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冬
(沈陽理工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59)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在網絡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網絡上的數字信息資源也呈幾何級數增長。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有效地發掘網上免費學術資源來豐富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這樣既能節約資金,又能更好地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服務。
網絡免費學術資源是指在互聯網上可以免費獲得的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的電子資源。
網絡學術資源的“免費”有多種含義,有的免費資源需要一定的獲得條件,比如規定只有某些特定用戶才能免費獲得全文,需要授權及用戶認證;只在一定試用時限內可以免費獲得全文。還有就是免費程度的差別,比如只免費提供部分卷期中的所有或部分文章全文。真正意義上的免費資源是指網絡上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費檢索和使用的資源,不受任何其他條件的限制,也是我們收集整理和發掘利用的重點。
1.2.1 電子期刊。電子期刊是指以機讀形式出版發行的連續出版物。電子期刊按出版情況可分為印刷型期刊的網絡版和純網絡電子期刊,前者大多為商業性期刊,一般只有訂閱過該期刊印刷版本的用戶或付費用戶才能使用,后者基本是免費的,也是用戶關注度最高的,免費電子期刊由于免費程度的不同有以下幾種類型:完全免費電子期刊、部分免費電子期刊、免費試用電子期刊。完全免費的電子期刊是指該刊的現刊和過刊包含的所有資源都免費。部分免費電子期刊是指該刊的部分資源免費,可能是過刊免費、現刊收費,也可能是某個時間以前出版的刊物全文免費。免費試用電子期刊一般是新出的網絡期刊,提供一定期限內或是部分內容的完全免費訪問權。
1.2.2 電子圖書。電子圖書又稱E-book,就是以數字化的方式發行、傳播和閱讀的電子書籍。同電子期刊一樣,可分為印刷型圖書的電子版和純電子圖書,電子圖書采用多媒體技術,集圖像、聲音、文字于一體,采用印刷型書籍的人性化界面,閱讀靈活生動,以網絡為信息載體,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同傳統印刷型圖書相比,電子圖書設置了更多的檢索點,從而擁有了多種靈活的檢索方法,特別受到用戶歡迎,是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1.2.3 數據庫。數據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具有學科涵蓋范圍廣、信息容量大、檢索方便、服務多樣等特點。互聯網上的數據庫有付費的商業數據庫和數量眾多的免費數據庫。常見的學術型數據庫有文獻數據庫、期刊題錄檢索庫、專利庫、標準庫、學位論文數據庫、開放資源中的機構倉儲等。
1.2.4 門戶網站。門戶網站是指通向某類綜合性互聯網信息資源并提供有關信息服務的應用系統。學術資源領域的門戶網站主要是將各種學術信息資源集成到一個信息管理平臺之上并為用戶提供統一界面。
1.2.5 個人主頁。個人主頁(PersonalHomepage)意思是“屬于個人的網站”,即一種最簡單的個人網站。網站擁有者按自己意愿建設網頁內容,一些學術性的個人主頁一般都有作者簡歷、資源列表及全文鏈接,供訪問者在線瀏覽、下載等。
1.2.6 博客(BLOG)資源。博客又稱網絡日志,是一種由個人管理、不定期發布文章的網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據發表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博客與個人主頁的區別在于博客具有交互性,博主可通過網絡與訪問者交流互動,或就某一主題展開討論、交流觀點、共享資源。
以上介紹的僅僅是網絡免費信息資源的一部分,此外還有播客(Podcast)、維客(Wiki)、論壇(Frums)等多種類型的信息資源。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張,網絡免費資源將與日俱增。
2.1.1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檢索網絡免費學術資源最常用的檢索工具。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能幫助我們在龐大的信息海洋中找到所需資源。常見的搜索引擎有目錄型搜索引擎、WWW全文搜索引擎、多元搜索引擎。目錄型搜索引擎實際上是分類途徑檢索,適合類屬明確、范圍較廣題目的檢索,具代表性的如yahoo、sohu等。WWW全文搜索引擎可以對網站、網頁的信息進行收集,相當于關鍵詞檢索,根據用戶的檢索提問返回相應的結果,有代表性的如google、baidu等。多元搜索引擎實際上是將多個其他類型的搜索引擎集中在一起并提供一個統一的檢索界面,檢索者輸入的檢索詞可同時轉入不同的搜索引擎進行檢索,既擴大了信息的檢索范圍,又節省了檢索時間,代表性的搜索引擎有Dogpile、颶風搜索通等。
2.1.2 利用網上電子期刊目錄。電子期刊目錄是期刊目錄的全景式概覽,提供資源的目錄和鏈接,通過電子期刊目錄可以發掘到數量極其可觀的學術資源,常用的電子期刊目錄如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RL)編輯的電子期刊《時事通訊和學術討論目錄》、《電子期刊發掘者》等。
2.1.3 利用免費文獻數據庫。網上免費文獻數據庫數量眾多,如國家圖書館、國家學科信息門戶網站、CALIS中心、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等部門的數據庫,這些免費數據庫的學科涵蓋面廣,資源類型包括學術期刊的題錄、文摘及全文等多種類型。常見的免費數據庫主要有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包括科技信息系統、數字化期刊、企業服務系統、醫藥信息系統十幾類100多個數據庫,數千萬數據資源;中國期刊網(http://www.cnki.net),其中中國期刊題錄和中國專利數據庫為免費數據庫;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數據庫,即NSTL網絡服務系統(http://www.nstl.gov.cn),提供外文科技期刊、外文會議文獻、外文圖書、中文會議文獻和中文學位論文等數據庫的檢索服務。
2.1.4 利用新聞組、BBS、電子郵件及印刷宣傳品。訪問一些關注度高的免費學術資源的專題討論組或BBS,或通過電子郵件與同行廣泛交流,可以獲得網上有關網絡免費學術資源方面的最新信息,從中發現免費資源的線索,有利于免費學術資源的檢索與獲取。某些機構的印刷宣傳品也能提供可利用的信息和線索。
對收集到的資源進行鑒別是一個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的過程,是建設優秀學術資源的重要保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
2.2.1 學術性。收集得來的資源其內容可能包括娛樂、科普、新聞、社會、科學、工程、技術、自然等諸多方面,只有包含科學研究、技術、工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內容,學術水平高、可信度高的資源才能視為學術性資源,才符合學術資源建設的需要。
2.2.2 免費性。對資源的免費程度進行考察,是完全免費還是部分免費,或者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才能免費獲得。
2.2.3 穩定性。資源的鏈接是否正確,是不是7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檢索及下載速度如何。
2.2.4 時效性。時效性指信息的更新速度。長期不更新的信息會成為過時信息,不具備學術價值。時效性分析是資源鑒別的一個重要方面。
收集到的資源經過下載、整序、加工存儲后,對其進行深層次加工,才能挖掘出資源的潛在價值為我所用。
以學科為單元建立分類目錄式資源組織體系,在各主學科分類下可細分出多個子學科,將收集到的資源按其學科所屬進行歸類并建立索引,建立包含資源導引和檢索線索的學科數據庫。
對收集到的電子期刊進行整理和組織,建立刊名、關鍵詞、ISSN等檢索途徑,以及按字母順序排序、按學科主題的刊名瀏覽等方式,建立電子期刊導航庫。
將與同一主題相關的站點進行集中,提供多個關鍵詞索引,以用戶熟悉的方式進行組織,向用戶揭示資源的分布,方便讀者查找和利用。如建立學習園地、考研信息、就業信息等主題網站導航庫。此外,在圖書館主頁上建立一些重要的國家信息機構和情報機構的鏈接,也能為用戶帶來極大方便。
在開展服務時,圖書館可充分利用網絡新技術向用戶介紹資源的建設動態及推送用戶所需資源,并設立使用心得交流論壇,及時聽取用戶的反饋意見,用來指導資源建設。在保障資源建設質量的同時,圖書館要規避資源的知識產權等問題,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糾紛,同時可以同其他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資源共建共享,充分發揮圖書館傳播知識的重要職能。
[1]唐敏.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6(9).
[2]張艷霞,田繼壯.免費網絡資源導航及其利用.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7(2).
[3]高淑琴.圖書館學情報學開放獲取資源類型劃分及其現狀.情報科學,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