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勝基
近年來,沈陽市東陵區(渾南新區)把加強選聘生工作作為建設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實行“3+1”導師幫帶培養模式,完善制度,不斷加強對選聘生的引導,幫助選聘生發揮作用。
一是實行“3+1”導師幫帶培養模式,明確培養目標職責任務和工作要求。東陵區(渾南新區)為每位選聘生指定思想、工作、生活三位導師,分別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村里有經驗的老黨員擔任。根據選聘生的專業和特長,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分配和培養,并簽訂責任書,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指出選聘生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指導督促其開展工作。
經過多種方式的教育培養,選聘生們準確地找到了自身定位,熟悉了農村政策法律法規,明確了農村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逐步成為農村基層一線的方針政策宣傳員、科學技術推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經濟發展指導員以及文明新風引領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二是加強管理培養考核工作力度,不斷提升能力素質。東陵區(渾南新區)將選聘生納入街道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和管理,定期組織輪訓,根據選聘生隊伍“四多四少”(出生在城里的多農村的少,激情浪漫多實踐經驗少,浮在上面的時間多深入基層的時間少,女孩多男孩少)的特點,要求選聘生強化自我管理,嚴格落實“四個一”(即每天記一篇工作日記,每月作一次工作小結,每季度寫一篇切合村情鄉情、具有一定理性思考和參考價值的調研報告,年底作一次述職報告)制度,用細心、耐心、誠心作為與群眾溝通的橋梁,主動承擔急難險重工作,練就“多面手”能力。
三是擇優提升職務,讓選聘生在更重要的崗位上鍛煉成才。根據《遼寧省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管理辦法》和《沈陽市落實全省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實施方案》有關精神,東陵區(渾南新區)制定了《東陵區(渾南新區)選聘生管理辦法》,為選聘生迅速成長、成才搭平臺,鋪道路,按時將已經轉正為正式黨員的選聘生及時由村(社區)主任助理崗位調整到村(社區)書記助理崗位。東陵區(渾南新區)還建立統一賬戶,及時為選聘生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協調街道和村為選聘生解決辦公和食宿等實際問題。在已任職滿一年的2009屆選聘生中擇優任命了一批思想端正、素質較高、業績突出、群眾認可的選聘生擔任村(社區)黨組織副書記職務,進行重點跟蹤培養,鼓勵選聘生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爭當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排頭兵。目前,在村任職滿一年的選聘生,100%擔任了村黨組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