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蓉 王香菊 劉靜文
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婦幼保健院,廣東 潮州 521000
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圍產期保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臀位仍然是最常見的異常胎位,占妊娠足月分娩總數的3%~4%,圍生兒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1]。有些醫院為了保障母嬰健康,采取放寬或常規剖宮產的方法終止妊娠,然而,隨著剖宮產率的增高,圍產兒的死亡率并沒相應降低,相反,母兒并發癥增多。所以,正確選擇其分娩方式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關鍵。本研究就筆者所在醫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臀位分析492例作回顧性分析如下。
筆者所在醫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共分娩10932例,其中臀位492例,占4.5%;陰道分娩310例,占63%;剖宮產182例,占37%。初產婦 250例,占50.81%;經產婦242例,占49.19%。孕周<37周26例,占5.28%;37~40周262例,占53.25%;40~42周166例,占33.74%;>42周38例,占7.72%。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孕產次與分娩方式的關系

表2 胎兒體重與分娩方式的關系

表3 孕周與分娩方式的關系
310例臀位經陰道分娩發生新生兒肱骨骨折1例,占0.64%,無神經損傷,新生兒窒息11例,占7.07%(重度窒息2例,1例為經產婦足先露臍帶脫垂,1例為初產婦宮口開全后胎兒宮內窘迫均行臀牽引術)經搶救后4例轉入新生兒科,CT均有不同程度的顱內出血,經治療治愈出院,無新生兒死亡。182例臀位經剖宮產分娩發生新生兒股骨骨折1例,占1.01%,無神經損傷,新生兒窒息3例,占3.29%,均為輕度窒息。兩種分娩方式的新生兒窒息率和新生兒骨折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23,P > 0.05)。
492例臀位經陰道分娩310例,發生產后出血8例,產后出血率為2.58%;剖宮產182例,發生產后出血12例,發生率為6.59%,兩種分娩方式的產后出血率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73,P<0.05),
孕產次與分娩方式的關系:雖然初產婦剖宮產率增加,但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產道條件。對于頭位分娩的初產婦來說,因為胎頭的可塑性,在分娩的過程中,通過顱骨的輕度移位重疊使頭顱變形,縮小頭顱體積,有利于胎頭的娩出。臀位分娩的初產婦恰恰相反,體積最大最硬的胎頭是最后通過產道的,所以容易出現后出胎頭困難,胎兒宮內窘迫。而經產婦的產道經過前次分娩的擴張后產道松馳,如果兩次妊娠的胎兒體重相差不大,胎頭更容易通過產道。所以產次影響的是婦產道的評估。
胎兒作為影響分娩的四要素之一。胎兒大小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正確估計胎兒大小尤其重要。筆者采用B超估計:出生體重=-1.749+0.166(BPD)+0.046(AC)-0.0026(AC)(BPD)[2]。體重越大,陰道分娩并發癥越多,骨盆測量正常,估計新生兒體重<3500g的臀位均可以順利經陰道行臀牽引助產分娩。
臀位是陰道分娩難產因素之一,處理不當新生兒并發癥較多,如新生兒窒息、神經損傷、顱內出血、新生兒骨折等。剖宮產在臀位分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醫療糾紛的增多,剖宮產手術和麻醉的日益成熟,剖宮產術成為產婦和醫生在臀位分娩中的首要選擇。但隨著剖宮產率的急劇增高,圍產兒死亡率卻沒有相應降低。而產婦死亡率和手術及手術后并發癥卻增多[3]。臀位分娩除與孕產次、孕周、胎兒體重、宮口開大情況、臀先露類型等有關,還與產科醫生的陰道助產技術密切相關。現代產科醫生必須掌握陰道助產技術和剖宮產技術,偏廢一種均不是高水平的產科醫生[4]。陰道臀位助產技術也是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筆者所在科為了提高產科醫生的操作技能,實行“傳、幫、帶”,使這些技術得到繼承和發揚,臀位陰道分娩的安全性有了技術保障。所有臀位陰道分娩均無新生兒死亡,剖宮產與陰道分娩新生兒窒息與新生兒骨折比較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而剖宮產與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率相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但陰道分娩有2例重度窒息均為行臀牽引術所致,應加強產前監護和產時監護,及時發現及處理胎兒宮內窘迫,足先露可適當放寬手術指征,均可以防止被動行臀牽引術。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98-200.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3版.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1191-1192.
[3]王衛疆.10年間剖宮產率及指征變化與圍生兒死亡率的關系[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J].2006,14(9):73-74-79.
[4]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7):38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