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琪 繆建梅
(塔里木大學圖書館,新疆 阿拉爾 843300)
隨著“中央部署援疆新戰略,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展開,新疆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地方高校圖書館擔負著弘揚地方文化、服務地方經濟的使命,應該為保護地方文化、傳承和發展地方品牌資源營造良好的環境。因此,圖書館在做好基礎業務工作的同時,應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以推動區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1]。
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科學決策,科學決策離不開高、精、尖的第一手信息資料。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服務于地方經濟,樹立文化品牌。
隨著“援疆”新戰略的展開,政府及“援疆”企業如何才能快速獲得大量、準確、高效的信息已成為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援疆”企業只有在全面了解新疆歷史、地理、政治、文化、風俗、特產、人物等方面情況以及援助地區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形勢的情況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將“援疆”資金合理利用,避免造成資金的損失和資源的浪費。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地方特色館藏,針對“中央對口援疆工作的具體部署及目標”主動創建“決策信息服務平臺”,為政府及“援疆”企業決策提供信息支持服務。通過收集相關信息并進行科學分析、精心篩選,將各種有價值的信息通過“決策信息服務平臺”及時提供給政府及“援疆”企業,使決策者從中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充實自身的信息儲備,更新知識結構,增強鑒別與決斷能力,掌握處理問題的科學方法,更好地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區域創新發展戰略。
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日益發展,文獻的數字化、網絡化給圖書館之間互相合作帶來更多的機會[2]。高校圖書館通過對特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但要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信息服務,同時還要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創新服務。此次“中央部署援疆戰略”為高校圖書館利用地方特色文獻服務地方經濟、創建服務品牌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各圖書館應在加強教學信息資源建設和應用開發的同時,加強合作,加強地方經濟信息資源建設和應用開發,創建“區域信息中心和科技中介機構網站”,將新疆各地的經濟發展過程、產業和資源配置的狀況以及當地水文氣象、地理交通、物產等方面的資源信息收集到該信息中心,并作出準確的分析,科學合理地對本地的經濟發展進行預測和規劃,通過網絡提供給政府和“援疆”企業,為區域經濟發展創新提供最優質的信息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建成滿足社會信息需求的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最大限度地為區域經濟建設提供信息服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創建“區域信息中心和科技中介機構網站”給予高度重視,并納入信息化發展的整體戰略中去。
網上豐富的電子信息資源雖擴大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時也為用戶全面而準確的信息收集帶來了極大困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型地方文獻信息用戶,他們不僅需要圖書情報專業服務的支持,還需要具有明確專指性、時效性和實用性的信息,需要圖書館定期或不定期地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產品。因此,這種專業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已日益成為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能[3]。以政府和“援疆”企業需求為導向,圖書館應組織力量,跟蹤信息源,加強情報調研工作,通過對相關的實體文獻和虛擬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整理、篩選、提煉、加工,使其成為用戶所需的專題資料匯編,即《“援疆”專題信息專報》和《“援疆”專題、熱點問題匯編》,為政府和“援疆”企業提供個性化專題服務。資源匯編基本內容可以包括以下3方面:一是本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綜合統計信息;二是本地區特色經濟(包括目前特色農業、工業、外貿、旅游等)信息;三是以“中央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主要政策,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鞏固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為指導思想的宣傳性資料。如2010年10月15日的“中國·阿拉爾紅棗文化節”,不僅是兵團林果產業發展的一次文化嘗試和高端探索,更為國內外、疆內外的企業和商家開辟了便捷的貿易通道,對加速兵團的林果產業發展,對新疆環塔里木盆地1200畝林果業的發展規劃,具有不可估量的推進作用。塔里木大學圖書館針對此次文化節開設了“特色林果產業發展論壇”、“紅棗養生保健論壇”、“紅棗產業發展論壇”,以“品牌·跨越·未來”為主題推出了《中國阿拉爾紅棗節專題信息專報》。這些專報和熱點問題匯編不但能豐富政府和“援疆”企業服務相關統計信息資料的內容,還能拓寬地方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職能,為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輿論氛圍和精神動力。
高校圖書館可根據本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運用知識管理的各種工具和技術,將搜集到的地方文獻信息資源加以專業化的整理和組織,創建地方特色館藏資源數據庫,以實現地方特色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通過其網站推送特色地方信息,使更多的用戶能夠有效利用這些文獻資源[4]。隨著CALIS農學中心三期建設的啟動,塔里木大學圖書館可根據西域特色館藏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西域地方特色文獻資源數據庫”,對館藏中與當地經濟建設領域相關的文獻資源進行二三次加工,建立索引庫、題錄庫,甚至全文數據庫,為創建新疆高校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網絡資源統一檢索平臺,實現一站式信息檢索打下良好基礎。為政府和“援疆”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并為區域經濟建設提供情報服務。
總之,建設特色數據庫是開發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環節,它不但可以使用戶方便快捷地了解當地的產業狀況、利用情況,還是對外宣傳的重要工具,對擴大特色產品的銷路、吸引投資、開發利用特色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都將大有益處。建立地方特色資源數據庫是圖書館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當今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新疆高校圖書館響應“中央部署援疆新戰略,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號召,創建良好信息環境,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一項重要任務。
[1]董惠娜.高校圖書館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淺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0):58-59.
[2]王文英.圖書館信息服務聯盟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8):74-77,73.
[3]張雪梅.加快特色數據庫建設,為閩西經濟建設服務[J].情報探索,2005(5):62-64.
[4]張蓉.利用圖書館地方文獻服務地方經濟芻議[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9(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