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威
(紹興市第一中學分校 浙江 紹興 312075)
近幾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多媒體資源已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影視這種陌生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正不斷受到各學科的重視,將這一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必然會對課堂教學的效率產生深遠的影響.影視的教學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強制性的教學是否是一種理想的教學方式?《放牛班的春天》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僅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還有其他一些影片如《春風化雨》、《蒙娜麗莎的微笑》、《死亡詩社》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我們固有的教學理念.
電影場景內容豐富、氣勢宏偉,與其他的多媒體素材相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影視片斷引入課堂教學中,不但能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寓物理知識的教學于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中.與其他教學資源相比,影視有下列優點.
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都能被搬上銀幕,這就大大擴充了我們選擇素材的范圍.比如可以利用歷史上的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播放從發現到撞上冰山的片段,來加深學生對慣性的認識.片段可作為課堂小結引入;根據影片的情節讓學生思考這么幾個問題:當船長發現冰山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為什么郵船最后還是撞了上去?為了改變船的運動狀態,片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轉舵即改變速度方向,倒車即改變速度大小)
課堂實驗和實驗室實驗都是在小空間里完成的.最大、最好的實驗室就是我們周圍的自然界,電影在這方面為我們創造了便捷.影片《地心末日》給了我們一個正在逐漸失去地磁場保護的地球表面出現的各種災難性場景:鴿子迷失方向紛紛撞向行人和建筑物,太陽全部輻射無遮掩地照射到地面上致使河水汽化、大橋的鐵索熔化斷裂……影片涉及到了地磁場形成的原因、地磁場對生物和人類的保護作用(磁場對太陽風和其他宇宙帶電粒子的偏轉),整部片子儼然就是一個地磁場與帶電粒子偏轉的專題,所以選擇適當的片段在“地磁場”專題前引入,是一個不錯的開場白.《2012》、《后天》、《天地大碰撞》、《阿凡達》等都有很多可挖掘的物理素材.
我們平時使用Flash和PowerPoint、3DS MAX等多媒體工具制作出來的物理動畫過程“造假”太明顯;電影對現象描繪的逼真程度是這些多媒體輔助工具無法比擬的.影片《透明人》把一個當今科學無法實現的現象展現得十分逼真.在講解完光路可逆原理后可引入普通人與透明人的打斗片斷;然后提問:如真有透明人存在,影片中的這種情況會發生嗎?(回答是否定的,根據光路可逆原理,普通人反射的光能被透明人的眼睛接收;同樣,透明人眼睛反射出的光必然也能被普通人接收到.也就是說普通人至少能看到透明人的眼睛,除非透明人的眼睛是一個黑體,要么他們互相都看不到對方)
從以上幾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些課堂上和實驗室無法實現的理想實驗,有時可以借助電影中的一片段來實現.在欣賞電影情節的同時享受物理學的美(這些花費了電影制作人大量財力與物力的產品現在可以不費一分一毫氣力便可挪為己用).《火星任務》有一個飛船飛往火星過程中飛行員的生活片段,當飛行員在旋轉的環臂上行走時感覺如同踏在地面上一樣,而在飛船中心工作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這種情景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甚至在實驗室里看到.若將此影視片斷引入到相關教學中,效果形象逼真.當然,作為理想實驗的代替品,電影情節本身不能違反物理規律.從這個角度出發去賞析電影,會發現并非所有的情節都是合理的,很多影片中諸如“無影腿”、“如來神掌”一類現象都是無法用物理知識來解釋的.所以有時我們也可以引入這類違反自然規律的電影片段,讓學生去評價,通過找錯、批判,從反面加深對物理原理的理解.《星球大戰》無疑是電影史上的科幻巨著,片中的特技效果達到了當時前所未有的高度,太空中激光武器對戰的場景更是引人入勝.然而身處太空,以第三者的視角能看到激光嗎?結合相應的片段提出這個問題必能引出他們極大的求知欲.
此外,一些科教片和課堂實錄也是一些不可多得的教學素材.就以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為例,很多復雜的、高難度的、甚至涉及到某些物理前沿的實驗均被Lewin教授在講臺上清晰地展現出來;在課堂教學里應用這些片斷有可能會比現有的演示實驗更有效.其他如《discovery》、《探索與發現》則體現了物理與技術的關系,可以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只要我們平時能夠做個有心人,多加留意,必定能夠挖掘出更多、更好的電影題材,適時、適地、適量地引入,都會對物理課堂的教學產生良好的效果.
當然在課堂中引入電影片段也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首先有些教師擔心在課堂上放映電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考方向偏離正常的教學軌道.這就要求教師能控制好課堂的氣氛、節奏,能及時把握教學的方向和目標.其次,影片的引入必定會占一定的教學時間,可能影響到教學進度,因此教師必須能自己剪輯和編輯影片,盡量使片段做到精練,并能在課堂中找到片段合理的埋設點.只有努力消除不利的一面,才能使事物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其有利的一面.
影視素材在輔助物理教學的同時,還能引發學生思考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促進科學技術和社會沿著健康的道路可持續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體現新課程強調的STSE理念.相信在新課程背景下,影視資源在教學領域會不斷得到開發和應用,體現的教學價值也會日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