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友好、增強互信、深化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一行訪問歐亞四國側記
■ 李 丹/文

張高麗參觀愛爾蘭國家生物加工研究培訓學院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寒”尚未完全消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西亞北非局勢動蕩的“苦夏”正如火如荼,但加強合作、共謀發展、以改革促穩定已成為國際社會各方共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應愛爾蘭政府、阿曼政府、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下稱“正發黨”)和沙特政府邀請,于2011年9月5—18日率中共代表團訪問上述四國。這是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和“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對歐亞地區的一次重要訪問,是增強中國與往訪國政治互信和傳統友誼、傳播中國科學發展理念與和平發展道路、探尋新時期拓展與往訪國雙邊務實合作有效渠道的一次重要之旅,在往訪國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愛爾蘭是高新科技和知識經濟發達的西歐島國,自1979年與中國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展平穩。近年來,兩國各領域交往逐漸增多。中愛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郁郁蔥蔥的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是此次訪問的第一站。訪問期間,正值愛爾蘭全國休假,主要領導人都在外地度假,但得知代表團來訪的消息后,麥卡利斯總統、肯尼總理、吉爾摩副總理等六位黨政領導人均中斷休假與張高麗會面,場面熱烈、友好。透過開誠布公、坦率真誠的交流,我們看到了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中愛合作的廣闊前景,感受到了愛爾蘭人民希望與中國攜手應對危機、發展經濟的迫切期盼。
愛爾蘭總統麥卡利斯是一位富有氣質的女性政治家,她不僅諳熟政治,而且對生活抱有深深的熱情。在會談中,雙方不僅就兩國關系,兩國經貿、科技合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廣泛交換意見,而且暢談了各自對生活的見解,這使得會見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兩位領導人的心也因此而拉近了距離。麥卡利斯激動地說:“我曾三次訪問中國,雖然已經時隔多年,但訪問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希望卸任以后還有更多機會到中國訪問。”張高麗熱情地歡迎麥卡利斯再次訪華時一定到天津看看。麥卡利斯愉快地接受邀請并高度評價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贊同中國的執政理念和發展道路,表示愿與中國加強各領域合作,幫助愛爾蘭盡快走出危機陰影。麥卡利斯說,愛爾蘭希望深化與中國在經貿、科技、教育、旅游、文化、環保等各領域合作,“只有與中國合作才能擺脫危機,盡快實現經濟復蘇”。
為深入了解愛爾蘭傳統優勢領域——生物制藥的發展情況,張高麗一行還實地考察了愛爾蘭國家生物加工研究培訓學院,參觀了學院實驗室,認真聽取學院負責人介紹關于愛爾蘭生物制藥研究、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情況,并介紹了天津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情況,與對方積極探討開展合作的可能。

張高麗在安卡拉阿納多盧技術工業職業學校出席了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捐助設立的多媒體教學應用學校揭牌儀式
阿曼、沙特:深入交流與探索友好合作再發展
阿曼、沙特兩國均屬熱帶沙漠氣候,9月的天氣依然炎熱,即使是傍晚,氣溫仍高達31攝氏度。且兩國同屬海灣石油富集國,實行君主制,國內沒有政黨存在。作為政府邀請的客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還是頭一次往訪。一步出機艙,一股熱浪迎面撲來,正如當地人民的情誼,熾熱似火。
在整個訪問過程中,無論是會見、會談,還是參觀考察,都能從對方熱情洋溢的話語、周到細致的安排中感受到他們對發展與中國緊密關系的真情實意。在阿曼,張高麗一行會見了蘇丹卡布斯、副首相法赫德、外交主管事務大臣阿拉維以及商工大臣和財政主管大臣。幾乎所有會談會見中,對方領導人都親自迎送,并請張高麗轉達對中方領導人的親切問候。阿曼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系,愿與中方一道共同推動兩國在能源、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造福兩國人民。會談氣氛始終親切、熱烈、友好,成果豐碩。短短兩天的行程緊湊而有序,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當地報紙對代表團活動的大篇幅報道。
訪問沙特時,正值周末,在沙特人看來,那是真主賜予人們休息的時間,即使這樣,為了能與中國朋友見面,從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到協商會議主席阿卜杜拉,再到阿卜杜拉—阿齊茲國王科技城主席蘇維坦和沙特最大的石化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董事長綏那延親王都打破慣例,在周末休息日安排了會見,這在沙特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在會見會談中,雙方坦誠交流,氣氛十分友好。沙特領導人言談中處處流露出對中國的特殊感情。已經87歲高齡的阿卜杜拉國王在會見中深情地對張高麗說,“中國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是我們的親兄弟,正因為如此,盡管今天是周末,聽說您來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與您見面。”在與張高麗告別時,國王緊緊拉住他的手,反復叮囑回國后一定要向胡錦濤主席問好,還忍著腰疼,堅持起身與代表團合影留念。協商會議主席阿卜杜拉在會見時也自豪地說,近年來,沙中兩國關系發展順利,在中東國家與中國關系中堪稱典范。兩國加強各領域合作,有利于各自國家的發展,造福兩國人民,沙特協商會議重視發展與中國共產黨、中國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友好合作關系,愿在新形勢下與中方共同努力,將兩國關系提升至新的水平。
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阿拉伯人民的熱情友好,感受到的是超越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真誠合作之心。這里的人們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認知正逐漸加深、明晰,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復雜變動的背景下,更加看重中國不斷提升的綜合國力和日益擴大的國際影響,因此,他們對中國充滿熱愛與希望。
文明古國土耳其是此次訪問的第三站。擁有78萬平方公里領土和7000多萬人口的土耳其,具有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發展中新興大國、伊斯蘭重要國家及北約成員國等多重屬性,近年來,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9月12日正午,張高麗一行乘坐的包機緩緩降落在安卡拉埃森博阿機場,開始對土耳其的友誼之旅。
在安卡拉,張高麗會見了議長奇切克,與正發黨常務副主席阿克蘇舉行工作會談。奇切克指出,土耳其與中國雖然相距遙遠,但相互關系十分密切。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日益深化。希望雙方共同努力,不斷推動兩國友好合作關系取得更大的進展。奇切克還特別強調,土方有強烈的意愿全面提升對華關系,希望進一步擴大經貿合作,加大相互投資力度,共同推動雙邊經貿關系不斷向前發展。張高麗贊同奇切克對中土關系的評價和建議,表示中方愿與土耳其一道,不斷深化政治互信,擴大互利合作,充實兩國戰略合作關系的內涵。張高麗還同阿克蘇就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共產黨與土耳其正發黨友好合作關系、豐富兩黨交往內涵、更好地服務中土友好大局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達成廣泛共識。會談中,張高麗愉快地回憶起了他十幾年前訪問土耳其時的情景,他感嘆土耳其歷史的悠久、風光的旖旎,并表示多年來一直做著土耳其旅游宣傳員的工作,引起對方的強烈共鳴。
土耳其媒體積極評價張高麗訪問對推動土中兩國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作用,強調此訪是2010年溫家寶總理成功訪土、中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來,兩國在政治交往上做出的一項重要安排,有利于雙方在埃爾多安總理訪華前進一步加強政治溝通和合作交流。
到達安卡拉的這天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結束一天緊張的會談后,張高麗一行來到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與全體館員共度佳節。古樸的小院里,瓜果飄香,歡聲笑語。在這樣特殊的日子里,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奮斗在外交第一線的同志們帶來親人的問候和家的溫暖。
在安卡拉還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出席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向土耳其教育部選定的安卡拉阿納多盧技術工業職業學校捐贈“多媒體教學應用學校”揭牌儀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多媒體教育計劃是土耳其正發黨政府在新任期內著力打造的執政亮點之一,對提高土耳其IT普及率,加快其“入盟”步伐意義重大。因此,捐贈活動得到土耳其各界的高度重視。活動當天,阿納多盧技術工業職業學校被打掃得干干凈凈,歡迎代表團的條幅迎風招展,當張高麗一行在學校所在選區議員、議會土中友好小組主席埃明陪同下緩緩步入會場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親自揭牌后,張高麗還觀摩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土耳其媒體對此次活動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捐贈活動契合土耳其普通民眾的利益,是對土耳其政府推廣的遠程多媒體教育計劃的重要支持。《晨報》特別指出,在土中建交40周年之際,張高麗率領的中共代表團為土耳其帶來了這樣一個公益項目,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土耳其人民的友誼,體現出中方對全面發展土中關系的誠意。
結束對安卡拉的訪問后,張高麗一行來到了愛琴海畔的古城伊茲密爾。伊茲密爾是天津市的友好城市,兩市自1991年結好以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2011年恰逢兩市結好20周年,這使得此次訪問更加具有意義。在伊茲密爾,張高麗一行出席了該市市長舉行的盛大歡迎宴會,并同伊茲密爾市長進行了友好會談。雙方就發展兩市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特別是促進旅游合作以及相互投資深入交流,為兩市在新時期傳承友好,繼續推動兩市友城關系健康、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中共代表團在對愛爾蘭、阿曼、土耳其、沙特等國的友好訪問過程中,既轉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四國政府、政黨和人民的友好情誼,加深了他們對發展著的中國的了解,同時,也使代表團充分感受到了這些國家政府、政黨和人民的熱情友好,以及加強與中國互利合作的企盼心情。訪問使中國人民與往訪四國人民的心貼得更緊,取得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李瑞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