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新華 周 斌
(1.江西省鷹潭市中醫院檢驗科,江西鷹潭335000;2.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鷹潭335000)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臨床上常通過腫瘤標志物檢測,以提高對乳腺癌的敏感性。筆者應用ECLIA技術測定乳頭溢液和血清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153(CA153)含量,探討其在乳腺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乳腺癌組:36例,均經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后病理組織學證實,年齡31~69歲;乳腺良性病變組:68例,女,年齡28~61歲,包括乳腺腺病、囊腫、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炎等;正常對照組:健康產婦40例,年齡22~33歲,無乳腺疾病史及其他疾病,取產后4d乳汁。
儀器為法國羅氏公司Elecsys 2010型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采用羅氏公司配套試劑盒、定標液及質控品,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及乳頭溢液(乳汁)檢測CA153水平,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血清CA153<25U/mL,乳頭溢液<40U/mL,高于此標準判斷為陽性。
36例乳腺癌患者、68例乳腺良性病變者、40例健康產婦的血清和乳頭溢液(乳汁)CA153水平見表1。

表1 三組CA153水平測定結果(U/mL)
36例乳腺癌患者中,血清、乳頭溢液CA153水平都呈陽性或單項陽性患者共計33例,敏感性91.7%。68例乳腺良性病變者、40例健康產婦的血清和乳頭溢液(乳汁)CA153水平都呈假陽性或單項假陽性患者共計14例,特異性87.0%,見表2。

表2 血清、乳頭溢液CA153對乳腺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臨床用于腫瘤檢測的血清標志物較多,CA153最早發現于乳腺癌細胞,是位于細胞膜上的一種分子量較大的黏液樣糖蛋白,相對分子量為4×103,被認為是診斷乳腺癌較為敏感的腫瘤標志物之一[1]。當乳腺細胞癌變時,由于糖基轉化酶被激活,引起細胞表面糖類的變化,CA糖類抗原增多并從癌細胞膜上分離出來[2-3],向細胞外釋放最后到達血液中,可作為腫瘤標志物應用于乳腺癌的輔助診斷、療效監測和轉移復發的判定。文獻報道血清CA153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會增高,尤其是晚期骨轉移患者的陽性率普遍在50%以上[4-5]。
本組資料顯示,血清中CA153水平明顯高于乳腺良性組、正常對照組(P<0.01),但血清CA153對乳腺癌的術前診斷陽性率并不高,對于乳腺癌的敏感性為50.0%,乳腺良性組為5.9%,對照組為2.5%,乳腺癌組與后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乳頭溢液是臨床診斷乳腺疾病重要的癥狀與體征之一,直接產生自乳腺病變組織[6]。本組資料顯示,乳頭溢液CA153水平顯著高于乳腺良性組、正常對照組(P<0.01),乳腺良性組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乳腺癌組的乳頭溢液CA153對于乳腺癌的敏感性為88.9%,明顯高于同組血清CA153的50.0%的敏感性。既往研究結果顯示,乳頭溢液是病變組織的分泌液,當乳腺腫瘤處于早期階段未侵出基底膜之前,血液中CA153水平升高不明顯,而此時乳頭溢液中已含有大量CA153[7],這與筆者檢測到的數據一致。同時筆者觀察到,乳腺良性組乳頭溢液CA153水平高于血清水平,假陽性率為16.2%,明顯高于血清CA153的假陽性率,與文獻報道相符[7],但乳腺良性組CA153增高水平不明顯,顯著低于乳腺癌組(P<0.01)。
綜上所述,乳頭溢液CA153測定,取材無創,對乳腺癌敏感性明顯高于血清,特異性稍低于血清,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魏魏,藥澤蓉,時加倫. 乳腺癌相關抗原在乳腺癌輔助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12):1895-1896.
[2] Haglund C,Lundin J,Kuusela D,et al. Ca242 a new tumor marker forpancreatic cancer[J]. Br J Cancer, 1994,70:487.
[3] 林向陽,陳曉東. 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診斷肺癌的臨床價值[J]. 實用醫學雜志,1999,15(2):83.
[4] 陳軍. CA15-3、CA125、CEA聯合檢測在乳腺癌的臨床應用[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0):1319-1320.
[5] 林子其. CA15-3、CA125、CEA聯合檢測在乳腺癌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3):261-262.
[6] Leis HP. Management of ipple discharge[J]. World J Sury,1989,13(6):736-742.
[7] 莊志剛,余劍敏,蔣蓓琦,等. 乳頭溢液中CA153檢測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意義中國腫瘤臨床[J].2005,32(12):46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