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
(江蘇省口岸中學 江蘇 泰州 225321)
文獻[1]在探究關于F,m,a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如何準確知道對小車的拉力問題,提出了對實驗的改進方法,原文如下.
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小車,小沙桶,沙,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彈簧測力計,動滑輪,鐵架臺.
實驗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步驟:
(1)將實驗器材安裝好,但不要將連彈簧測力計的細繩系在小車上(即不給小車加牽引力).
(2)平衡摩擦力.
(3)把連彈簧測力計的細繩一端懸掛,另一端連在小車上,將連有動滑輪的小沙桶掛在繩上.(圖1)
(4)保持小車M不變,增加小沙桶和沙的質量m,用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作為拉小車的力F,研究a和F的關系.
(5)保持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不變,增加小車的質量M,研究a和M 的關系.
上述實驗方法利用了彈簧測力計能準確的得到小車的拉力,能有效的消除本實驗的系統誤差.
筆者認為該實驗改進后,對于保持小車M不變,研究a和F的關系時,效果不錯.對于F一定,研究a和M的關系時,在理論上也可行.筆者到實驗室研究這個方案時,發現要保持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不變,在操作上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在增加M時,要保持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不變,需要在桶中加入相應的沙子,加多少呢?有的同事說用嘗試法,筆者覺得不可,因為要使物體加速運動時既要看讀數又要加減沙子,在實驗室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但也有同事提出可以先計算出當M增加后,要保持彈簧測力計讀數不變,需要在沙桶中加入多少沙子,但是這是個探究性實驗,不能用結論探究結論.筆者認為這樣的改進還是不要的好.我們在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安全、科學、可行、精確、操作方便幾個原則,而且要統籌兼顧,不能只顧精確,而不顧操作方便.
筆者做了如下修改,取得了較為理想的實驗效果.
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能放力傳感器的小車1輛,小沙桶,沙,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動滑輪,鐵架臺,托盤天平,力傳感器1個,電腦1臺.
實驗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實驗步驟:
(1)將實驗器材安裝好,把力傳感器放在小車內,平衡摩擦力.
(2)將繩的一端連接在力傳感器的鉤子上,另一端連接小桶.
(3)保持小車M不變,增加小沙桶和沙的質量m,用力傳感器的讀數作為拉小車的力F,研究a和F的關系.
(4)增加小車的質量M,同時增加沙桶中沙子的質量,保持力傳感器的讀數不變,研究a和M的關系.
點評:改進后,對于繩中的拉力可以直接從電腦中讀出,減少了既要加沙子又要讀數的麻煩.
1 李維兵.探討物理實驗中系統誤差的消除.中學物理,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