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騏驥
(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功能檢查科,貴州貴陽550002)
甲狀腺癌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l%,多見于女性。高頻彩超可以精確地顯示甲狀腺癌的位置、形態、大小及頸部淋巴結及血流情況,為甲狀腺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1]。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2008年4月~2010年12月應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癌的聲像圖特征報道如下。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8年4月~2010年12月應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癌30例,其中女22例,男8例,年齡25~72歲。因甲狀腺腫塊或頸部不適或聲音嘶啞或體檢就診時發現,術前均作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術后均經病理證實。合并淋巴結轉移者4例。超聲發現病變腫塊單發23例,多發7例。腫塊最大64mm×46mm,最小5mm×6mm,平均25mm×23mm。術后經病理證實,乳頭狀癌17例,濾泡狀腺癌8例,髓樣癌3例,未分化2例。
采用SIEMENS ACUSON Sequoia 512及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頸部進行探查,探頭頻率7~10MHz。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頸部,觀察腫瘤的部位、大小、邊界、有無包膜,內部回聲、后方有無衰減,觀察血流及頸部淋巴結的腫大情況,測量血流阻力指數(RI),血流信號分為3型:Ⅰ型,結節內部無或少許血流信號;Ⅱ型,結節內部可見較豐富的血流信號,周邊無或少許血流信號;Ⅲ型,結節內部或周邊可見豐富的血流信號。
甲狀腺癌以乳頭狀癌最多見,其彩色多普通超聲的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為形態不規則,邊界清晰的低回聲,見圖1。內部多有鈣化,以砂礫樣鈣化為多見,部分病例后方回聲有衰減,含纖維組織越多的病灶,衰減越明顯,病灶縱橫比接近1︰1,血流信號沒有特點。濾泡狀癌為低回聲,多有完整包膜,邊緣欠規整,血流多豐富。未分化癌與髓樣癌體積較大,回聲不均,無包膜,未分化癌常有壞死液化及鈣化,髓樣癌可有鈣化。30例甲狀腺癌腫塊內顯示收縮期血流速度11~49cm/s,平均29.6cm/s。阻力指數0.43~0.94,平均0.72。見圖2。30例甲狀腺癌的超聲聲像圖特征表現見表1。

表1 30例甲狀腺癌患者的超聲聲像圖特征表現

圖1 甲狀腺癌內部回聲以低回聲多見

圖2 甲狀腺癌CDFI示血流速度增快
甲狀腺腫瘤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各種年齡均可發病,女性發病率較高。近年來隨著超聲儀器的發展,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不但可探測甲狀腺腫塊的形態、大小和數目,更重要的是可確定其為囊性還是實質,對指導手術治療有一定價值。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顯示血管受壓或被癌腫包圍情況,還可進一步測定血流的通暢度[2]。
甲狀腺癌的聲像圖表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數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晰,這與腫瘤一般無包膜、并向周邊浸潤性生長有關。內部回聲以低回聲多見,見圖1。本組資料顯示,30例甲狀腺癌聲像圖多呈低回聲,考慮是由于甲狀腺癌細胞大而重疊,間質成分少,超聲圖像中不會形成強烈反射界面。甲狀腺癌病理類型不同,聲像圖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本組患者的聲像圖顯示的鈣化是診斷甲狀腺癌特異性較高的超聲指標,而砂礫樣鈣化是乳頭狀腺癌的特征性表現,幾乎不存在于其他甲狀腺疾病中[3]。
另外,良惡性腫瘤血供不同是彩超鑒別腫塊性質的基礎。甲狀腺癌的生長依賴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與生長,其病灶內含有豐富的血管,且血流速度增快。見圖2。而良性腫瘤的血供主要來源于業已存在的宿主的血液供應,彩色多普勒利用這一特點來進行腫瘤的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本組資料中顯示,30例甲狀腺癌收縮期血流速度11~49cm/s,平均29.6cm/s。阻力指數0.43~0.94,平均0.72。
綜上所述,甲狀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特征為:(1)形態不規則,無包膜,有蟹足樣邊界;(2)內部低回聲、不均質、特別是砂粒樣鈣化灶;(3)病灶后方伴聲衰減;(4)彩色多普勒血流顯示血流信號豐富,呈高阻力型,加之頸部淋巴結轉移呈等回聲或稍強回聲。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廣泛應用為甲狀腺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 李治安. 臨床超聲影像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96-1697.
[2] 向素芳,岳林先,付慶國,等. 甲狀腺癌的超聲圖像分析[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6,8(8):466-468.
[3] 魏碧清. 31例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12):54-55.
[4] 鐘華,陳小玲. 38例甲狀腺癌的高頻彩色超聲診斷分析[J]. 醫學信息,2010,23(4):41-42.
[5] 劉江.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癌的價值[J]. 實用醫技雜志,2008,15(7):847-848.
[6] 戰杰銘.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癌的價值分析[J]. 中外醫療,2010,1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