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珍
(江蘇省泗陽縣人民醫院,江蘇泗陽223700)
近年來,隨著藥物的應用種類和應用人群不斷增多,藥物性肝損傷(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1]。由于臨床表現的多樣性,實驗室檢查缺乏特異性,容易發生漏診或誤診。筆者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對筆者所在醫院近3年來藥物性肝損傷病例進行分析,探討其臨床特點和發病規律。
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治療的藥物性肝損傷患者共74 例,其中男49例,女25例。年齡27~81歲。采用Maria 提出的“臨床診斷量表(CDS)”[2]進行評分,本組患者評分≥10 分。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 在病案室檢索出74個藥物性肝損傷病歷, 記錄患者年齡、性別、用藥史、臨床癥狀、肝功能、各種肝炎病毒血清學標志物及治療情況。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 軟件。
引起肝功能異常的藥物主要是腫瘤化療藥、解熱鎮痛藥及抗結核藥。見表1。

表1 引起藥物性肝損傷藥物種類
74例患者中有13例(17.6%)僅為實驗室檢測異常。有臨床癥狀的61例患者主要癥狀分別為乏力(74.3%)、納差(66.2%)、尿黃(58.1%)、肝區不適(36.5%);其他癥狀有發熱(18.9%)、惡心嘔吐(13.5%)、關節痛(8.1%)、腹瀉(6.8%)、皮膚瘙癢(5.4%)等。
除11例結核病患者外,均停用可疑藥物,給予臥床休息及保肝治療,如古拉定、思美泰等。對于結核病患者,則改用利福噴丁替代利福平,同時停用異煙肼和吡嗪酰胺。重癥肝炎則予血漿等支持治療。74例患者在停藥14~68d內肝功能全部恢復正常,同時在停藥30d內均有ALT 降低>50%,無患者死亡。
肝臟是人體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反應臟器,藥物經肝臟代謝產生親電子產物,并通過共價結合損傷肝細胞膜、肝線粒體和微粒體膜,最終導致DILI[3]。藥物性肝損傷是指應用治療劑量的藥物時,由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直接或間接的肝臟損害,它是醫源性疾病主要的組成部分,屬藥品不良反應范疇[4]。已報道的能引起肝損害的藥物超過1000種,但因地域差異,各類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的比例不同,有以抗結核藥為多的報道[5-6],也有以中草藥為多的報道[7-8]。
本研究結果顯示,居于前兩位的分別是腫瘤化療藥和解熱鎮痛藥物,原因可能是腫瘤患者日益增多,用藥人群不斷擴大及解熱鎮痛藥無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副作用,臨床廣泛應用有關。隨著結核病發病率的上升,抗結核藥廣泛應用且多為聯合用藥,以及全程督導化療相對不足,導致肝損傷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在11.8%~47.6%[9]。本研究中有14.8%的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的病因是抗結核藥,與前人研究結果相符。
DILI的臨床表現和嚴重程度差異較大。在本研究中,17.6%的患者僅為實驗室檢測異常。有臨床癥狀的61例患者主要癥狀分別為消化道癥狀和乏力,而Maria 診斷標準中的肝外癥狀(發熱、關節痛、皮膚瘙癢)則出現較少,與李平等報道相似[8]。這提醒臨床醫師應該重視該類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并在治療周期監測肝功能,以避免或減輕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
從結果和轉歸來看,早期發現DILI,及時調整藥物進行保肝治療,多數患者可在短期內使肝功能恢復正常。本研究中肝損傷患者的ALT均在1個月內下降超過50%,并最終使肝功能恢復正常。但其影響了原發性疾病的序貫治療,同時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和經濟負擔[10]。
總之,在臨床工作中應提高對DILI的認識和警惕性,掌握藥物的性能、代謝機制和毒副作用,注意監測肝功能,依據用藥史和肝功能損害的實驗室檢查,早期診斷和治療。
[1] 葉維法.臨床肝膽病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723-724.
[2] Pmaria VA,Victorino RM.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linical scale for the diagnosis of drug induced hepatitis[J].Hepatology,1997,26:664-669.
[3] Wang RS,Nakajima T,Honma T.Different change patterns of the isozymes of cytochrome P450 and glutathione S tranferases in chemically induced liver damage in rat[J].Ind Health,1999,37(4):440-448.
[4] 于星,唐榮福,王衛星,等.藥物不良反應防護[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16.
[5] 李德昌,朱現麗. 87例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特點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09,9(1):62-63.
[6]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肝膽疾病協作組. 全國多中心急性藥物性肝損傷住院病例調研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7):439-442.
[7] 李治,蘇華,冷靜.國內外藥物性肝損害狀況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07,9(6):476-442.
[8] 李平,謝同柄.132例藥物性肝損傷臨床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0,13(1):48-50.
[9] 王一平,沈建偉,蔣彩鳳,等.藥物型肝炎119例臨床分析[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7,28(6):686-688.
[10] Kaplowitz N.Drug induced liver disorders:implications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J].Drug Saf,2001,24(7):48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