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高 聰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廣東廣州 510260)
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或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大部分影響老年人,主要發病因素為顱內外動脈硬化或者心源性腦梗死,僅僅10%的腦缺血患者發生在45歲以下的年輕人[1]。青年腦梗死是青年人致殘、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關注青年腦梗死患者的發病機制和預后對早期診斷及治療有重要意義。華法令對于預防腦梗死有較好的療效,服用華法令后通常應用INR來檢測對凝血功能的影響。Hakan Ay等[2-3]發現INR與梗死面積和出院時預后呈負相關。因此,筆者在本研究探討入院時INR是否是為服用華法令的青年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
所有研究對象都是18~45歲的第一次腦梗死患者,且在2001~2010年入住筆者所在醫院。所有患者都在發病48h后入院,腦影像學檢查(CT或者MRI)在入院后24~48h后進行。腦梗死患者根據TOAST系統進行區分。出院時mRS評分為兩個級別:獨立(0~2分)或者依賴/死亡(3~6分)。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人口數據(性別和年齡)以及傳統血管病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房顫、高脂血癥、吸煙、飲酒)都在患者入院時進行常規的血和生化檢查,心電圖,基礎頭顱CT/MRI檢查。血管危險因素實驗室檢查,頸動脈和椎基底動脈彩超檢查,完整的心臟彩超在所有患者中進行。所有患者都同意參與筆者這個研究,并且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
統計分析應用SPSS11.0軟件包進行統計。x2檢驗用于分類變量資料統計,Mann-Whitney U檢驗用于連續變量資料檢驗,所有統計結果均用(±s)來表示。腦梗死預后和凝血功能檢測指標以及其他臨床指標之間的關系首先采用單因素回歸分析,接著通過二元logistic回歸進行分析對混雜因素進行校正。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中包含如下因變量:糖尿病、INR高膽固醇血癥、膽固醇水平、血清白細胞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血尿酸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血清膽紅素水平(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
426個患者在出院時有較好的臨床預后(mRS 0~2分),159個患者有較差的臨床預后(mRS 3~6分)。有嚴重腦梗死的患者多數都患有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癥、代謝綜合征,而且這些患者很多有腦血管畸形和房顫,但很少有卒中疾病家族史。筆者觀察到嚴重的腦梗死患者白細胞計數、血糖水平、血膽固醇、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明顯升高,然而血尿酸、血前白蛋白含量卻比較低。見表1。

表1 基本臨床特征
預后較差青年腦梗死患者入院時INR(P <0.05)和纖維蛋白原水平(P <0.01)比預后較好的患者明顯升高。見表2。

表2 不同組別間凝血指標對比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血清尿素氮,血糖和INR與出院時較差的臨床預后有明顯關系,而且筆者發現,高甘油三脂血癥與較好的臨床預后有一定關系。見表3。

表3 卒中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眾所周知,INR是一個重要的華法令抗凝效果的監測指標,研究證明青年腦梗死患者入院時INR水平和較差的臨床預后之間的關系。先前的研究已經證實,那些能夠促進纖維蛋白原產生的因素可以導致腦梗死的發生[4]。研究顯示預后較差的青年腦梗死患者有著較高的INR和纖維蛋白原水平。
但是,進一步校正已知的危險因素(例如吸煙、糖尿病,INR水平等),筆者并沒有發現纖維蛋白原是腦血管的獨立危險因素,可能是因為纖維蛋白原與腦梗死的急性期反應有關,同時纖維蛋白原也與急性腦梗死后其他致死因素密切相關,例如感染[5-8]。但是仍然沒有得出降低升高的纖維蛋白原含量對腦梗死預后有影響的結論。
[1] Tegos TJ, Kalodiki E, Daskalopoulou SS, et al. Stroke:epidemiology,clinical picture,and risk factors:Part Ⅰ of Ⅲ[J]. Angiology, 2000, 51(10):793-808.
[2] Catena C,Novello M,Lapenna R,et al. New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tension: focus on the prothrombotic state and lipoprotein(a)[J].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5,23(9):1617-1631.
[3] Hakan AY,Ethem MA,Levent G,et al. Admission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and acute infarct volume in ischemic stroke[J]. Ann Neurol,2008,64(5):499-506.
[4] Napoli M,Papa F. Shou ld neu rologists m easu re fib rinogen concentrations?[J]. J Neurol Sci,2006,246(7):5-9.
[5] Ryu JK,McLarnon JG. VEGF receptor antagonist Cyclo-VEGI reduces inflammatory reactivity and vascular leakiness and is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acute excitotoxic striatal insult[J]. J Neuroinflammation,2008,5:18.
[6] Adhami F,Liao G,Morozov YM,et al. Cerebral ischemia-hypoxia induces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autophagy[J]. Am J Pathol,2006,169:566-583.
[7] Ryu JK,Mclarnon JG. A leaky blood-brain barrier,fibrinogen infiltration and microglial reactivity in inflamed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J]. J Cell Mol Med, 2009,13(9):2911-2925.
[8] Hylek EM,Go AS,Chang Y,et al. Effect of intensity of oral anticoagulation on stroke severity and mortality in atrial fibrillation[J]. N Engl J Med,2003,349(11):1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