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彩蓮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大連116025)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收入的提高以及帶薪假期的延長,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已不滿足于在各個旅游點之間奔波的傳統觀光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從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傳統觀光旅游方式向通過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和放松的休閑旅游方式轉變。
遼寧省的休閑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還很不完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在論述遼寧省發展休閑旅游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了相應對策。
遼寧省是一個以重工業為基礎的資源型大省,對旅游業經濟效應的重視程度不是很強。而對于休閑旅游來說,更是沒有在思想觀念上把它作為一門新興產業而加以重視。
遼寧省是一個以傳統觀光旅游為主的地區,休閑度假旅游的觀念在遼寧省居民中還未形成。再加上遼寧省的觀光資源較為豐富,一說到旅游,大眾想到的主要就是觀光旅游。另外,遼寧省居民的消費觀念也相對比較陳舊,重視實際的物質消費而對服務等體驗型的消費重視不夠,所以現在省內游客中對休閑度假感興趣的比較少,居民對休閑旅游的認知度不高,還未養成休閑度假旅游的風氣。
遼寧省的度假旅游區基本都停留在利用單一的自然資源層面上,很少進行深度開發,沒有形成主體特色、內涵豐富的休閑旅游品牌,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強。
由于遼寧省休閑旅游目前仍處于啟蒙狀態,認識不足、投資有限、規劃無序等現實問題不但限制了休閑旅游產品的數量,更限制了休閑旅游產品的質量。表面上看,省內各地都有休閑度假產品推出,但仔細分析發現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大都千篇一律,缺少休閑元素和文化內涵,缺乏個性和創新。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休閑旅游的發展,增強緊迫感,抓住機遇,切實加強對發展休閑旅游的正確導向。政府要明確發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將發展休閑旅游提升到培植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高度來培育發展,把發展休閑旅游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同時,整合省內現有休閑旅游資源,有針對性地加強引導,在現有具備一定規模的休閑旅游項目中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通過組建休閑旅游專業協會等形式,提高其組織化程度;通過市場運作,行業規范,引導現有休閑旅游項目有序競爭,良性發展,并逐漸形成規模。
1.全面實施帶薪休假制度
在不改變法定節假日數量的前提下對固定節假日的休假時間進行制度創新,如實行帶薪休假制度、獎勵旅游制度、分時度假制度、旅游地服務供給價格季節差價制度等措施,可形成基本平衡的旅游供給與需求局面。這一制度的實施,將加快遼寧省休假制度與國際接軌,使休假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緩解假日期間劇增的旅游客流壓力,錯開居民休假出游的高峰,使人們的休閑方式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提高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水平。
2.進一步加強旅游設施建設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休閑旅游基礎設施的各種硬件和軟件建設,制定質量評定標準,引導和推動旅游區各項設施建設在數量和質量上的發展,并為其他各種休閑度假設施提供示范。同時,也應當適當開發大眾化的娛樂、健身設施以適應較長假期的休閑旅游者的需求。另外,各旅游城市應開放更多的紀念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等設施,一些專業場館和部門的內部設施也應盡可能地對外開放,借以吸引廣大游客的注意力,并盡可能地增加其停留時間。
1.休閑旅游產品的系列開發
一是不同消費時段的系列產品開發。如周末、“黃金周”、寒暑假、帶薪假期等不同時段的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二是不同消費檔次的系列產品開發。如既有能滿足基本旅游市場需求的標準檔次產品,也有適合中低收入消費需求的經濟旅游產品,以及高檔消費的休閑旅游精品等;三是不同消費內容的系列產品開發。如發展與休閑相關的家庭度假游、保健旅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工業旅游、農業旅游、體育旅游、都市旅游及“環城市旅游度假帶”等旅游新產品,把“休閑度假旅游套餐”做大、做細。只有在產品開發上不斷地推陳出新,以新、奇、異、特的旅游項目來吸引旅游者,才能使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在市場上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2.不斷提高休閑旅游產品的文化含量
遼寧省旅游資源特別豐富,不僅擁有良好的自然景觀資源,還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因此,遼寧省在開發休閑旅游產品時不但要注重借助其自然與文化的融合,還應該在發展自然景觀資源旅游的同時,挖掘其應有的文化內涵。例如,遼寧是滿族的故鄉,滿族風情濃郁。遼寧省在開發休閑旅游產品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地同當地的滿族文化相結合,讓游客在休閑消遣的過程中既可以品嘗當地的美食,又可以品嘗滿族獨特的美食,還可以欣賞滿族的各種民俗民風等,增強休閑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在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渠道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
首先,做好老年休閑旅游市場的宣傳。老年人不僅有些積蓄、有著充裕的閑暇時間,而且有著康體、健身、休閑的愿望。對他們做休閑旅游的市場宣傳,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高度關注工作壓力大、終日從事擁擠嘈雜工作的群體,將其作為休閑度假旅游宣傳的重要對象。要突出度假旅游舒適、安靜和放松等特點,激發他們對度假旅游的興趣和沖動。
休閑旅游是一個需要相互配套的系統工程,單靠某一方面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必須依靠整個社會系統的相互支持配合。遼寧省應該盡快制定相應制度,出臺相應政策,為其休閑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周邊環境,并提供足夠的啟動資金。同時,還需要當地交通、電力、通訊衛生、治安等部門的參與和配合,妥善處理各種關系,搞好綜合協調,以利于各項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針對目前遼寧省現狀,重點應放在交通、水、電、通訊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方面。只有加強這些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才能真正做到讓游客“行好、吃好、住好、玩好”,從而保證旅游地的服務質量、旅游功能與容量及其整體經濟效益的發揮。
[1]鄒宏霞.淺析我國休閑旅游發展的主要障礙與解決途徑[J].商場現代化,2007(14).
[2]冉斌.我國休閑旅游發展趨勢及制度創新思考[J].經濟縱橫,2008(2).
[3]吳克祥,李舟.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探討[J].商業時代,2007(8).
[4]張雅靜.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休閑旅游[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7(5).
[5]劉群紅.發展我國休閑旅游產業問題的若干思考[J].求實,2006(8).
[6]方海川.四川休閑旅游產品的創新思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6).
[7]楊永德,陸軍.從桂林市旅游產品轉型透視休閑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