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輝
(黑龍江省火電第三工程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6)
安全施工是電力建設永恒不變的主題。電力建設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反映了施工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下面從提高員工素養、采取主動控制措施、落實責任制3方面談談加強火電項目的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 安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護員工的生命和健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對電力施工企業的最根本要求。項目安全第一負責人首先是要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對項目安全文明施工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統一管理”。要應用垃圾通道、高處作業平臺、滑線安全網、手扶水平安全繩、差速自控器等標準化安全設施,切實做到“臨邊有欄、孔洞有蓋,水平、垂直、交叉有保護、臨時圍欄標準化,集中布置一體化,堆放區域規范化,作業區域整潔化,施工用電安全化”。在落實“責任到人、措施到標準、監督到細節、考核到位”的安全管理模式基礎上,各級管理人員要嚴格把關,實現安全措施“雙重保護,多層防護”,依法經營。
(2) 安全施工能為員工帶來家庭幸福,實現社會穩定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應注意到在長期安全施工過程中,員工可能萌生違章、違紀行為。因此,應正確認識并掌握安全施工的規律,意識到事故條件隨時可能形成,堅持不懈地治理麻痹大意、不負責任的思想及違章管理、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的現象,保障企業安全施工。
(3) 堅持具有針對性的全員教育培訓。木桶理論說明,木桶中水的多少不是取決于該木桶桶板的平均高度,而是取決于木桶中最短的—塊桶板的高度。所以企業中最薄弱、最差的環節必然會影響企業正常的安全施工。全員參與是教育培訓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設平安項目的基本手段。
① 對項目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獲得規范、熟練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規程施工,不違章作業。
② 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獲得科學、正確的有利于安全施工的決策能力,包括自覺依法管理、自覺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能力,在緊急、危險、關鍵時刻能正確處置異常情況的能力,在施工過程中對危險源、環境因素能預先進行辨識并制定和落實控制措施的能力,在規章制度無明確規定的情況下能正確做出有利于安全施工決策的能力。
③ 加強安全技術教育培訓,提高全員素養。提高人員素養不僅僅是安全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是企業整體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要重點把握好培訓對象、內容、形式、效果等環節,切實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對象的層次性和培訓形式的多樣性,將員工安全知識、安全技術水平、業務能力與員工個人業績考核相結合,與激勵機制相結合,使企業員工達到較高的業務水平、較強的分析判斷和緊急情況處理能力,真正做到“我會安全”。
(4) 項目管理人員處于決策地位,是執行決策的關鍵,是落實反事故措施的核心。項目管理人員在做好安全施工工作的同時,必須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① 要處理好教育培訓與企業文化的關系。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和提煉的行為規范和共同的價值觀念,是企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不能用教育培訓代替企業文化,也不能因企業文化建設而忽視和影響教育培訓,更不能混為一談。應該把教育培訓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種手段,將其融入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之中,以培育員工行為規范為目的,在堅持抓好安全教育培訓的前提下,長期堅持并不斷完善教育培訓內容、方式、方法,理清程序,收到效果。只有讓員工感受到教育培訓帶來的實際效果,對企業有一種安全感、歸屬感,才能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② 要處理好教育培訓與精細化管理的關系。精細化管理是龐大的系統工程,對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所以,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是保證精細化及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的基礎。教育培訓要找準切入點,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以職工崗位行為規范訓練為基礎,注重培訓內容與工作實際相結合。要堅持班前教育,同時要特別注意工作過程中的以老帶新,操作培訓中的手指口述,使教育培訓伴隨著思想境界的提升促進工作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為企業整體工作推進奠定基礎。
③ 處理好教育培訓與安全施工的關系。教育培訓的第一目的是提高員工的安全思想認識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因此,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必須以安全教育培訓為前提,想方設法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要努力把教育培訓的觸角延伸到班組最前沿,開展以崗位、班組長為主的教育培訓,整理專用教材,統一學習筆記,建立教育培訓檔案,對特殊工種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專題講座。同時,要特別注重實踐,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練功比武、現場操作和技術演練等活動,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和業務技能。
盡管危險、危害因素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從本質上講,其之所以能造成嚴重的破壞性后果,均可歸結為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存在于生產過程中的能量、有害物質失去控制,并導致能量的意外釋放或有害物質泄漏、擴散。要控制能量、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泄漏,從項目安全管理上來說,可從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環境的不安全狀況及加強安全管理幾方面著手。
(1)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首先要求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設備,按規程操作;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熟悉避險方法;準確、及時、全面地提供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信息資料,勇于制止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為。
(2) 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要掌握物的控制規律,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檢查、維護、保養工作,要用高科技、新技術解決安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即使發生誤操作也能保證不發生事故、即使設備有缺陷也能保證不發生事故。
(3) 認真落實危險點分析與預控,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通過消除、隔離、疏導等方法控制危險源,加大重大危險源整改消除力度。對重點項目、重點部位、重點工序進行重點監控,做到隱患不消除、問題不解決決不放過。制定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并定期演習。建立起現場急救箱及就近醫院相互聯動的機制。做好大型腳手架拆除、吊車拆裝、高空落物、易燃易爆等高危險作業場所的警戒和清場工作,無關人員不得入內。堅決杜絕設備、材料立體交叉吊裝(或移動)作業。
(4) 通過對設備的狀態檢修管理,有效防止設備過維修和欠維修,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利用率。對使用中的起重機具安排專人進行維護、保養、檢修。
(1) 在企業處于殘酷的市場競爭過程中,項目管理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效益、安全與進度、安全與其他工作的關系,突出安全施工的基礎地位。要將安全管理隊伍的穩定和人員競聘上崗相結合,把有學識、年富力強、有責任感、愿意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納入到隊伍中來。建立末位淘汰制度,對不勝任的人應清除出安全管理隊伍。
(2) 認真落實各級人員安全責任制,特別是項目各級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通過與各級各類人員簽訂安全責任書、與各單位和部門簽訂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協議書的形式,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并按責任和協議要求追究違章、違約責任。
(3) 建立起安全委員會領導下的以行政管理體系為主體、以技術保障管理體系為屏障、以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為重點、以思想保障體系為基礎、以群眾監督體系為維權、以青年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為監督的大安全管理體系,并在實踐中持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4)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落實施工安全事故考核制度,制定創一流安全文明施工項目(工地)考核標準,推動和促進安全施工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