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東 王桂珍 盧立紅
(吉林省遼源市婦嬰醫院,吉林遼源136200)
唐篩是指對孕14~21周的孕婦抽取2mL靜脈血,通過測定血清中的某些特定標志物,判斷胎兒患病的可能性的檢測方法[1]。唐氏綜合征(DS)是一種染色體病,不能治愈。神經管畸形常胎死宮內或流產,少數存活也造成終生殘疾,唯一避免的方法是進行產前篩查,尤以篩查結果大于1/250的高危孕婦發病率高,值得高度重視。
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唐篩的孕婦1102例,其中唐氏篩查結果<1/250的孕婦隨機抽取51例作為對照組Ⅱ,篩查結果>1/250的51例孕婦作為對照組Ⅰ,兩組皆要求符合以下條件:(1)年齡21~37歲;(2)單胎;(3)孕周14~21周;(4)非試管兒。兩組一般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孕婦在懷孕14~21周抽取靜脈血2mL,通過血清中的特定標記物,判斷唐氏綜合征的患兒出生發病率,篩查結果<1/250為正常,篩查結果<1/250為高危狀態。
采用x2和t檢驗。
篩查結果<1/250的51例孕婦對照組Ⅱ來發現唐氏兒、神經管缺陷兒或其他畸形;篩查結果>1/250的51例孕婦對照組Ⅰ其中行羊水穿刺30例,有3例染色體異常,行中期引產術終止妊娠;21例未作羊水穿刺,其中1例在異地做唐篩結果低風險,新生兒出生為唐氏兒,另3例孕婦早產,有3例早產兒為法魯四聯征,二尖瓣關閉不全,先天唇腭裂等病于產后4d內死亡。兩組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出生兒評定比較
篩查結果>1/250的51例孕婦,唐氏兒1例,引產3例,先心病3例,發病率占13.73%。
唐氏兒和神經管缺陷是胎兒期發生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精神、行為等方面的異常,唐氏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礙,又稱“先天愚型”;21-三體綜合征(俗稱“呆子”傻子)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為形態結構異常,表現為無腦兒、脊柱裂、唇裂、四肢異常等[2],通過唐篩預測報告,及時發現高危狀態孕婦,指導行羊水穿刺檢查染色體,若發現染色體異常及時引產終止妊娠,防止出生缺陷病的發生。
唐篩結果>1/250的高危孕婦,其唐氏兒、神經管缺陷兒及其他畸形的發病率高,羊水穿刺進一步檢查能早發現,多數孕婦配合檢查,尚有一部分孕婦任其自然,存在僥幸心理,不能接受羊水穿刺檢查,導致唐氏兒、神經管畸形兒、或合并其他畸形兒的出生率高,給社會家庭造成巨大的負擔。更有的孕婦不作羊水穿刺,盡管解釋再清也去拿掉孩子,尤其二胎以此為確診依據,不去了解更多知識,給工作帶來中斷,一旦隨訪到還氣憤地掛斷電話,給醫療工作帶來不便同時也影響著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對已出生的缺陷嬰兒進行針對性矯治,減少殘疾,減輕殘疾程度。
綜上所述,為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提高人口素質,唐篩是必要、可行的,醫生負有先知的責任,孕婦享有知情的選擇權利,二者相輔相成,尤其對唐篩結果>1/250的高危孕婦應高度重視,指導進一步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優生優育。在選擇分娩方式上,應盡量選擇正常產,為下一次懷孕減輕負擔,同時也避免造成剖腹產及孩子死亡的雙重壓力。在隨訪中患者及家屬的不配和不滿是必然的。殘疾兒一旦出生家庭,社會負擔巨大盡量把好孕檢這道關,為人們做出醫務工作者應盡的義務。產前診斷是預防遺傳病傳代的具體而積極的措施。許多遺傳病如能在宮內即作出正確診斷和合理而必要的處理,對降低遺傳的擴散、提高優生優育的質量有重大意義[3]。
[1]樂杰. 婦產科學[M].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4-178.
[2] 郭泉清,黃祝玲. 婦產科手冊[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45-251.
[3] 戚慶偉. 應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快速診斷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