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燕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150030)
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鐘海燕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150030)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提高農民素質擺到了重要位置?!叭r”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問題,“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贏得了中國”,這是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總結。當前,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確保新農村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是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
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策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解決“三農”問題,首先得解決好農民問題。這些年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農民思想政治狀況卻不容樂觀。由于農民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尚停留在一種自發和樸素的感性認識上,缺乏自覺的理性認識。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干群矛盾和社會心態失衡,也制約著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幫助農民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增強政策法制觀念,針對具體問題從小處著眼、實處著手,拿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對策,把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件大事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黨不斷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實踐反復證明,黨駕馭意識形態的能力愈強,整合人們思想認識、動員社會力量的能力越強,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就越強。新的歷史時期,黨要有效駕馭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局面,不斷增強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執政能力,首要任務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必須加大對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中扎根,真正為人民所掌握,成為行動的指南。農民占多數的國情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農民,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先進性,影響農村社會,凝聚農民群眾。
大量事實表明,思想文化陣地,先進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領,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就必然會滋生漫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文化就必然會乘虛而入,侵蝕滲透。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四個多樣化”的出現,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交織,使群眾思想呈現出獨立性、差異性和多變性。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是把“雙刃劍”。在農村,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無政府主義及封建迷信、宗族觀念等腐朽落后的思想和傾向也隨思想多元化而暗流涌動,沖擊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給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帶來了嚴峻挑戰。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掌握主動權,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思想理論成果進農村、進農民頭腦,用先進思想文化占領農村陣地,決不給違反四項基本原則、違反改革開放政策等錯誤思想觀點提供傳播渠道。要堅持一致性,提倡多樣化,“以多促一”,提高農民群眾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鑒別力和抵抗力,激濁揚清,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在農村的主導地位。
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就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全面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焙\濤同志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這就旗幟鮮明地明確了新農村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從這一點上看,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意義尤為重要而深刻。沒有社會主義思想覺悟的農民,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協調統一發展。必須全面理解、把握提高農民素質的內涵和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切實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科技和致富技能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當代中國農民總體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上還是小生產者,思想上還存在許多小生產觀念。對與先進生產力相聯系的先進思想觀念接觸少,接受慢,不少農民在思想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有些地方的農民,國家集體觀念及社會公德意識淡化,對集體公益事業態度冷漠,部分新生代農村青年好吃懶做、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等。
2004年,全國平均每百個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其以下受教育程度者高達87.04%,其中,文盲占7.46%,小學受教育程度者達29.20%。大多數中國農民小農思想根深蒂固,只能從事粗放型的簡單勞動,這種長期的小農思想使得農民缺乏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創造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勞動力價值低下,嚴重制約了農民的充分就業謀生和全面發展,使他們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大多數農民對法、權關系認識有所偏差,不懂得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更多的人認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權利的實現,而在更多地限制人的行為。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缺乏權利觀念,當其權益遭受侵害之后,不知如何救濟。在實際生活中,他們還習慣于運用傳統的道德標準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有些農村暗箱操作村委會選舉,農民補貼不按時發放等,這些都阻礙了村民自治和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村社會的穩定。
隨著社會主義的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多數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雖然得到了提高,但是精神生活沒有相應提高,致使封建迷信活動仍很猖獗。每到冬季或其他農閑季節,一些人游手好閑,經常吆喝幾個牌友打麻將、玩小牌,更有甚者聚眾賭博,常因“分紅”不均或索要賭債等事產生矛盾,引發了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逢年過節燒香拜佛,修墳墓,建寺院的現象極為普遍,特別是以喪事活動為主的封建迷信活動表現得特別突出。
農民的道德素質是社會現實的反映,隨著社會變遷而發生變化。社會的深刻變革,導致農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劇烈碰撞,先進與落后、科學與迷信、創新與守舊、權利與義務、奉獻與索取、真善美與假丑惡等觀念的相互交織,使農民的道德呈現出多元化。其一,務實思想和狹隘的功力觀點,使中國農民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仍能百折不撓,頑強地生存下去;傳統的道德觀觀念又使得中國農民的思想帶有根深蒂固的狹隘性和保守性,且對政治和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袖手旁觀,冷眼相看。其二,團體本位和個性的壓抑的團體本位是指農民的一切行為都是以維護小農經濟、家族利益為目的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狹隘性和落后性。其三,堅忍不拔的進取精神和安貧樂道的保守心理。這樣的心理使得農民對新事物、新觀點和外來文化持懷疑和排斥的態度。其四,眷戀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閉觀念。安土重遷的地緣觀念在中國農民身上表現得十分突出,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保守、自我封閉和落后。
農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缺乏法律常識,具有根深蒂固的狹隘性和保守性。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不足7年,小學文化程度的僅為11%。自身的素質將會影響到人的思想政治意識及其他方面。除發達地區外,其他大部分地區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處于無人管的狀態,這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想方設法地搞物質生產,無暇顧及思想政治工作,嚴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一些農民不學法、不守法,凡事憑自己主觀判斷,致使農村違法亂紀現象,甚至一些惡性刑事案件時有發生。對黨的政策、國家法律學習少,自己弄不懂的問題或是法律法規界定了的問題,仍然不服從,上訪事件多。
鄉鎮干部年輕化趨勢加快,年輕干部社會實踐經驗不足,搞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經驗,方法簡單,有的甚至弄虛作假,欺騙農民,搞形式主義,盲目地抓當地的物質生產,而忽視精神建設。還有些干部不注重自身學習,抓思想政治素質低,不適應新形勢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鶎铀枷胝喂ぷ鞲刹颗嘤柟ぷ鲗嵤┎涣?,也是造成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發展不良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設一個作風正,能力強,威信高的基層班子是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
很多基層黨組織對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時松時緊,過分依賴上級的文件指示精神,沒有聯系當地農民生活實際,缺乏創新性、感染力和說服力,常以簡單的行政命令代替細致的思想引導,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對黨員干部進行經常性教育的長效機制不健全、不到位,過分注重集中培訓,組織吃“大鍋飯”,不能根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規律,建立長效機制。我們的村委會應該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集中全體村民的意見,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由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全體村民遵守執行,而不是簡單地傳達上級的文件和會議精神,否則的話,會冷了群眾的心,損害干群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群眾的逆反心理,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新時期,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仍然要借鑒和利用黨在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積累的豐富而寶貴的經驗。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抓好農民教育,加強農村政治理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民主法制躍上一個新臺階,培育新時代的農民。
當前,部分農民受不良思潮和消極腐敗現象的影響,理想信念淡化,對社會主義前途和發展方向認識不清,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缺乏正確理解,對社會主義性質表示懷疑,對黨失去信任,精神支柱動搖,精神狀態低迷。為此,必須對農民進行一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再教育,不斷鞏固人民群眾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結合歷史和現實,使農民群眾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目標任務,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要廣泛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及時準確地把黨關于“三農”發展的戰略決策和富民政策送到千家萬戶,使農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黨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增強對黨的信任。要經常開展新農村建設的形勢和任務教育,增強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信心,振奮精神,激發斗志。
要結合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基本知識的普及教育,使農民理解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引導農民增強民主意識,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民主訴求,保障自身的民主權利,激發農民有序參與村民自治的熱情,提高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并要加大農村普法教育的力度。樹立依法治農觀念,針對部分農民法制觀念不強,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問題,加強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的教育,增強農民遵法守紀意識。針對農民不懂法、不知法、不用法影響發展致富的問題,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的教育,提高農民依法經營致富、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是新形勢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當前,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內容,切實加強農民道德觀念教育。要強化道德信仰教育,引導農民信奉社會主義道德,堅守道德底線;要強化公民道德規范教育,引導農民分清是非、善惡、美丑、榮辱界限,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發揚傳統美德,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范,反對、抵制不道德的思想和行為;要強化道德養成教育,引導農民把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觀、榮辱觀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實踐中領悟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加強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升華道德境界。
[1]王俊鳳,潘湘波,郭翔宇.農村法制建設與政策性農業保險立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71.
[2]董忠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綱[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189.
[3]廖小明.論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5(11):69 ~71.
[4]扶慶松.當代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模式構建[J].社科縱橫,2009(8):59~60.
[5]劉芳,湯震.新農村視野下的農民思想政治教育[J].重慶科技學語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56~58.
[6]匡爾峰,劉敏.當前我國農村階層分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27 ~3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asa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ong Haiya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qualities of farmers in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The issue of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 has always bee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problem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Who won the peasants,the Chinese will win"—Mao Zedong’s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At present,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to ensure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dire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rural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material civilization.
peasa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D64
A
1672-3805(2011)05-0017-04
2011-08-08
東北農業大學2010年博士啟動基金“統籌城鄉背景下農民權益保障制度研究”
鐘海燕(1980-),女,黑龍江人,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