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友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鄒縣發電廠,山東 鄒城 273522)
習慣性違章是指員工在工作中不按照正確的工作方法方式操作,違反安全工作規程,堅持、固守不良作業方式和工作習慣的行為。大量事故統計分析說明,除少數事故是由生產設備所引起的以外,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人員違章造成的,即“十次事故,九次違章”。根據有關方面統計,電力系統內由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生產現場勞動紀律所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占各類人身傷亡事故的90 %以上,尤其是習慣性違章,更是事故的主要誘因。習慣性違章具有頑固性、普遍性、反復性三大特征,對安全生產危害極大。
習慣性違章是一種不良的習慣性行為方式,具有頑固性的特點。習慣性違章是受一定的心理支配的,具有頑固性、多發性。如,規程規定“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系緊下頜帶”,這條規定已經重復強調了多年,但仍有一部分員工有章不循,進入施工現場不正確戴好安全帽,更有甚者,把安全帽當作休息的馬扎。
只要操作人員的不良習慣行為不糾正,習慣性違章就會反復發生。如,某工作人員在高處往下拋扔工器具、材料時,險些傷了地面上的工作人員,而地面上的人員通常會指責:“你為什么不看看下面再扔!”?!栋惨帯飞厦鞔_規定,“必須用繩索將物件捆綁下放、嚴禁拋扔”,顯然,這2位工作人員都犯了習慣性違章的錯誤。
可見,反習慣性違章并不是件易事。只有嚴格執行《安規》,加強學習,努力克服不良的習慣,習慣性違章才能得以糾正。要改變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習慣并非易事,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
習慣性違章行為并不是個人發明的,而是從一些老師傅身上“學”、“傳”下來的。當新進廠的員工看到一些老師傅違章作業既省力又沒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這樣,違章作業的不良習慣就傳給了下一代,導致了某些習慣性違章行為代代相傳。有些事故是由于員工憑老經驗、存在僥幸心理造成的,有些事故是員工圖省事、怕麻煩造成的。事故的發生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交叉,導致物的損失、人的傷害。事故一旦發生,各級負責人就會高度重視,召開“安全緊急會”、開展拉網式大檢查、組織事故分析會等等。他們總是慌忙處理事故造成的危害、急忙找出事故的原因、處理事故的責任人,并且最后總會習慣性地對員工說:“這次事故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不能讓悲劇重演?!比绱说奶幚矸椒ǎ荒茉诙虝r間內起到教育作用,時間一長思想又麻痹了,事故還是不斷發生。引以為戒要從克服自身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做起,幫助和糾正周圍其他員工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割斷“一脈相承”的歷史繼承性,徹底消除一切習慣性違章行為。
有些習慣性違章的員工固守不良的傳統做法,總認為自己的習慣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藝和操作方式。即使參加過培訓,但還是“舊習不改”。一些員工不遵守安全規程,只是遇到安全考試時為取得上崗證而臨時學習,甚至考試時抄襲,“混”個合格。事后這些員工還是“我行我素”,總以為《安規》可有可無,依然堅持舊的不良傳統。因此,只有更新觀念,變舊的不良習慣為遵章守規的良好習慣,才能使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入腦、入心”,起到穩定安全生產的作用。
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活動支配的,習慣性違章行為也必然與錯誤的思想活動有關。從對以往事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習慣性違章者大多存有以下心理。
習慣性違章者對正在進行的工作應該遵守的規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時僅憑本能、熱情和習慣,對于用生命和血的教訓換來的安全操作規程知之甚少,這樣出事的可能性就很大。
習慣性違章者在工作中不求上進、缺乏積極性,平時不注意學習,技術水平一般,自我保護意識差。在與其他人一起工作時還能保證安全,一旦獨立工作,哪怕是從事簡單的工作,都有可能發生事故。
習慣性違章者明知某種做法屬違章行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認為并非每次違章作業都會發生事故,以前也這樣做都沒有出過問題,這次也不會出事。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鋌而走險,一旦環境、設備和人員發生變化,就很可能引發事故。
習慣性違章者總認為自己有經驗、有能力防止事故的發生,深信不良的傳統習慣做法。對未造成事故的習慣性違章經歷非但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榮,在人前吹噓,甚至爭強好勝,不顧后果地蠻干、胡干,對別人的勸告置若罔聞。這種違章行為一旦引發事故,必然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
(1) 無票作業,不交待工作中的危險點,不執行工作監護制。
(2) 工作負責人不但不履行監護的責任,而且還帶頭違章作業。
(3) 不執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4) 不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
(5) 需要停電的作業,卻在沒有停電、驗電、掛接地線的情況下進行。
(6) 登高作業時不戴安全帽,未扎掛安全帶。
(7) 違反勞動保護的有關規定,不按規定著裝,在作業環境照明不良的情況下作業。
如何杜絕習慣性違章現象,如何落實安全“三基”(基層、基礎、基本功)工作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杜絕違章行為的關鍵在于遵章守紀,而遵章守紀的關鍵在于全體員工對遵章守紀的正確認識。只有有了科學的認識,才會有科學的態度,才能克服僥幸心理,才能自覺遵章守紀。遵章守紀是一種品質,這種品質的形成既有技術方面的作用,也有法治方面的作用;既有文化方面的作用,又有管理方面的作用;既需要個人的努力,又需要群體幫助;既需要干部對員工進行指導,也需要員工對干部進行監督。可見,貫徹遵章守紀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系統工程。建議采取以下綜合治理措施,杜絕習慣性違章現象的發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紀系統工程中的“硬件”部分。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嚴明、可操作性強的安全作業規章制度。不僅員工要遵章守紀,管理干部更要遵章守紀,以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能落到實處。同時,要按照員工生產責任的輕重,建立安全生產激勵機制。獎勵要向生產一線傾斜、向高風險工種傾斜,實現責、權、利的統一,以激發員工愛崗敬業的責任心。并且,應建立完善的安全風險抵押制度,通過實行嚴格、合理的獎懲激勵,讓違章者膽寒,讓遵章者榮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約辦法,包括安全生產獎懲考核辦法等,讓員工不得不自覺遵守各項規則。通過這些制約規則,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抓精、抓實、抓到位,抓住任何一個可能導致習慣性違章行為的細節。針對個別員工在操作過程中“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建立違章量化考核辦法和員工習慣性違章積分檔案。這對遏制員工習慣性違章,實行標準化、規范化作業,培育良好的遵章守紀的習慣,是一個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辦法。
安全教育培訓包括安全意識培訓、安全技能培訓、警示教育等。通過經常性、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提高員工識別和糾正違章行為的能力。安全教育培訓旨在提高員工道德素養和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提高員工敬業愛崗的精神。
安全制度和規程是用鮮血寫出來的,只有嚴格落實,才能發揮作用。安全培訓是治理隱患的關鍵措施,因此要高度重視。在進行安全培訓時,要堅持“培訓不到位也是隱患”的原則,針對不同類型員工的安全心理,采用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的方法,并在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斷改進和創新。要使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與員工的心理活動形成共鳴,這樣員工才能將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切實承擔起安全責任,真正表現出“黑夜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通過查找習慣性違章的危害,使廣大員工認識到習慣性違章作業是違反安全生產客觀規律的,其結果必將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還會累及他人。
反習慣性違章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要充分運用多種宣傳手段構筑起公司“安全第一”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強化全體員工對安全生產的認識,使每名干部和員工都能自覺地用“安全第一”的生產思想、“安全第一”的技術能力、“安全第一”的生產指揮原則、“安全第一”的協作精神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建立班組、車間以及公司內部對作業現場違章違紀進行檢查、評比、公布的三級管理制度,設立違章違紀曝光欄,定期公布違章行為,營造遵章守紀光榮、違章違紀可恥的環境,形成強有力的群眾監督機制。
強化生產一線的安全監督,是阻止員工習慣性違章事故發生的一道重要外界防線。在班組現場作業時,工作負責人要將對作業人員的心理分析納入作業程序,并對班組成員做好作業前的心理疏導工作,預控習慣性違章,確保安全作業。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監督人員要深入基層、深入生產班組作業現場,堅決執行規章制度和工作規程,敢抓敢管,將責任制落實到位。各級分管生產的領導,要突擊抽查作業現場,了解安全生產實況,及時分析,總結規律,重點解決共性問題。
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監管力度,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是杜絕習慣性違章的有效之舉。要創造安全、和諧、健康的生產物質環境,消除設備的不安全狀態,滿足本質安全要求?,F代安全理論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不可能絕對消除的。為了防止萬一出現的人的不安全行為而導致事故,唯一的辦法就是使設備滿足本質安全要求或符合防止人身事故發生的防護要求,通過剪斷事故鏈來防止事故的發生。
班組是企業活動的基礎單元,也是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現場,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每一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作業的內容又是與大生產系統緊密相關的,是大系統中的一部分。每個人的作業成敗,每一道工序的成敗,都將影響集體的作業安全。個人的不安全行為暴露在集體面前,自然會引起集體的反對和勸阻。這種反對和勸阻既是一種控制力,又是一種推動力。為了充分發揮這種自發的班組監控力量,在生產中應有組織地建立起明確的互控機制。為提高這種互控效果,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實行班組成員輪流安全值周、設立安全監督崗、班長擔任班組安全第一負責人、建立班組安全學習制度等。
車間是企業生產中具有獨立生產功能的系統,也是企業安全管理中具有獨立管理功能的系統,干部和員工遵章守紀是車間安全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車間管理工作中,促使干部和員工遵章守紀是車間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車間安全管理,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1) 建立車間違章違紀信息收集制度及方法。車間處于生產一線,對生產中的違章違紀行為接觸最直接,可以通過每天巡查和重點巡查的方法進行檢查。
(2) 建立違章違紀信息分析制度及方法。車間建立違章違紀信息分析制度的目的是找出本車間違章違紀的發生規律及原因,為制訂本車間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收集的違章違紀信息是動態的,每日都有變化,對信息的分析判斷也應是動態的、及時的。因此,這種分析應作為各級生產及安全管理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3) 建立消除違章違紀行為的制度及方法。車間要對作業過程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其目的:一是為制訂具體的改進措施方案;二是為制訂對違章違紀行為的適時控制制度,以消除可能產生人員違章違紀的客觀原因,保證安全生產。
總之,控制習慣性違章,關鍵在于解決“人”的問題??刂迫说倪`章行為,首先要控制人的違章動機;要控制人的違章動機,就要對影響遵章守紀的一系列主客觀因素進行動態的系統控制管理。針對影響遵章守紀的各種主觀因素,進行嚴格的、科學的管理,才有可能使習慣性違章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