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海鶯,張 兵,林月蘭,洪 玫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影像科,福建 泉州 362000)
胃癌轉移至乳腺的文獻報道不多,常見的是單側轉移,病理分型以印戒細胞癌為主,本例患者為胃癌雙側乳腺廣泛轉移,病理診斷為低分化腺癌。通過收集整理資料報道如下:
患者女,30歲,結束哺乳4個月。其發現雙乳逐漸增大,自我捫及大小不一的結節,無疼痛,于2010年6月5日入院治療。入院查體:消瘦,雙乳腺和腋下觸及密集的大小不一的腫塊,無壓痛,部分腫塊表面光滑,移動度差。乳腺鉬靶檢查:雙乳腺多個大小不一的結節,結節邊界部分清楚,相互重疊,最大腫塊約3 cm×3 cm,可見最小結節約1 cm×1 cm,血管影顯示不清,無鈣化影顯示,皮膚稍增厚。乳頭無凹陷,乳暈無增厚。腋下顯示附乳,伴多個大小不一的結節影,最大結節約2 cm×2.5 cm,最小結節約0.8 cm×0.8 cm。在局麻下對雙側乳腺腫塊穿刺活檢,病理結果:多發轉移性腺癌。患者因胃悶脹不適行胃鏡檢查,見胃竇部一菜花樣腫塊,表面血供豐富,局部表面有潰瘍,病理結果為胃竇部低分化腺癌。
胃癌轉移至乳腺非常罕見[1]。查閱國內文獻資料報道10例,均為單側發病,病理診斷均為印戒細胞癌。本例胃竇部低分化腺癌廣泛轉移雙側乳腺及腋下,實屬罕見。胃癌轉移到乳腺常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乳腺內孤立性腫塊,也可表現為類似炎性乳腺病變,而無明確腫塊,并可伴腋下及鎖骨區淋巴結轉移[2],在臨床與影像學方面的表現無特異性,需依靠病理確診。本病例廣泛雙乳腺多發轉移結節影像上易誤診為多發性囊腫、多發性纖維腺瘤,如果要對本病例做出正確的診斷必須結合患者的胃癌病史及免疫組化的結果才能考慮雙乳腺轉移性腫瘤。本例患者年輕,起初隱瞞了胃部不適病史,后行胃鏡檢查發現胃竇部低分化腺癌,因此,確定雙乳腺轉移性腺癌來源于胃癌的診斷成立。
本病應與多發囊腫、多發纖維腺瘤、多發性積乳囊腫鑒別,多發囊腫查體時觸及腫塊質軟,有彈性,活動度好,邊緣光滑,鉬靶影像表現為密度均勻、邊界清楚、邊緣無分葉的結節樣腫塊;多發纖維腺瘤病程長,觸及腫塊質硬,活動度存在,鉬靶影像呈結節樣,密度均勻,部分邊緣有淺分葉;本病例患者因哺乳結束4個月,年輕女性,容易誤診為多發性積乳囊腫,多發性積乳囊腫短期內出現似炎癥改變,本例患者起病隱匿,在診斷上應引起警惕。
[1] Briest S.Horn LC.Metastasizing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of the stomach-mmi icking bilateral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J].Gyneco-logic Oncology,1999,(74):491-494.
[2] 王 敏,趙 祥,鄔萬新.胃癌乳腺轉移1例[J].中國腫瘤臨床,2007,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