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光升 李 偉
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的探索
● 任光升 李 偉
名師工作室整體運行模式的建立和外部支持機制是名師工作室真正能高效運行的基礎;而激發名師工作室內部活力,建立起適合于每個工作室特點的內部運行機制,是保證工作室整體高效運行的關鍵;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的建立則是促進名師工作室按照預定的方案創造性地高效運行的保證。
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
為了名師個人的專業成長,也為了發揮名師的帶動輻射作用,各地的名師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省級名師、市級名師、縣級名師等紛紛設立工作室,掀起了一股名師指導下的青年教師培養熱潮。遍訪各地的名師工作室,有的有自己獨到的運行模式和管理機制,但也有的名師工作室只是一個名堂,沒有切實可行的運行措施,為了把此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東營市勝利教育管理中心從建立名師工作室之初就充分調研,探究名師工作室的運行機制,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從整體運行模式的建立到外部支持機制、內部運行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的形成,都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名師工作室運行之路。
名師工作室整體運行模式的建立和外部支持是名師工作室真正能高效運行的基礎。因為沒有一個整體運行模式設計和目標定位,名師工作室將沒有方向和目標,無所適從,有形無實,甚至不了了之;沒有強有力的外部支持,名師工作室也將寸步難行。因此,我們從名師工作室整體運行模式入手,給予了名師工作室相對強有力的外部環境和政策支持。
東營市勝利教育管理中心自2008年開始醞釀建立名師工作室始,在充分學習上海、江浙等地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了“1+1+7+n”的名師工作室組織運行模式。即每個名師工作室設立1名名師主持人,聘請1名高水平的專家顧問,選取7名左右有強烈事業心和相對較高個人素質的年輕教師作為群組成員,每個群組成員在本校再帶動若干名學習同伴。名師主持人所在學校的校長為名師工作室的負責人,對名師工作室的工作運行給予指導和支持。顧問專家對名師工作室的工作給予把脈問診和專業定向性指導;名師主持人是名師工作室的核心,是群組成員成長的引路人;每個群組成員既是學員,又是合作伙伴,整個名師工作室是一個名師引領下的專業成長共同體。每一個成員又必須將在工作室中的所學、所做、所得傳遞給本校的學習同伴。這樣最大效果地發揮了專家顧問的指導作用和名師的輻射引領作用。
為了保證名師工作室的順利運行,管理中心給予每個工作室每年3萬元的經費支持,由名師所在學校校長負責在符合財務制度的前提下專款專用,所有經費由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根據工作室年度預算情況決定經費開支,可以購買工作室必備的軟硬件設施、圖書資料,外出學習培訓、外聘專家等等。同時要求名師工作室成員所在學校要對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外出學習培訓等活動給予經費支持。
為了保證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有相對充足的精力做好名師工作室的工作,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定,相對減輕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學校內部工作量,同時管理中心將每一位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聘為管理中心兼職教研員,把名師工作室的團隊研修活動納入管理中心教師專業化成長引領工程。規定名師工作室成員在外出培訓學習、學術研討等活動中優先,對于成績突出的名師工作室成員在評先晉職、崗位競聘等各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促進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快速成長、快樂成長。
我們建立各種平臺促進名師工作室成員成長。每個名師工作室開設網站,建立網上展示交流機制;在《勝利教育》等雜志上開設名師工作室專欄;為每個名師工作室舉辦每年一度的個人總結與成長足跡展示會,為每一個名師工作室成員搭建展示自己成長足跡和無限風采的舞臺;每年度還定期舉辦名師工作室成員成長匯報課展示活動,讓每一個成員有一個展示自己課堂風采的機會;還與上海專家團隊一同進行同課異構辯課活動等;加大宣傳力度,讓每一個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優秀成長故事引領年輕教師的成長,同時也促進名師工作室成員的自我激勵、自我鞭策;在統籌協調安排的基礎上加大名師工作室之間的交流學習力度,形成既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又相互比賽展示的局面,同時搭建了小初銜接、學科整合等相關課題的研究平臺,發揮了名師工作室的鏈條作用。
激發名師工作室內部活力,建立起適合于每個工作室特點的內部運行機制,是保證工作室整體高效運行的關鍵。發揮工作室自身的優勢,激發工作室成員的內動力,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乃至生命共同體,才能真正提升工作室每個成員的素質,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的名師隊伍。
進入名師工作室,成為名師工作室成員,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教師培訓的工作機制。每個工作室從教育教學實踐出發,把困惑點、疑難點作為主體研究點。形成了“行動研究 主題研討”的工作室研升策略,確定各自的研究課題,圍繞工作室研究課題確定了不同時段的研討主題,并圍繞主題進行同讀共研活動。即每個工作室根據工作計劃和研究課題選定主題,然后圍繞主題選定必讀書目,每1-2月讀完一本相關書籍,每月召開讀書交流會,共同交流主題引領下的讀書心得與實踐收獲,探究新的問題解決策略,制定下一步的讀書學習計劃。每個工作室成員,每周至少在工作室主頁上發表自己的一篇讀書心得和教育反思性文章,每月上交50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每次交流會每人發言展示不少于15分鐘,每人交流不得重復,形成以“頭腦風暴”為主要交流形式的學習共同體,形成了工作室主題研討四部曲:晾曬(個人的思想)——碰撞(彼此的思維)——沉淀(自己的思考)——構建(新的工作思路)。這是一種全員參與式的、頭腦風暴式的集會,每個人都是組織者、都是設計者,“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形成了一個個智慧的團隊。
教師學養的提升,個人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關鍵體現在課堂的教育教學藝術中,因此,課堂是每個教師成長的真正舞臺。每個工作室把圍繞主題的課例研修作為工作室成員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主要手段,并引入當前國際上最熱點、最高效的“課堂學習研究”形式,扎實開展同課異構活動。
選定同一課題后,工作室成員分組分別備課,分別磨課觀課,分別錄像研討,分別召開發布會,形成了同一課題下的不同路徑的研究形式。在同課異構過程中,每個小組都采用了“前測訪談——備課——上課觀課——后測評估——會議研討——調整備課——再上課觀課——再后測評估——再會議研討……”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每一步都用錄像記錄過程,并根據錄像資料召開會議研討,每一個課題每一個成員都要經歷 “前測備課——上課觀課——后測評估——研討評課”的過程,每個人既是課堂展示老師,又是評課研討的專家,既是老師,又是學生;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又都是評判者,這種課例研修形式,每一個主題都對每個成員是一種真正的歷練,這種脫胎換骨式的歷練大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名師工作室內部交流是促使成員快速成長的重要手段。工作室的內部交流形式主要有博客交流、QQ網絡會議、定期讀書沙龍、科研集會、主題課例研究交流、課題研究交流、學期成長歷程交流等等。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交流增強了每個成員的合作共進互補、相互學習借鑒意識,形成了一種在交往中學習、在成果分享中提升成長快樂的良好運行局面。
工作室之間工作交流機制和活動互訪機制。我們建立名師工作室定期集會機制,搭建平臺讓每個名師工作室之間互通有無、互相借鑒學習。如李偉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點滴積累成就自我”的績效考評即時反饋辦法經過推廣后,被所有工作室采用,保證了工作室工作的運行質量。同時,建立名師工作室之間互訪機制,同學科之間的名師工作室,凡是聘請專家培訓、大型集會交流活動等均互相邀請、互相訪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與專家面對面交流,激發了工作室成員的工作學習激情。我們為每個工作室聘請了一名或多名顧問專家,每個成員老師都有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有了接受專家近距離指導的機會。在此過程中,除了專業素養的提高,還收獲著人生的成長財富“把每一次失敗都歸結為嘗試,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想象成幸運,不去自傲!”“生命的價值永遠不能簡單地用世人所謂得失成敗衡量,生命是否有意義,關鍵在于個體的自身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迸c名師主持人的師徒之情、兄弟姐妹情的建立,使他們形成了以名師主持人為核心的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共同體、學習共同體。這種名師引領下的學習交流,加上高層專家的顧問指導,使得學習交流更具有實效性和目標性,同時點燃了每個成員的學習與工作激情。
每個工作室除了專家顧問、名師主持人的輻射示范帶動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工作室成員的成長帶動與示范輻射作用。因此,我們要求,每個工作室成員在搞好自身學習的同時,在本校組建自己的學習共同體,把在工作室中學到的東西盡快傳給自己的同伴,形成定期的同伴學習交流機制。這種同班學習交流機制的形成,大大促進了各學校、各學科學習研修氛圍的形成。
實行工作室集體送課到校制度,每個工作室每學期必須到成員所在學校送課一次,并進行深度的說課評課等課例研修活動。每一次送課,都把專家的觀點、名師的風采、成員的成長、集體研修的過程帶到了成員所在學校,對成員所在學校的課堂教學、研修活動等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和示范,因而得到了成員所在學校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引領與培訓效果。
把名師工作室的輻射示范作用與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相結合,促進偏遠地區教師素質的快速提升。為了振興偏遠地區教育,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我們把名師工作室建到偏遠地區,同時把中心城區的名師工作室送到偏遠地區。李偉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是我們中心眾多名師工作室中最出色的一個,去年12月,李偉名師工作室把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的辯課活動送到仙河地區,由李偉名師工作室一名成員與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推薦的一位全國名師同臺演繹一堂課,然后進行臺上臺下的互動辯課,讓偏遠地區的老師近距離的接觸名師和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參與活動,讓名師的風采和青年教師的成長成為老師們學習借鑒的榜樣。
通過網站建立網上輻射基地,每一個工作室的網站就是一個輻射源,帶動一大批教師交流成長;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行名師工作室成員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研究風采的展示活動,開展教學研討、學術沙龍活動;通過工作室成員每年所取得的教育、教學、教研、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成果進行輻射等等。名師工作室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了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大大促進了勝利教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是名師工作室按照預定方案創造性地高效運行的保證。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從整體綜合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工作室成員內部績效考評反饋自糾機制的建立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勝利教育管理中心成立了由人事科牽頭,基教科、教研室及外聘專家參加的考核評估小組,考評小組對工作室每學期和年度工作進行考評指導,對每個工作室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對每個工作室的整體工作完成情況做綜合評估指導,并對下一步的工作規劃提出指導性意見。我們的具體做法是:統一考評標準,查看相關資料,聽取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匯報和每個成員的成長歷程回顧與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等,并對工作室的工作作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估結論,每年度的評估成績與各工作室的獎勵經費掛鉤。在管理中心每年給每個工作室撥出三萬元專項經費中,五千元為考評獎勵性活動經費,根據年度考評成績發放。
為了增強團隊組織的運行效率,激發工作室成員成長的內動力,從而推動團隊的良性發展,最終使各項工作進入自主、高效運行狀態,每個工作室都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內部工作績效考評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名師工作室的高效運行。
各工作室都制定了“點滴積累 成就自我”等量化評價辦法,要求每個成員對網站博客(121)每天一看,每周兩投,每月一評;每周(112)一篇教育敘事,每周一個課例,每周學習筆記2000字;每月(212)兩個精品教案,每月讀一本書,每月集會兩次;每學期(211)論文兩篇;錄像課一例;個人成長總結一份。通過自評、他評統計表,每位成員將自己的成長足跡轉化為數字記錄,審視自我、對比成員,借助團隊影響力,經常“照
鏡子”,自糾個人行為。
任光升 李 偉/東營市勝利教育管理中心
(責任編輯:張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