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孟溪
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具體策略
馬孟溪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內審制度的建立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對于維護我國的經濟秩序,促進單位加強管理和加強廉政建設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目前實際情況是,我國的內部審計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務上都滯后于經濟發展和企業加強管理的需要。我們應當對于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重新認識、重新定位,以使內部審計能夠在企業管理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積極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具有其自身所特有的意義和重要性。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通過審計,進一步嚴肅了財經紀律。增強了守法意識,規范了內部控制、促進了行業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防范了管理風險,提高了經濟效益,促進了廉政建設。
內部審計以風險敏感性分析為起點開展工作。在決定所要審計的內容之前,內部審計師不僅要評估和備選內容相關的風險的類型,還要評估當前有多少風險。在部門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正逐步擔負起風險管理的職
能。
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在企業內部收集有關的經營管理制度、規章和辦法,以及向有關部門和人員調查了解,運用調查表法或記述法等審計方法,對內部控制流程的正確程度和完善程度以及若干控制點進行測試。內部審計機構可以相對獨立地對本部門,單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并通過這種自我約束性的檢查,促進本部門,本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我國的內部審計雖然比以前有較大的發展,而且形成了獨立的體系,但還不能滿足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按照規定:內部審計機構應在單位“一把手”的直接領導下,獨立行使審計監督職能,不受其他部門和個人的干涉,機構必須是獨立的,人員應該是專職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的領導對內部審計不夠重視,認為可有可無,往往是迫于政策才成立內審部門,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往往不夠重視,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難以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被淡化了。
長期以來,國家比較重視和強調外部審計,對內部審計沒有硬性的規定,內審工作無章可循,無規可依,有的企業完全照搬國家審計準則,與自身行業特點銜接不夠。有的企業自行制定一些規章辦法,但過于簡單。具體表現為:審計無計劃、沒有審計方案、審計報告過于簡單、沒有審計評價和建議、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不規范、審計資料不歸檔等等。雖然近幾年這種局面有所改觀,但與法制化的內審制度還相距甚遠。
主要表現為:審計成果引起領導重視的少,成為領導決策依據的少,審計建設轉化為本單位的政策,規章的少,轉化為單位經濟效益的更少。
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制定好的策略,采取好的措施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具體來說,需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內部審計以其特有的系統、專業的技術方法按照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要求對經濟活動進行評價和監督,改善和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目標——完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使內部審計工作有效、科學地發揮職能。
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它的權限、人員資格以及可利用的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內部審計機構必須獨立于被審計部門才能發揮其職能,審計的定義也特別強調了“獨立”兩個字。一些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隸屬于財務部門或與被審計部門的行政隸屬關系平行,執行性就較差。內部審計機構要獨立于他們所審核的部門之外,能在最高管理層的直接領導下,獨立、客觀地開展工作,這是內部審計的必要條件,是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的重要依據。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由企業的主要行政領導人直接領導,其地位應超過企業的其他職能部門。
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可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1)加強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學習專業知識和審計技能,學習國家財經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定,提高綜合素質,保持獨立公正的態度。
(2)警示教育。通過座談會、觀看錄相、參觀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選擇威懾力強、社會影響大、危害深、有普遍性、群眾性的重大案例作為警示教育內容,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教育,防微杜漸。
(3)建立完善審計回避制度和主審負責制。嚴格按照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職業道德規范開展工作,妥善處理好內部審計人員與親友的關系,強化主事的責任意識,避免無為責任的發生。同時,內部審計人員也要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有關業務、法律和規章制度,不斷更新知識,并在實踐中積累工作經驗,探索審計技巧,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內部審計是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建設法制社會、保持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動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審計工作特別是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必將不斷增強。
(1)強化內部審計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給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長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內部審計要在促進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等方面的協調統一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要從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內在需要去認識內部審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下,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體現公司治理結構中股東、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相互制衡,體現所有權、決策權、經營權之間的相互制衡,促進企業內部形成上下溝通、左右協調的合力。可以確保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和完整,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各個利益相關主體的權益不受侵犯。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企業自我糾錯機制的關鍵環節,加強和完善內部審計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現代企業制度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從局部到整體,內部審計目標的改變,意味著內部審計的職能已經從局部擴展到企業整體,它不再僅僅限于協助組織成員,而是提高到幫助組織實現整體目標,使內部審計成為組織成功關鍵因素和更有機會創造價值的核心程序之一。為此,要實現內部審計范圍的拓展,從財務審計到內部效益審計、風險管理審計和治理程序審計。內部審計進入戰略審計的層面,可以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建議,增加信息源的寬度和質量,以支持公司戰略決策的有效性。
做好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完善,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內部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制定正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有利于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