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平
(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151)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瑣碎而辛苦的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它直接關系到學生成長的質量。班集體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基本單位,是學生在校的基本歸屬,是滿足學生諸多心理需求的理想場所,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沃土和搖籃,是教育的載體,孕育著豐富的教育內涵。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稍不留意就容易讓學生滋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比如:為什么班主任眼里只有制度、規定、章程、條例、準則,而缺少關愛?為什么班主任更多的是管、訓、吆喝,而不是導、疏、用心教育?為什么班主任總是喜歡把我們劃分為三六九等,而不是對我們一視同仁?班主任為什么總是看著我不順眼?等等。做好班主任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們每個班主任的共同目標。如何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放心、領導信任、社會滿意的班主任呢?
學生是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否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其能否成“人”的首要素質,是評價其是否成為人才的重要標志,是一個人能否成為祖國棟梁之才的關鍵。班主任在工作中不需要有揚名于世的壯舉,只需潤物細無聲般觸動學生心靈,開啟學生心智之門,這一路上就會有收獲不盡的快樂,就能奏響班級和諧之號。
如果把《班級守則》、《班級日常行為規范》、《班級制度》、《班級細則》等制度性的管理看成是班級的硬性管理的話,制度外的包括情感、個性化、愉悅等就可以看成是班級的軟性管理,軟性管理在管理中注重人性的因素。硬性管理側重于教育機構的宏觀管理行為和學校的微觀管理行為,而班級行為應該強調情感、無意識、個性化、愉悅、均衡等軟性因素。班級軟性管理的介入,完全可以彌補硬性管理的不足,并且可以給班級帶來新的生機。軟性管理實質上就是愛的教育,然而“愛”就是理解的別名。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將滿腔的愛心等分給每一個學生,給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并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觀察班集體變化的同時,透過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發現其思想本質,真正做到見微知著。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理問題,把工作做在前頭,力爭處理事情時對學生不偏袒、不歧視、不冷落,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個性發展。只有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才能“對癥下藥”,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溝通,使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容納,理解對方、接受對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即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不違背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教師能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真正動機,體諒其難處,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師生之間相互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這也是為什么有些教師的三言兩語就能讓那些頑皮不馴的學生心服口服的原因。有的班主任對學生錯誤行為教育不得法,使教育無法深入人心,使學生出現“陽奉陰違”的現象。班主任必須極力營造一個使學生感到置身其中令心情愜意的輕松環境,使其在學習之余得到及時的釋放,恢復精力。這樣,學生所感受到的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溫馨、快樂。當然,軟性管理可以采取多種途徑,其中溝通也不僅僅限于語言,還可以借助網絡、手機短信等。比如,我剛接班時就看見一個學生因舊習使然把一個紙團丟在了教室走道里,在被教育了之后還是不服氣,還存有明顯的頂撞情緒,明顯對這種行為不以為然,在檢查他的宿舍時,也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敵對態度。估摸著是面對剛接班班主任的躍躍欲試或蠢蠢欲動之心在搞怪,也估摸著不想做新班主任第一個“刀下鬼”的心理在作怪,看他那樣的生活態度又擔心小小年紀心理太勞累不利于成長。思量再三后我給這個學生發了一條短信,這條扭轉性的短信至今還在我的手機里儲存著:“×××,我希望你在班級里能開心快樂,也能慢慢體會團體凝聚力與約束力帶來的榮譽感——班主任×。”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將硬性管理與軟性管理有機結合起來,軟硬兼施,可有效強化管理實效。
無意教育或者說無意識教育主要表現在無意感知、無意識記、無意注意、體驗認識等,更主要表現在班主任的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班主任應該做學生生活的引路人,而不是發令者;嚴于律己、率先垂范是班主任應盡的職責;班主任的德行、談吐、穿著、舉止等,都會潛移默化地正面影響學生。每一個情境,班主任是一種有意識的創設,而對學生則是一種無意識的教育。有意與無意有機結合,無疑是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有效手段,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有效教育的機會。
在細節上,比如:班主任在看到地上有廢紙時彎腰撿起并扔到垃圾桶里;物品擺放不整齊時親自動手整理并擦拭干凈;學生們工作做得好的時候給予無言的微笑;學生認真看書時給他們一個突然地拍照的閃光;學生遲到時班主任看看表再看看學生,給他一個批評而欲言又止的神情,等等,加強學生對干凈、整潔、認真和守時的認識。教育學生班級有物品損壞時,立刻報班長去報修,要保持物品完好,教育學生保持環境完整、衛生、整潔、有序。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不容易發生過錯行為。再比如:班級不定期地會給學生調換座位,在每次調換之前班主任會把打好的座位表發下去,之后學生才允許按表坐位,但仍舊是兩排兩排規律性移動換座位,這是班級的潛規則,是班級里制度化的內容。班級制度化的內容學生輕易不得更改,也是班級潛規則。然而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有些學生學習生活交流的主要成員就是自己同座位或者周圍的學生,個別嚴重的跟其他同學的交流甚至為零。為此,為有利于班級和諧氛圍的形成,我在打印座位表時刻意把平時不怎么溝通的同學安排在一起,把經常粘在一起的同學比較遠些地分開,給他們提供無形交流的空間。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暗示其實總是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重要活動時,比如:校運會是最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組織性和凝聚力的一項群體協作的競技比賽。訓練時的叮嚀,比賽時的鼓勵,身心健康上的指導,方法和時間上的安排,對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形成一個富有凝聚力的班集體,培養樂觀豁達、勇敢頑強、奮發向上的良好品質,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機會。
根據無意識與意識的相互轉化和各自的作用特點,班級管理需要注重采用有意無意地暗示、潛移默化和熏陶等手段來開展工作,重視無意識影響的原則帶來的效能。
對學生除了傾注一片愛心外,還必須時時約束他們,嚴格要求他們,適當點撥他們,才會收到良好效果,只有獎懲分明,才能促進疏導順利進行,充分發揮班集體的激勵作用,為“和諧教育”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激勵功能如同磁場,對待班干部要細化分工,著重培養班干部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組織和管理水平、統籌協調能力等,同時要分析他們是否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了的肯定,做得好的表揚,有違紀的照樣批評,當然對他們的批評要講究方法方式,維護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懲罰”教育就是“另類愛心”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懲罰”教育是指在關愛前提下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矯治的強制措施。比如教育班長干工作之前意識上要把班級的每個同學視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我班現任班長在做到之前吃了不少的批評;還有一個班干部盡心盡力為班集體服務,一次在為班級買裝飾畫時,跑了很多的路,結果花了一百五十元錢才買回來一張畫,漂亮是漂亮,但尺寸明顯有誤。在此情況下,我不僅對他的審美給予了欣賞,而且協助他把畫布置起來,而對他工作上的失誤一帶而過。后來,因為班級教室宿舍裝飾的統一性、美觀性、豐富性,我親自去買回所有裝飾物品,真實的實物對照向他無形地說明了如何買好一件物品,甚至如何做好一件事情的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及效果預測的作用。對待所謂的后進生,要注意尊重、理解他們,千萬不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應肯定他們的長處,指明他們努力的方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自身的缺點。比如班級里的一個學生,學習不積極,成績不理想,懶惰,班級的晨跑總是晚到甚至不到。有一次又被我發現沒有跑步,我在教室里一看見他就命令道:“去,立刻到操場跑步去,兩圈。”等我到操場去看時,那么冷的天,就看見他孤零零地不停地跑,不肯停下來。我估計他要么早晨跑了沒有被班干部看見,要么就是覺得在同學們面前丟了面子了。于是,觀察了一陣后我把他叫停了,并和顏悅色地對他說:“怎么啦,跑傻了,這么大的風也不懂得停啊,小子,趕緊回教室吧,別著涼。”這時終于看到他緊繃的臉松快了許多,此時我順時又加了一句:“下次注意啊。”盡管他現在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始終堅持穩中求勝的方法,慢慢觀察他,適時教育他,樂觀分析他。如果說教育后進生是每位班主任棘手的工作,發現優秀生隱蔽的缺點,給予嚴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困難的事。比如,班級里的一位成績優秀學生,在看到班級籃球丟失時,一言不發,不聞不問,與班級同學形同陌路,最終在教育后被取消了評選獎學金資格。
班級要有約束學生行為習慣的特有規矩,使得學生進入了這個慢慢打造出來的和諧氛圍后有自覺維護的意識,有對美的自然審視和追求,有積極學習的態度。
首先要充分重視班級的各種“第一”,使好的開局能夠為教育的順利實施鋪平道路,各種“第一”所產生的輻射效應是無窮的。如果每一個“第一”班主任都能認真設計,嚴格要求,那么每一個“第一”都能獲得成績。教育有效性的關鍵就在于及時,不及時的教育就像隔夜的炒飯,一旦錯過了學生認識的興奮點,就很難再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不能切入要害地說教,就如隔著衣服撓癢——沒感覺,說多了反而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為今后的教育設置路障。比如每學期第一次班會課上會講明:言行上以尊重教師為主導;每學期寫自己的學習計劃,制訂可行性目標并選擇適當方法及合理安排時間;班干部每學期初寫好自己的工作計劃,要求統籌規劃,有全局意識,有明確對應內容和措施;要求班長在班干部的配合下寫班級學期工作計劃,與學校日歷相配合,合理有意義地安排;要求每學期每個學生選兩本有意義的書作為讀書筆記或者讀書心得的材料;班級每天早晨聽英語、默寫英語單詞或句子;每天早晨住校生跑步,每天下午走讀生跑步,截止日期為六月一日;要求在學校統一安排并開始選修課授課之前,班級第七節課為班主任添加的主題課,視班級具體情況而定,等等。比如,本學期開學后的幾周,班級里增加禮儀課程學習,每次學習后第二天學生都要交學習體會,讓學生再次接受禮貌、溝通、著裝方面等禮儀方面的補充,并進行反思,反思自己日常言行舉止并進行修正。
其次,教育學生學會與同學分享成功,共享快樂。學生的成功是多層面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有的學生獲得獎學金、三好學生,有的學生獲得校級體育運動名次,有的學生獲得任課教師表揚,甚至有的學生只是有了小小的進步,有的學生只是進入了一個表演小分隊,這都是學生的成功,要用語言、微笑等形式向他們表示欣賞,并向全班學生傳達這種喜悅,讓全班師生享受成功,分享快樂,融入班級整體中來,有積極的生活態度。
再次,對于班級中一些固定性行為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比如:班級中為了方便學生的學習與放松,配備了音響設備和飲水機,設備的維護和衛生的管理形成了班干部承包管理制度;放學后自覺關燈鎖門的節能和教室物品保護意識;班級里為了儲放物品及方便教師上課有三張大的講臺,各講臺的物品擺放和衛生維護問題由講桌就近固定人員維護和管理;班級六點十分跑步,七點之前做好三地衛生;三地衛生三個專門班干部檢查;班級教室內不得吃零食、校園內不得吃游食、教室內桌椅擺放整齊就位(都有定位標記的)、每人每日必帶學生制度,等等。
最后,教育學生完善自我,有全局意識,心胸寬廣,有正義感,并在團結友愛中得到陶冶。比如:教育學生尊重教師及教輔人員;教育學生們不要懼怕分配較多較重的勞動任務(為準備校運會的校園操場拔草活動、校運會期間的搬運器械、班級包干區的大掃除等,都是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地完成的);教育學生正確面對事實:自己辛辛苦苦打掃得干凈整齊的教室被惡意降低分數時要坦然面對,有擁有健康的心靈面對真實,既要學會獨善其身,又要適時修正錯誤,共同進步。
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要有信度,讓學生心服,學會用幽默的語言來教育學生,啟迪學生,盡力能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心悅誠服,盡量在不受任何傷害的情況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認清自己的既定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要以誠摯和溫馨的愛,來感動學生、感染學生、感化學生。溫暖來自陶冶,在和諧的氛圍下,實施硬性管理與軟性管理有機結合、有意教育與無意教育有機結合、激勵教育與懲罰教育有機結合,展開班級管理特性化與制度化管理,形成與學生心靈的觸碰,產生預期的樂觀的影響和效果。
相信班主任們在善于運用這一規律后,會使思想工作收到顯著的效果,使學生在師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讓我們一起開啟心智門,奏響和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