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飛
(淮陰工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關于以黨風廉政建設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
徐正飛
(淮陰工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在大學生中開展廉潔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新任務,也是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重要課題。教師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精神,仔細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將黨風廉政建設滲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管理過程之中,增強大學生抵制各種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樹立堅定的反腐倡廉的思想觀念,為將來走向社會打好牢固的拒腐防變的思想基礎。
大學生 黨風廉政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高層次人才和黨政干部隊伍的重要來源之一。2005年中共中央頒發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1]明確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會,把思想教育、紀律教育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下,承擔著人才培養重任的高校,應積極響應號召,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合格人才。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總的來說,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認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由于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嚴峻挑戰。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艱苦奮斗精神淡化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積極開展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把廉潔教育納入大學生教育培養的全過程,引導學生認清腐敗現象的本質。
對于當前社會存在的腐敗現象,大學生認識不一,有的認為腐敗現象不可思議,這和他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形成的觀念完全不一樣,因此思想上產生一定的迷茫;有的認為他們尚未走上社會,腐敗離他們還遠,無需考慮腐敗問題;有的認為社會上的腐敗現象長期存在,是一種頑疾,難以根除;有的認為“存在即為合理”,不能消除,只有適應。對于大學生對腐敗現象的各種各樣的認識,我們應該加以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腐敗的危害,倡導從自身做起,抵制腐敗的侵蝕。
實際上,受社會腐敗的影響,現今高校校園里學生之間的不正之風、不良現象已有所抬頭,主要表現在:信奉“權力至上”、“金錢萬能”的人生哲學;入黨動機不純;在就業過程中將“拉關系、走后門”放在第一位;考試作弊等違反校紀校規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學生干部選舉過程中拉選票,等等[2]。這一切都說明在大學生中進行黨風廉政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據調查,現在領導崗位的一些畢業生普遍反映,在校時,大都是學生干部,因受到健康的校園文化的熏陶,受到誠實、守信,反對貪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有理想的人等廉政文化的教育,在走上領導崗位后,對學校的教育還記憶猶新,時刻警惕自己不要犯錯誤,要以平常心對待自己職務的升遷和地位的提高,要用權力為老百姓謀利益,改變當地的落后面貌,使當地人民過上好生活。因此,工作順利、心情坦蕩,做出了一定的工作業績。受到“雙規”和判刑的人員,他們也曾在大學里學習,接受高等教育,在學校里也接受過廉政思想,接受過廉政思想道德教育,但聽不進,認為那是唱高調,與現實社會不符。有的說:自己在學校沒有接受過廉政、廉潔的專門教育,特別是警示教育,如果當時學校強調這方面的教育,我們多少有些印象,就會隨時警惕、提高自己,也可能不會犯這么大的錯誤和罪行[3]。
鑒于此,2007年3月教育部頒發了 《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站在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代代相傳、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和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高校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構成部分,有它的特殊性和自身特點,特別是對大學生不同于社會上普通的群眾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把握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結合青年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以思想教育為主,將反腐倡廉教育貫穿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將來走向社會構筑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一)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制訂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規劃。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要求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在懲治和預防腐敗中的保證作用。確實,要進一步加大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力度,就必須繼續在完善制度上下工夫,扎實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發揮法規制度的規范和保障作用。學校黨政領導則是制度的制定者,只有領導重視反腐倡廉工作,才能制訂切實可行的廉政制度,才能推動工作的有效開展。學校黨組織要根據《實施綱要》提出的廉政文化“五進”的要求,按照廣大師生可接受性原則制定工作規劃,使廉政文化內容符合高校師生特別是大學生的認識規律,寓生動性與趣味性、知識性與政治性思想性于一體,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積極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進公寓、進頭腦”。
學校領導還必須成立專門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機構。負責加強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并做好對各項工作的檢查和督導,以廣大學生受教育的程度為指南,監督考察工作的成敗得失,以及時調整建設規劃,完善黨風廉政建設進校園的工作。
(二)加強輔導員隊伍的管理道德教育,樹立大學生成長的典范。
《意見》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輔導員和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導學生的職責[4]。2006年9月《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再次從制度上強調了輔導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主體,輔導員直接面對學生,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在大學生廉潔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的行為習慣,大都是受身邊的人和事影響的。在高校,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抓好大學生的廉潔教育,首先要保證輔導員對高校廉政文化的認同,正人先正己,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再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大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應該給大學生樹立榜樣,提高輔導員的思想素質,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廉潔觀。
要在大學生中開展黨風廉政教育,首先必須在輔導員隊伍中進行從業道德教育,就是要從道德觀入手,糾正一些輔導員對事業缺乏責任心,對學生缺乏愛心,對工作缺乏敬業心,對個人缺乏自律心的傾向,積極營造以德治教、以德正本、以德立范、以德行政的“德治”氛圍。
(三)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廉政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
對大學生開展黨風廉政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各種各樣思想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將其穿插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5]。
首先,對于積極要求進步的大學生可以利用高校的業余黨課來開展。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骨干,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黨校的學習內容應把黨風廉政教育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而且對于這些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更深入一些,要求更高一些。
其次,對于大多數的學生可以通過組織開展文藝演出、專家講座、主題演講、大討論、辯論賽、書畫展等活動,將黨風廉政的思想從各個方面灌輸給學生。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將學生頭腦中對腐敗現象的錯誤認識和觀念堅決予以糾正,弘揚社會正氣,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積極向上的政治氛圍,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教育,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督,創新體制,把反腐敗寓于各項重要措施之中,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要將反腐倡廉的教育納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方面,納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從源頭上筑牢思想防線。
綜上所述,在我國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背景下,承擔著人才培養重任的高校必須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增強大學生的廉政意識,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努力培養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1]本書編寫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5.
[2]蘇健涵.淺議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2):83-85.
[3]徐柱.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對人才培養的影響與作用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6):87-90.
[4]張建平.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作用[J].校園之聲,2007,(5):102-103.
[5]段建棟.對高校大學生開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思考[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4,(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