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風華,徐 義
(湖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檢測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7)
電梯事故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易風華,徐 義
(湖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檢測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7)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電梯已不僅是一種生產環節中的重要設備,更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設備。隨著電梯的普及,電梯事故也時有發生。一旦發生電梯事故,將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危害。電梯已作為特種設備之一納入國家監管。
通過對大量電梯事故的分析和總結,電梯事故的原因可分為電梯設計與制造、安裝、使用與維護3個方面。
1908年,我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開始安裝使用電梯,當時的電梯都是進口的。1953年,我國開始自行研制自己的電梯。目前,我國電梯行業已擁有八大電梯廠,總數約300多個廠。其中,如天津奧的斯、上海迅達、上海三菱等企業,通過合資方式引進了世界上一流的電梯制造技術,年生產量最大可達萬臺。這部分企業的電梯舒適性和安全性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電梯業發展落后。直至上世紀90年代,許多設計落后的電梯仍安裝在高層建筑中。因此,目前社會上使用的老式電梯都存在不少缺陷,如轎頂未安裝停止按鈕、檢修操作開關,轎廂地坎無護腳板,使用不能保證鎖緊狀態的上鉤門鎖及非直接式門鎖等。而近年來生產的電梯,其隱患主要來自使用偽劣配件,常見的偽劣配件有導靴、限速器、安全鉗、門鎖等機械配件,以及可控硅模塊、電子元件、接觸器及電路板等電氣配件。另外,部分老式電梯使用的電氣元件不少是從機床電器中借用來的,不適應電梯的要求,分離元件使用過多,集成化程度不高,電梯的故障率也相應較高。電梯電源從總電源開關到電動機需經過一系列觸點,如方格接觸器點、快慢車接觸點和接線端子等,這些觸點容易出現發熱、松動、損壞或接觸不良,造成電梯運轉不正常、平層精度不夠、夾人、沖頂、蹲底等故障,甚至更嚴重的傷人事故。
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電梯的安裝應由具有相應安裝資質的電梯安裝隊伍承擔,無相應安裝資質的隊伍一律不得參與電梯的安裝、維修和改造。但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存在以下現象。
(1) 有些工程被一些資質不夠的隊伍承擔,有些工程被層層轉包,這些安裝隊伍既無技術力量,又缺乏安裝設備。更有甚者,安裝隊伍中出現了大量既不懂安裝工藝又缺乏基本技能的民工,電梯的工程質量可靠性和安全性令人擔憂。
(2) 有些技術人員沒有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半路出家,缺乏對安裝規范的了解。
(3) 有些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如采用低標號的線纜,使用強度不夠的螺栓等。
(4) 有些安裝隊伍缺乏管理,也就無法保證安裝質量。
隨著電梯安裝資質審批、安裝檢測力度的加強,以上現象已逐漸減少,但已安裝運行電梯的遺留問題并未徹底解決。根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規定,電梯安裝、維修前,施工單位必須持有關證件及資料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開工報告,經同意后方可施工;電梯竣工后,經檢驗部門實地檢測合格后方可發給安全檢驗合格證。但是,有些安裝單位資質不夠甚至無資質;有些產權單位缺乏對電梯安裝手續的了解,安裝單位故意不報批、報驗就將電梯投入使用,為今后的使用留下了隱患。
(1) 部分電梯使用單位的領導缺乏電梯使用安全意識和管理知識。單位無管理制度,管理規范不健全;或單位即使有制度,但執行不嚴。
(2) 電梯無專人負責,司機無證操作,隨意脫崗現象嚴重。有的司機(一般為無證司機)或電工對電梯知識一知半解,只為圖方便而將門回路短接,使電梯長期處于開門走車狀態;更有甚者,將電梯安全保護電路短接,使安全鉗開關、終端限位開關、轎頂急停開關等全部失靈,造成極大危險。
(3) 有些電梯乘客損壞矯廂內的設施,用硬物選層,損壞操縱盤。
(4) 對電梯不進行日常的維護保養,或安排非專業人士自行進行保養的現象較為普遍。
(5) 多年未對電梯做過正式的維修保養,在上下極限開關、層門鎖等多處都存在隱患,電梯處于非常危險的狀態。
(6) 電梯在曳引槽中打滑,降低了曳引能力,容易造成蹲底等事故。
(7) 建筑設計者對電梯行業了解不多,或土建已按某種型號電梯設計施工后,又進行電梯改型,給電梯的安裝使用造成困難。常見的問題有頂層高度不夠、井道壁機械強度不夠、無單旬機房、無通風設施等。
在對電梯進行常規維修和保養的同時,對于已超過使用年限的電梯實行強制性報廢,是堵住事故發生源頭的一個辦法。目前,新生產的電梯壽命一般在15年左右;而上世紀80年代初安裝的電梯由于生產制造水平有限,使用年限較長,這些電梯更應該及時維修維護。
要加強對電梯安全使用的宣傳力度,普及電梯安全使用常識,加強電梯文化教育,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促使電梯使用單位能自覺完善電梯的使用、維修和保養各項規章制度的建設,并進一步得到落實。逐步強制淘汰年久失修、已不能保證安全運行的老電梯,對于更新有實際困難的單位可依規范要求對電梯進行改造,達到安全運行的要求。
電梯事故發生的因素較多,其中電梯漏檢、疏于維護、安全部件失靈等故障引起轎廂關人的事故較為常見。電梯的設計制造與安裝等環節的問題在引起電梯事故的因素中占很大比例。為從源頭抓安全,減少電梯事故的發生,可從以下方面加強預防。
(1) 國家應更加重視電梯的設計與制造,盡快將電梯制造納入到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管理中,出臺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國務院令第549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規定,特種設備納入監管的環節包括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但目前對電梯制造環節還未進行監督檢驗。
(2) 需要給電梯運行設置一個安全年限,超出時限的電梯就必須更新或改造,甚至強制報廢。
(3) 電梯使用管理單位要重視和完善電梯的使用管理制度,增強責任意識,定期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年檢,定期對電梯司機和維修工人考核,依照規定頒發操作證和維修證。杜絕電梯的事故隱患,保證電梯絕對安全。
(4) 電梯乘客要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乘電梯的注意事項,愛護電梯設備,聽從電梯司機的指揮;發生電梯故障時遵守規程,等待救援人員的救援。
(5) 電梯使用單位需建立電梯事故應急救援制度,發生事故后能按照擬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營救,避免事故造成更大的損失。
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其安全事關重大。一旦電梯發生事故,將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損害,同時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通過對大量電梯事故的總結,分別從電梯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護環節分析了電梯事故產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避免電梯事故的預防措施,將會對保障特種設備安全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1 陸 斌. 電梯常見事故分析[J]. 品牌與標準化,2009(24).
2 魏 曉,郭云志.一起轎廂制停試驗事故分析[J]. 電梯工業,2008(02).
3 張弟華. 一起電梯夾人事故分析[J]. 勞動保護,2006(10).
4 鄒小忠. 電梯傷亡事故分析與預防[J]. 江蘇勞動保護,2006(04).
5 呂文斌,沙鳳全. 太原市玻璃瓶廠貨梯剪切運料員致死事故分析[J]. 大眾標準化,2005(09).
2010-12-20)
電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