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祥
(大西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太原 030027)
大同至西安客運專線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山西大同,經朔州、忻州、太原、晉中、臨汾、運城、渭南等9市31縣(區)至陜西西安,全長859 km,按照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新建線路699 km,項目估算總投資963.3億元;鐵道部初步設計批復正線長度678.4 km,總投資866億元。正線路基91.8 km,占線路長度的13.5%;橋梁124座520 km,占線路全長的76.7%;雙線隧道共23座66.6 km,占線路全長的9.8%;全線設車站24個,山西境內21個,陜西境內3個。工程于2010年3月10日開工建設,建成后,將與石太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西成客運專線、西蘭客運專線有效銜接,構成連接山西、陜西兩省及華北、華中、西北、西南的高速鐵路客運網絡,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以及標準適用有效性的后續管理。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工作面廣,管理頭緒多,特別是對工藝、工法及施工中的相關標準等要求極為嚴格和精細,給建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推行項目標準化管理,有利于對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效率等實施有效管控,對推進鐵路建設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推行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有利于將復雜的問題程序化,模糊問題具體化,分散的問題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復化,實現工程建設各階段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機銜接,整體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為又好又快推進建設提供保障。
(2)通過總結項目管理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有利于不斷豐富和創新項目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3)通過對項目管理經驗在最大范圍內的復制和推廣,可以搭建起項目管理的資源共享平臺。
(4)通過在每個管理模塊內制定相對固定統一的現場管理制度、人員配備標準、現場管理規范和過程控制要求等,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管理資源,減少管理成本。
(5)通過推行統一的作業標準和施工工藝,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和安全死角,為建設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提供保障。
(6)通過對項目管理中的各種制約因素進行預前規劃和防控,有效減少各種風險。
(7)通過建立標準化的崗位責任制和目標考核機制,便于對各級建設人員進行統一的績效考量。
目前,鐵路建設標準化管理不斷向縱深發展,鐵路建設標準已趨于完善,為大西客運專線工程建設實施標準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經驗。在綜合分析工程特點、梳理建設難點和細化施工組織安排的基礎上,大西客運專線確定了“高標準起步,高強度推進,高質量達標”的標準化管理工作思路,建立了以鐵道部為指導,建設單位為核心,參建單位為主體,各方各負其責,協調推進的標準化管理體系。
(1)技術標準:客運專線鐵路的技術標準由鐵道部統一發布、全路統一執行。大西客運專線的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均貫徹執行客運專線鐵路的技術標準。在此基礎上,公司鼓勵施工企業根據自己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在“施工技術指南”的基礎上制定更具體和系統的高標準企業施工標準,經公司批準后實施。
(2)管理標準:鐵道部制定下發的統一管理標準涵蓋了工程質量、安全、工期、投資、環保和技術創新等管理要求的各個方面。這些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是鐵路建設的管理標準。公司以鐵道部制定發布的管理標準為主導,以標準化管理為準繩,制定了公司的《管理制度標準化體系框架》,依照體系框架,補充完善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各參建單位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按照《管理制度標準化體系框架》中對各參建單位制定管理制度的要求,對鐵道部和公司的管理制度、標準進行細化量化,形成自己的管理制度。
(3)作業標準:作業標準主要包括施工作業指導書、施工技術交底和施工作業要點卡片,試驗、測量作業標準,監理檢查、審核工作作業標準等,由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根據實際工程內容編制。施工單位的作業指導書經監理單位審核后,匯編成冊,下發所屬各管理部門和下屬管理單位執行。技術交底由工班長簽收,技術交底內容傳達到作業人,施工作業要點卡片下發到作業人,結合作業人從事的作業,以相應的作業要點卡片為教材進行技術培訓,熟練掌握,應知應會。
推進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建設單位處于核心位置,必須按照“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標準、事事有責任人”細化完善管理制度,實現閉環管理;選擇配備熱心鐵路建設,有經驗、會管理、有事業心的技術人員,按崗位配置人員;完善現場管理,嚴格執行單位工程開工審查制度,規范現場檢查,以過程管理標準化保證質量、安全、工期、投資、環保,確保建設隊伍穩定和廉潔,全面實現建設目標。
在建設單位標準化管理的基礎上,推進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作標準化管理,全面推進標準化項目部、標準化監理部、標準化配合組建設;將施工作業指導書作為現場作業的依據,將標準化管理落實在現場,落實到作業層,落實到作業面,落實到作業人員,全面實施標準化作業,建設標準化工地;推行標準化設計,實現現場配合標準化;提高監理工作質量,實現監理工作標準化,實現項目標準化管理目標。
應該看到,當前部分參建單位對標準化管理工作理解不深,重視不夠,甚至有消極應付現象。主要原因是受長期以來鐵路施工管理粗放式的慣性思維影響,加之技術人力資源短缺、自控體系不健全、責任心不強等因素,使標準成為習慣、習慣符合標準的轉變過程,成為一個長期的過程,有的經過反復糾正又時時反彈。因此,縱深推進標準化管理必須首先解決思想問題,改變思維慣性,在此基礎上,建設單位整體謀劃,統籌推進。對此,大西客運專線公司提出了“高標準起步,高效率推進,高質量達標”的工作思路。
(1)健全管理制度,形成規范高效的管理體系。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實施標準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推進標準化管理的基礎性和源頭性工作。面對客運專線鐵路千頭萬緒的建設管理工作和極為嚴格的技術標準,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減少管理中的隨意和無序,特別對于長大線路,有利于極大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制度健全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就是“實施有規范、操作有程序、過程有控制、結果有考核”。
大西客運專線在籌備期間,依據國家、鐵道部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工程特點,制訂了一系列建設管理文件和標準化管理文件。開工后,進一步組織完善修訂,形成了《大西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大西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推進計劃》、《大西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體系框圖》、《大西鐵路公司關于工程建設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的規定》、《大西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考核標準》等標準化管理文件。組織編寫了《標準化項目部》、《標準化工地》、《標準化施工作業》、《標準化工地試驗室》、《標準化混凝土拌和站》等標準化管理系列資料,編制了各類工程的《施工作業要點卡片》、《工程質量控制手冊》和《安全控制手冊》供施工單位使用。
各參建單位參照公司的《標準化管理體系框架》,按照管理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和過程控制標準化的要求,結合工程實際,編制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其方案與公司的實施方案和推進計劃及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銜接。
公司按推進計劃組織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通過宣貫、推進、檢查考核、表彰獎罰、總結提高,營造標準化管理的濃厚氛圍。
(2)堅持施工管理的高標準起步。
工程建設起步階段能否實現規范化,對縱深推進標準化管理的后續工作,乃至整個標準化管理工作推進的成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公司按照“高標準起步”的思路,對起步階段的工作進行研究和規范。按照鐵道部的要求,以制度形式明確了“試驗先行,樣板引路”的要求。即:主體工程開工前,首先做出符合設計標準和標準化管理的樣板拌和站、梁場、試驗室、軌枕場、小型構件預制場等大臨設施,建設單位組織逐一驗收;主體工程大面積施工前,首先選定試驗工點進行試驗施工,其中,路基工程100 m,橋梁工程2個墩臺、2孔箱梁,隧道工程1~2個作業面作為試驗工程,由施工單位編制試驗施工方案,經建設單位組織評審后實施。試驗工程結束后,在完成施工方案、工藝工法、技術參數總結的基礎上,優化完善施工作業指導書。建設單位組織對試驗工程進行首件認可驗收,通過驗收后大面積展開施工。施工過程中嚴格方案評審。對橋梁樁基施工、路基基底處理、隧道開挖等施工方案從嚴評審;對重點隧道、橋梁等施工方案公司初審后,組織專家復審,全面完善優化后批復施工單位實施;對重點控制工程編制專項施組,施工關鍵環節編制專項方案,分級報批后實施,確保各類方案實施前達到高標準。
3.2.1 以建設單位為龍頭,以參建單位為主體,落實各方責任
(1)建設單位能否發揮好龍頭作用,實現對建設管理過程的有效管控,決定著工程建設的成敗。如何發揮好龍頭作用,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探索、總結的過程。在大西客運專線的建設中,建設單位把“立足現場抓管理,幫服一線促建設”作為貫穿工程建設始終的重要理念。一是堅持管理重心下移,抓工藝、工法、工序、工班組織、工裝設備等具體生產活動,指導督促一線落實作業標準化;二是注重以點帶面,強化督導落實。在建設過程中,大西客運專線公司有針對性的組織各類現場檢查,對宏觀層面影響建設管理的共性問題、傾向性問題和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緊抓不放,重點整改,正面引導;對現場出現的一般問題,予以通報、警告,限期整改,閉環銷號;對危及質量安全的嚴重問題,加大經濟處罰力度、對責任人進行清退;對樣板工程和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獎勵,獎罰結果納入信譽評價。通過這些做法,及時扭轉了一些習慣性的不規范做法和粗放式的管理行為。公司還針對建設工作實際,建立了生產會議制度,強化對工作的部署、督導、落實。每周工作實行交班會制度,重點督導建設單位內部工作完成情況;每月工作實行調度例會制度,重點總結、布置、督導施工、監理單位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工作實行生產會制度,重點總結部署工程建設的階段性工作。針對個別單位出現的問題,采取工作組現場幫助、專項督導檢查、對有關指揮長約談等形式,引起相關指揮部領導的重視,采取措施,抓好工作。
(2)施工單位是現場管理的主體,施工單位能否在內部建立有效的質量安全自控自檢制度和體系,是過程控制標準化的關鍵、核心,這個核心問題解決不好,工程安全質量就沒有基本的保障。對這個問題,大西客運專線實行重點項目安全包保、關鍵項目盯崗作業和隱蔽工程作業實名制,以此督促施工單位健全自身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并有效運轉。
(3)監理單位是建設單位的延伸,特別是在“小業主、大咨詢”的模式下,建設單位受人員數量所限,現場大量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要靠監理人員完成。因此,監理能否充分發揮好作用,對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至關重要。大西客運專線實行中外聯合體監理模式,在發揮中方監理作業的同時,更注重發揮外方監理人員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管理優勢。在具體工作方面,以現場監控為工作重點,按照監理工作制度重點監控原材料質量、檢驗批檢查驗收和試驗室、工地的標準化建設。未經監理檢查簽認,施工單位不得自行進入下道工序。凡發生經監理簽認合格工程而經檢查證明不合格、或未經檢查而簽字驗收,監理單位承擔工程質量責任,并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3.2.2 深入開展“四項管理工程”,加強安全質量管理
“四項管理工程”是指“重點項目安全包?!?、“關鍵項目盯崗作業”、“貫徹施工作業指導書”、“項目部梁場考核排序”。這是大西客運專線在深入研究標準化管理要求、認真總結工程建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的對安全質量實施有效管理的四大重點工作,有利于抓住工程建設中的主要矛盾,以點帶面地推動工作?!八捻椆芾砉こ獭笔菍^程控制標準化的深化和細化,是標準化管理內容的擴大和延伸。
安全和質量管理工作是鐵路建設管理的核心,在安全質量管理方面國家和鐵道部有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對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逐級負責、分工負責、崗位負責、專業負責等,對質量管理工作要求落實責任制,建設優質工程和百年工程等。如何在工程建設中真正有效貫徹和落實這些要求,實現建設目標,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對此,大西客運專線公司按照國家和鐵道部要求,結合工程特點,在全面分析梳理安全管理重難點,質量控制重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大管理重點工作——“四項管理工程”。
(1)在全線隧道、橋梁、路基、梁場等工點的安全控制重點、難點工程中確定了141個安全重點控制工程,分公司、標段指揮部、項目部3級實行包保,包保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建立檢查和考核制度;對重點單位的重點部位實行建設單位領導包保,包保的重點是隧道、跨既有鐵路、跨高速公路,具體工點在公司原定的141個工點中選出。
(2)確定路基、橋梁(含制架梁)、隧道施工中的44項關鍵工序作為盯崗項目,進行干部帶班盯崗作業,強化對作業源頭的控制。在盯崗作業的基礎上,推行隱蔽工程項目作業實名制。即:對隱蔽工程項目報驗前,所有現場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實名簽認,否則,監理不得簽字進入下一道工序。使發生問題追溯有源,處理問題追責有據。在隧道、橋梁施工現場配備了雷達檢測設備,提高隱蔽工程檢測的準確率,確保工程質量。
(3)組織編制路基、橋梁、隧道、制梁等施工作業指導書,建設單位成立領導小組和專業組,采取分級培訓、組織考試,加強作業過程的檢查與考核等方式,加強推行。
(4)項目部、梁場是工程質量安全現場控制的關鍵力量,以制度形式明確安全、質量等5類考核標準,對全線64個項目部、21個梁場每月分別考核排序,加強對“安全包保、盯崗作業、貫徹作業指導書”工作的推進。
“四項管理工程”開展以來,在保安全、保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具體工作實施層面,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從安全包保點的設置看,要重點選擇高風險隧道、跨越和臨近既有鐵路連續梁、跨高速公路連續梁等安全風險較大的工點,數量宜精不宜多,突出抓主要矛盾,注重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淡化重點。
二是盯崗作業重點是抓落實。在盯崗作業開展之初,部分盯崗人員存在應付盯崗工作,甚至盯崗干部不到崗,特別是夜間作業,盯崗效果打折扣。針對這些問題,建設單位建立了夜查制度,采取突擊檢查、非通知檢查、無規律檢查等方式,加強對盯崗作業的執行力。同時,要求在每個盯崗作業工點現場放置盯崗記錄,便于檢查考核。
三是大西客運專線作業指導書是在建設單位組織現場調研的基礎上編制的,主要受眾面是一線作業人員。編制作業指導書要力求通俗、易懂、易操作,重點是通過形象具體的形式加強培訓,讓一線作業人員真懂、真做。
四是有效的考核是促進工作落實的重要方式,而考核的前提是人員責任的落實,必須將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
技術創新是工程建設管理要求的重要內容,面對鐵路客運專線建設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搞好技術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技術創新要以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為基礎和支持,重要的是摒棄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方法。只有具備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這些平臺,才能擴展創新。
大西客運專線自2010年3月10日開工以來,在吸收國內外建設高速鐵路的技術、經驗,實行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生產的基礎上,鼓勵各參建單位以工程項目為依托,積極開展創建可以提高效率、提高質量、更安全的新工藝、新工法,鼓勵參建員工提出疑難技術問題,公司根據需要組織技術攻關,組建技術咨詢專家庫,與群眾性的創新活動相結合,針對大西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設中的專項技術問題進行攻關咨詢。在推進標準化管理的過程中,注重以科技創新為載體,推動機械化作業、工廠化生產、專業化施工、信息化管理,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化管理、箱梁自動張拉控制和小型構件工廠化預制為代表的標準化管理成果。實現了原材料質量、施工工藝、施工現場及過程控制的有效管理,確保實體工程高質量達標。
綜上所述,縱深推進鐵路目標化管理,有利于將鐵路建設經驗,特別是客運專線鐵路建設經驗加以總結、規范和推廣,有利于提高鐵路建設整體管理水平。在目前標準化管理不斷向縱深發展、鐵路建設標準已趨于完善的基礎上,仍然需要建設項目管理單位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踐,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這是建設優質工程和百年不朽工程的重要保證,也是推進鐵路建設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1]鐵建設[2011]68號 關于進一步加強鐵路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Z].北京:鐵道部建設管理司,2011.
[2]鐵建設[2008]45號 關于推進建設單位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Z].北京:鐵道部建設管理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