勢領域;二是抓住牽動全局的樞紐;三是抓住阻礙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圖書館的最大優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獻信息資源。圖書館被人們譽為“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淵藪”,是人類千百年來知識的沉淀和精華,蘊含著不可估量的潛在效用。如果說物質資源是取之能盡、用之能竭的話,那么,圖書及其所負載的信息和知識才的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優勢是其他任何信息部門都無法比擬的。圖書館應當繼續強化這種優勢,加大文獻資料的收藏力度,利用資源共享的優勢,處理好收藏文獻的數量與總體價值的關系。不論是傳統的紙質文獻,還是現代的電子文獻,只要能滿足用戶的需要,都應當加以收藏并提供利用,使圖書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獻信息中心和用戶首選的終身求知成才基地。
現代技術在圖書館的普及與應用,是牽動圖書館事業發展全局的樞紐。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多元化的社會需求相比,當前圖書館的很多工作仍顯得活力不足,甚至滯后。其根本原因是圖書館新技術應用的遲緩和低效,成為制約圖書館發展的“瓶頸”。我們可以看到,建立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之上的數字圖書館以其強大的功能,催生了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的進步,其代表著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但我們也必須看到,現代技術的應用并沒有給圖書館的形態、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帶來重大改觀。目前乃至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圖書館應加強現代技術應用研究、交流和推廣,使用性能可靠、技術優良的軟件,擺脫傳統的服務狀態,實現圖書館工作質的飛躍。
資金、人才和管理是阻礙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幾個因素彼此影響,是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和妥善解決的問題。我國圖書館大多飽受資金匱乏之苦。能否獲得必要的資金是圖書館能否更有效地實施與社會需要相適應的發展戰略的關鍵。人才是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根本,從業人員素質高低將是圖書館競爭力的決定性力量。管理水平是影響圖書館發展戰略實現以及實現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水平低下,有再多的資金,再好的人才也是浪費,只能制約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發展戰略的制定和有效實施對管理者的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讀者服務是圖書館的根本。圖書館發展戰略應以讀者服務工作為核心,處處體現“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首先要樹立優質服務的意識,把優質服務提高到服務育人的高度來認識,這是圖書館與其他社會服務單位最根本的不同之處。其次要有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儲備豐富、技術先進、環境舒適便捷,工作人員具備廣博的學識和嫻熟的服務技能。要制定和落實圖書館發展規劃,圖書館必須對優質服務的“硬件”和“軟件”進行統籌。再次,要把主動服務列入圖書館工作的目標。現代圖書館應積極、主動地為教學科研服務,積極收集和開發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開辟文獻信息傳遞的便捷通道,促進文獻信息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滿足廣大讀者的信息知識需求。最后,圖書館發展戰略應對讀者服務工作提出質量的要求。我們應當根據圖書館的社會功能、任務及其服務對象等特點,對圖書館的服務項目及其發展目標和質量等做出既有定量又有定性的發展規劃。
如果把圖書館比作一個市場的話,那么,顧客就是讀者,產品就是圖書館優質高效的服務。新時期的圖書館必須擯棄傳統的坐等上門、守株待免式的被動服務意識和服務模式,努力開拓新的服務領域,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把握正確的讀者導向,以讀者需求為核心來規劃圖書館的各項讀者服務工作。首先必須明確圖書館所服務讀者的范圍。明確了自身的服務對象,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就容易做到量體裁衣,有的放矢。其次要準確把握讀者的需求特點。不同的讀者對象其知識信息需求的特點各不相同,只有對讀者的信息需求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據此制定合理的服務規范和操作程序。這就需要我們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以便在發展戰略規劃中予以充分體現。
圖書館工作的有效性取決于管理的有效性。圖書館制定發展戰略應將目標管理、量化管理、項目管理等內容融入到各項具體工作規劃。目標管理是圖書館的管理者通過民主協商,制定出一定時期內的管理總目標,圍繞這一總目標的實現,自上而下將總目標分解為各部門和個人的目標,并為層層落實這些目標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開展一系列組織、激勵、控制活動,從而形成一種全員參加、全程管理、全面負責、全面落實的科學管理方法。量化管理是根據不同的工作崗位,采取不同的科學管理方法。所謂“量化”即以工作量作為主要考核方式。對能夠量化管理的崗位,則采用量化管理。而對于那些常規業務工作之外的隨機性、臨時性或攻關性任務,則采用項目管理方法,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要具體落實到人,除了對項目完成時限提出相應的要求,對任務完成的質量也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驗收標準以及獎懲辦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圖書館的很多業務環節和服務內容可通過網絡完成,各業務環節之間的聯系性、依賴性大大增強。這就要求圖書館變革傳統的管理模式,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實現從內容管理向網絡管理的轉變。傳統圖書館的部門設置是根據工作流程、文獻出版類型、語言文種等因素來確定的,讀者要搜集某一學科或某一專題較為完整的資料,往往要跑遍圖書館多個部門。網絡環境為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集成管理和系統開發利用創造了便捷的條件,圖書館應適應技術環境的變化,對傳統的業務布局和機構設置進行適當調整,努力營造網絡化的服務環境,借助網絡信息共享平臺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提供集成化的文獻信息服務。傳統圖書館的工作重心集中在采購、分編、流通與閱覽工作,而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應側重于信息咨詢服務等部門的工作,注重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圖書館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深加工,深入揭示文獻信息的內容。圖書館改革必須與當前圖書館生存發展的環境相適應。
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革,或者改變過去的做法,這就是創新。圖書館工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制定新的發展戰略,必須放眼世界,積極借鑒國際社會先進的圖書館經營和發展理念。如特殊的讀者群體有閱讀需求時,圖書館應千方百計地給予滿足;社區讀者向高校圖書館提出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請求,高校圖書館應無條件地滿足,并創造條件面向更廣泛的社區讀者開放等等,這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就是理念的創新。理念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給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雙方帶來益處。服務理念的進步能為圖書館的發展創造機會。對未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我們必須用戰略的眼光來規劃和設計,要以平等、開放、共享等理念統領圖書館的發展戰略。
協調發展是指圖書館在追求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應該注重經濟效益,要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自身發展潛力的有機統一,實現圖書館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從理論上講,兩個效益并不是等同關系。社會效益是指圖書館服務在社會上所產生的效果及群眾的獲益與評價;經濟效益則是圖書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投入與產出的評價。一般說來,作為公益事業的圖書館,首先應注重的是社會效益,但又不能片面強調社會效益,而忽視經濟效益;更不能片面強調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在圖書館發展戰略規劃中,如何努力做到兩個效益的有機統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現實和未來,圖書館事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每個圖書館都需要重新審視既定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圖書館工作的客觀要求。制定圖書館發展戰略必須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思考,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只有凸顯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實現圖書館的社會職能,這才是適合圖書館的發展戰略。
[1] 郭成,John Brown.企業戰略管理.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2] 王玉.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3] Philip Kotler.營銷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4] 劉增義.市場經濟對圖書館用戶需求的影響與對策.圖書與情報,1994(1).
[5] 馬玉榮,王翠琪.論圖書館信息服務營銷.現代情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