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昌滔 張海濤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有效性策略
丁昌滔 張海濤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在黨中央和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學生黨員的中堅力量得到了充分發揮。但是目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開展得還不是很理想。本文主要從更新教育觀念、優化隊伍建設、發揮主體意識、豐富教育模式、強化監督管理等五個方面探討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問題,以增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 后續教育和管理 有效性策略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國的高職教育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在黨中央和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下,高職院校大力加強學生黨建工作,學生黨組織和學生黨員數量不斷增加,學生黨員的中堅力量得到充分發揮。但是目前由于一些高職院校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還存在誤區、黨務工作隊伍數量配備不足等原因,高職院校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開展得還不是很理想。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價值觀念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追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有的價值觀體系受到多元文化的強烈沖擊,而新的價值觀體系由于新體制尚未完善,未能對人的思想行為產生積極的導向和規范作用。在這種大背景下,深刻認識加強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于促進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觀念是關于事物的基本觀點和理念的統稱,對行為具有先導性的作用。因此,更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觀念不僅是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目標和內容,而且是搞好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前提。傳統的高職院校黨員教育和管理缺少對學生黨員的持續和長效教育機制,存在重視入黨前的教育,忽視入黨后的再教育觀念誤區,既不利于學生黨員先進性作用的發揮,又不利于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提高,只有從觀念的誤區中走出來,才能更好地使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取得實效,這也是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取得實效的基本保障。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黨務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學生黨員的特殊地位和學生的特點,不僅要在實踐中高度重視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而且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使人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多元化,這直接影響青年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對青年學生黨員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大。另外,學生黨員正處于社會化敏感階段青年時期,正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的波動性較大和可塑性較強。價值選擇與取向極易因受到多元化的社會意識和文化的影響而產生波動、變化,甚至產生價值迷失。在這種情況下加強青年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意義重大。因此,只有更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理念,重視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才能從源頭上將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在實處,才能真正培養出信念堅定、黨性修養較高、具有高技能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要提高學生黨員教育后續教育和管理的實效性,培養出信念堅定、黨性修養較高、具有高技能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就必須打造出“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數量配備足、結構合理穩定的高素質的黨務工作隊伍。這是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高職院校多數是由高等技校、職業中專等校合并或者升格而成,黨務工作者素質參差不齊,一些黨務工作者教育觀念陳舊,沒有走出中等職業、高等技校的模式。隨著高職院校不斷擴招,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量越來越大,而專職黨務工作者人數卻相對較少,部分高職院校的黨務工作者由身兼數職的輔導員擔任,隊伍不穩定、流動性較大,整體素質不高、職業能力不過硬、方法簡單陳舊、缺少創新性。因此,目前高職院校黨務工作者整體結構、數量配備上還沒有跟上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要求。
要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高職院校黨務工作隊伍的建設,配備數量足額的黨務工作者,解決抓數量,質量難保證;抓質量,數量難上去的問題。其次,要做好高職院校黨務工作者的選拔和任用工作,把一些“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黨務工作知識,具有敬業奉獻精神的人員吸納到黨務工作隊伍中來。最后,注重高職院校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和提高,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深造和提高的機會,努力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數量配備足、結構合理穩定的高素質的黨務工作隊伍。
青年學生入黨后,如果黨務工作者不重視對他們繼續進行嚴格而深入的再教育工作,就會出現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思想上停滯不前,在實際行動中積極主動性下降、進取心減退等現象。而且,在以往的對學生黨員教育過程中,忽視學生黨員主體地位和主體性作用的發揮,使得對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樹立以“學生黨員為本”的意識,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清楚理解黨組織的意圖和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自覺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發揮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功能。
在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過程中,要認識學生黨員不僅是后續教育的主體,而且是后續教育的參與者。在后續的教育管理中,只有把學生黨員作為后續教育的主體,才能使他們成為自己的主人,讓他們對教育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才有助于調動學生黨員主體積極性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要加強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培養學生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為目標,永葆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示范性,就必須樹立以“學生黨員為本”的意識,增強學生黨員的自律和自我提升意識,引導他們在教育過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勵,使其樹立自強、自立、自律的主體觀念,切實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加強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過程中,應該繼承傳統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同時還對傳統的模式進行創新,建立起適合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多元化模式。傳統的“三會一課”、聯系人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理論學習制度、思想匯報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等內容,在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比如:繼續要求入黨后也要積極向黨組織遞交思想匯報,到培養人處匯報思想,這樣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學生黨員身上的問題,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黨員學會分析問題,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主動給予解決,并進一步促進學生入黨后的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的提高。
在繼承傳統教育和管理模式的同時,學校也要對傳統的模式進行創新。在開展學生后續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創新黨員后續教育的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開展“黨建進公寓”、“黨員奉獻日”、“黨群橋互動”、“開展黨史知識競賽”、“紅色電影展播”、組織座談會、開辦講座、學習先鋒模范黨員、組織外出參觀革命圣地等,讓廣大學生黨員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在進步中不斷提高。并且加強黨員的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比如基層黨組織可以與社區、企業等協手共建黨員社會實踐教育基地,使得廣大黨員在社會實踐中,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也不能忽視網絡這個教育平臺,可以建立網上黨校、黨員論壇等豐富黨員教育形式,最終建立起適合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多元化模式。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必須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黨員后續教育有一個良好的機制保障。首先,不斷豐富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在原有民主生活會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理論學習制度、預備黨員培養制度、思想匯報制度等制度的基礎上完善黨員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制度,建立學生黨員動態考核制度,達到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科學化、長效化、制度化。其次,完善各級學生黨員黨支部和黨小組的構建,黨組織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黨員進行各方面考核,發揮學生黨員的主體性,使得學生黨員相互學習、相互監督,共同進步和提高。同時,加強廣大學生參與黨員管理的監督力度,把學生黨員的形象工程和監督管理機制融合起來形成合力,提高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要使得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取得成效,不僅要從思想上重視起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工作,優化黨務工作隊伍,不斷提高廣大黨務工作的業務能力,而且要全方位、多層次豐富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模式,發揮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主體意識,完善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監督管理體制。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建立起一套適合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后續教育和管理的科學、可行的教育和管理長效機制。
[1]陳宗義.高校黨務工作隊伍建設的挑戰與應對[J].中國成人教育,2008,(17).
[2]武國劍.試論高校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J].黨史文苑,2007,(16).
[3]葛志亮.加強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0).
[4]蘭澤靜.淺談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問題[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4).
[5]曹萬俊.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6,(S3).
[6]楊陵鄖.院系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