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迅
(六盤水供電局,貴州 六盤水 553001)
某500kV變電站運行的HGIS斷路器,投運1個月時間后出現了斷路器偷跳事件,給系統安全運行帶來影響。
2010-08-27T10:30,某500kV變電站第3串聯絡5032斷路器跳閘,后臺發“500kV 5032斷路器A,B,C相事故跳閘”信號,無任何保護裝置動作信息。由于當時運行方式為第1串、第3串合環運行,故5032斷路器跳閘后未對用戶造成停電影響。
首先,對斷路器本體、保護裝置進行了檢查和試驗,未查找到5032斷路器動作的原因。然后,對二次回路逐一進行絕緣測試、排查,發現5032斷路器A相本體第1組三相不一致跳閘的斷路器輔助常閉接點(31-32)絕緣測試不穩定,最低時僅為0.6 MΩ。
初步判斷5032斷路器動作原因為,A相機構輔助常閉接點(31-32)絕緣降低導致斷路器第1組三相不一致跳閘。
開箱檢查發現,5032斷路器A相機構輔助開關(31-32)接點引腳根部有放電痕跡。如圖1所示。

圖1 A相機構斷路器的輔助開關放電痕跡
(1) 導致輔助開關SOA(31-32)引腳短路的原因是,斷路器廠家配套的輔助開關接點編號的標簽紙較寬,標簽紙的一側直接與左邊的引腳接觸,標簽紙受潮后導致接線引腳短路。
如圖2所示,端子ZK-27和HYJ-15分別為機構控制回路的正負電源,5032斷路器在合位時其A相輔助接點SOA(33-34)為閉合狀態,SOA(31-32)為打開狀態,端子X8-29帶正電,X8-31帶負電。因SOA(31-32)接點引腳之間短路,致使本體三相不一致回路導通,經延時2.5 s后跳閘出口,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圖2 斷路器內部接線回路
(2) 為防止接點擾動誤發信號,斷路器本體信號的測控裝置默認信號保持時間為60 ms以上,而三相不一致信號繼電器的動作時間小于60 ms,因此監控系統沒有收到三相不一致動作信號。這是跳閘未發出信號的原因。
(1) 斷路器廠家生產的輔助開關制造工藝較差,輔助開關接點編號的標簽紙較寬,粘貼工藝差,致使標簽紙的一側直接與左邊的引腳接觸。在標簽紙受潮后,造成絕緣性能下降,造成接線引腳放電短路。
(2) 機構輔助開關接點引腳排列方式不合理。常規輔助接點均為對角或左右排列,間距較大,不會發生絕緣擊穿,但5032機構輔助接點的排列方式為豎排且間距較近。
(1) 對5032斷路器A,B,C相機構輔助開關上粘貼的引腳編號標簽紙進行更換。
(2) 對500kV所有斷路器機構輔助開關上粘貼的引腳編號標簽紙進行檢查,對不滿足安全要求的進行更換。
(3) 建議廠家對斷路器機構內部的輔助開關結構進行改進,加大引線之間的絕緣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