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君 楊桂萍
(北京科技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083)
由于小語種文獻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很多高校圖書館對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普遍不夠重視,影響了用戶對小語種文獻的檢索和利用。近年來,隨著小語種文獻需求量和需求種類的增加,各高校圖書館應重視小語種文獻的編目工作,并使其逐步完善。
所謂小語種,是指用戶較少使用的外文語種的統稱。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小語種指除英語之外的所有其他外國語;狹義的則指除英語、日語和俄語之外的其他外國語。各圖書館一般都會根據自己的館情,對如何劃分小語種作出具體規定。筆者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學圖書館將英語和日語之外的其他外國語文獻劃歸為小語種文獻。
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是指文獻編目人員對使用各種小語種編纂的文獻進行編目。即按照相應的著錄方法及規則,對各種小語種文獻的內容特征及外部特征進行著錄、標引。做好對小語種文獻的編目,是圖書館的基礎工作之一,是圖書館為用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掌握小語種的專業編目人員目前還是太少,很多高校圖書館小語種文獻的編目工作只能由從事英語文獻編目工作的西文編目人員代為完成,他們大多對這些小語種知之甚少,只是依靠英語作為中介來勉強進行小語種文獻的編目工作。
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整體起步晚、發展慢,編目資源比較缺乏,圖書館能夠直接套錄到的數據較少,大量的小語種文獻都需要編目人員進行原始編目,這無形中增加了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的難度,容易造成小語種文獻的編目工作不準確、不規范,用戶查詢起來也不方便。
目前許多圖書館的編目系統只能處理拉丁字母的語種,或能處理拉丁字母和部分非拉丁字母語種,如日語、俄語等。而可以全面解決小語種文獻編目問題的圖書館寥寥可數。究其原因,主要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無法識別小語種字符。如目前我國圖書館比較常用的匯文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在對韓語文獻進行編目時,可以在系統中直接輸入韓語,但是必須更改成韓語字體界面才能正確顯示韓語字符,否則在默認字體界面下顯示的是些小黑塊,而且其操作也不像中文文獻的編目那樣靈活自如,在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中輸入韓語時也檢索不到[1]。因此,要完全解決小語種文獻編目的問題,關鍵是選擇完全支持Unicode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而目前圖書館要做的除了直接采用多語種兼容的Unicode字符集平臺外,還要協助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公司加強研發進程,使系統在今后的升級過程中能夠逐步解決小語種字符集的兼容問題,進而實現對全部小語種文獻的編目。
目前,中文文獻和西文文獻的編目規則相對完善,但卻沒有針對小語種編目的細則,大多數圖書館的小語種編目是參照《西文文獻著錄條例》進行的,但是詳簡級別參差不齊,尺度把握有松有緊。CALIS聯機編目中心對小語種圖書編目準則的規定也有很大的彈性。
盡管在小語種編目工作中存在以上所述的困難,但為了解決用戶檢索利用小語種文獻的問題,本館嘗試著對小語種文獻進行編目,具體做法如下:
除英語、日語以外的其他外國語文獻都被劃歸為小語種文獻,按照小語種文獻的編目要求進行編目?;诰幠咳藛T很可能無法對所購買圖書的語種進行界定的現實,我們可以利用“12種歐洲語言文字識別檢表(http:∥bgu61.nease.net/download/acan.htm)”,據此判斷西文小語種的文種,并與《西文文獻著錄條例》后附錄中的“24種外國語言的識別”相配合,準確確定文種[2]。另外,也可以利用Google的語言工具,它可以翻譯一段文章,提供英語與中、法、德、意、日、西、朝鮮語的互譯,這對界定外文文獻語種有一定的幫助。
圖書館在對每一種小語種文獻進行編目工作之前,都應首先確定這一語種需要采用何種文獻著錄規則,如果此環節不加以仔細考慮,勢必會對將來的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產生諸多不利影響。按照CALIS的做法,本館的小語種文獻遵照《西文文獻著錄條例》進行編目。
確定小語種文獻編目格式是實現圖書館中小語種文獻編目標準化的前提,而其確定的依據應以是否有利于聯機編目和文獻資源共享為基礎。為了有利于資源共享,本館遵照CALIS的做法,所有小語種文獻采用MARC21格式著錄。
從圖書公司采購的小語種文獻,應盡可能要求書商提供完整的MARC記錄,如果不能提供完整的MARC記錄,也要盡量多地提供相應字段。因為小語種文獻數據源有限,套錄數據的數量不多,如果根據書商提供的書目數據做相應修改,就會大大縮短編目員進行原始編目的工作時間,提高小語種文獻編目的質量。
由于語言障礙,決定了編制數據將以套錄為主,母語國家的文獻書目數據一般來說會比其他國家收錄的多。所以,在小語種文獻編目以前,盡量檢索、套錄該語種國的數據。這樣,既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又能提高編目數據的質量。
OCLC是一個公共的、開放的數據平臺,可以為編目員提供很大的幫助。通過在OCLC檢索平臺檢索,可以查出與在編文獻相對應的文獻信息,或者是相關文獻的信息,以及相關文獻的收藏地點,還能通過鏈接查看該條數據的具體館藏記錄,有些數據甚至是可以直接套錄的。該平臺最大的優勢是世界性的資源共享。如果美國某圖書館沒有該種文獻,它會提示用戶在德國或法國等其他一些國家圖書館有該書的數據記錄,如沒有檢索結果,它也會標出該文獻可能獲得的信息出處。它的主題標引可作編目參考。就使用的情況而言,能查找到的數據以西歐語言的居多,其他小語種檢索率能達到40%左右。編目精靈中提到丹麥Index Data公司搜集的“Z39.50 服務器名錄”(http:∥targettest.indexdata.com/),其中有數據庫的名稱、地址、端口等信息,可以按照它提供的信息進入對方主頁,嘗試所編語種的圖書命中情況[3]。能用Z39.50套錄的,可以參考它的參數設置,不能套錄的,也可以參考對方的著錄信息。這些都對小語種的編目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互聯網的發展也給編目事業帶來了方便和快捷。小語種字典可以為編目工作提供幫助,下面這個網址整理了60多種小語種字典的鏈接:http:∥jingying.1989527.blog.163.com/blog/static/38508202200802575733560/[4],編目人員可根據需要查找使用。
一般來說,收藏小語種文獻的圖書館都設有小語種專業。圖書館可以聘請小語種專業的學生來圖書館勤工助學,幫助編目人員做好小語種的文獻編目工作,很多高校圖書館就采用了這種辦法。還有一些是由教師推薦購買的小語種文獻,對這類文獻,圖書館也可以請薦購的教師提供該文獻的中文基本信息,以幫助編目員更好地做好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
總之,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困難重重,但為了方便用戶使用及有序組織圖書館館藏,這項工作又必須開展,在此呼吁各位同行能分享自己在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中的經驗,相關部門能早日制定出針對小語種的編目規則及控制編目質量的原則,早日把我國的小語種文獻編目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
[1] 王燕陳金莉.淺談CALIS聯機編目系統中的字符集問題[J].圖書情報工作,2005(10):114-118.
[2] 智曉靜.圖書館外文小語種圖書編目工作初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1):35.
[3] 周瓊.小語種圖書編目工作的探討[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8):54.
[4] 閆安.小語種圖書編目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