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林,錢 錦,張路路,陳亞寶
(泰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 泰州 225300)
實驗室檢查對疾病診斷、療效評價和預后估計發揮著重要作用。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無疑是實驗室的生命。近年來,由于科技的進步,以及大家對檢驗質量的重視,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臨床醫生和患者對實驗室提供服務的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結果回報的及時性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實驗室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甚至是一個醫院綜合實力的體現[2]。
1.1 結果回報時間的定義 檢測結果回報時間(Turnaround time,TAT)是評價實驗室服務及時性的重要參數。通俗地說結果回報時間就是“多長時間能拿到報告”。結果回報時間的組成尚未有統一的認識,廣義上說包括檢驗申請、樣本采集、確認、運送、分析前處理、分析、結果回報、結果分析及針對結果采取治療措施共9個步驟[3]。作為實驗室工作人員,我們認為TAT只應包含患者樣本在實驗室內的時間過程,門診標本的TAT為從接收檢驗申請單到報告結果的時間,病房標本則從接受標本到報告結果的時間,因為提出檢驗申請、樣本采集、運送及針對結果采取治療措施等實驗室外的環節不在我們能夠控制的范圍之內。
1.2 TAT的影響因素 現在已經有很多針對TAT影響因素的研究[4-7],從客觀上講,主要包括:檢驗儀器設備狀況、工作人員數量、信息化管理程度的高低等[5]。除了客觀因素外,主觀影響也不可忽視,比如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責任心;實驗流程的合理性[6];對整個流程的監管、持續改進等都直接影響到檢驗報告的及時性[7]。
我們醫院是一所地區三級綜合性醫院,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市區及周邊30 km半徑內的人群。血、尿、便等常規檢查由于自動化儀器的使用,TAT一般能控制在40 min以內,生化檢驗成為門診檢驗TAT的一個瓶頸。一般醫院的生化檢驗報告都是上午采集標本,下午發出報告,而同一個專家門診一般只有半天時間。這樣,患者下午拿到報告后,往往不能在當天反饋給專家,只能等下次門診,這樣不僅可能耽誤病情,對于周邊非市區患者而留言還增加了往返的時間,交通食宿等的開支。如果門診生化能在1 h以內報告結果,大部分患者就能在一個上午的專家時間段看好病,大大提高效率,減輕患者的負擔。
為了更好地為患者、臨床服務,我們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優化流程,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壓縮每1 min,成功地把門診生化TAT控制在1 h以內:
3.1 合理的人員安排 門診生化與病房生化相對分離,專門安排業務精、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負責門診生化,并根據不同時間段標本的多少安排人員輔助其工作。此外,我們的報告發放中心安排的工作人員也是專業的資深檢驗人員,除了發放報告,還能對報告進行最后的審核把關,保證高速高質量。
3.2 選擇合適的設備 相對病房生化而言,門診生化檢驗除了有相對的高峰期,更具有時間分布寬、不間斷的特點,從上班開始到下班的整個時間段都有標本。所以我們選擇強生350全自動干式生化分析儀,該儀器沒有復雜的管路系統,試劑、耗材都是一次性用品;全天待機,隨時啟動,無需經常定標,真正做到標本隨到隨做。在離心機的選擇上我們也沒有選擇生化室常用的大容量離心機,因為這種離心機雖然離心的標本數量很大,但由于其強大的慣性,啟動、停止都很慢。我們根據門診標本隨時都有,相對數量不很大、離心頻繁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兩臺小型的低速離心機,使得標本可以隨到隨離。
3.3 布局的優化 我們醫院標本的運送仍然是手工運送,為了解決運送時間長的問題,結合干式生化儀體積小、無管路的特點,我們把門診生化的儀器直接放置在采血中心內相對對立的區域,使得標本運送時間幾乎可以忽略,大大縮短了TAT。
3.4 檢驗項目的合理組合 我們通過與臨床醫生的溝通,結合檢驗科的實際情況,對項目進行合理的組合,減少不必要的檢查項目,使得門診生化檢驗資源的使用更加高效、充分。
3.5 信息系統的改進 我們在候診大廳增設叫號系統,使患者通過電腦派號對自己什么時候、在哪個窗口采血一目了然,避免了高峰期的混亂,提高了效率。另外,檢驗完成后,及時在大屏幕上顯示提示信息,讓患者能在第一時間去報告發放中心取回自己的報告。
3.6 削峰填谷 檢驗科每天剛上班時由于醫生的申請單尚未開出,相對是一個低谷,開診1 h以后則是高峰。而一些慢性病患者,每次就診時都需檢驗某些項目,對于這些患者醫院在門診大廳的服務臺提供代開檢驗申請單的服務,根據上次就診時醫生的醫囑提前開單檢查,這樣在見到醫生復診前,就能拿到報告。這一措施除了方便患者,也使得我們不同時間段的工作量更加平均,緩解高峰壓力。
經過以上的一系列改進,我們成功實現了門診生化的一小時報告制度,患者滿意率大幅提高,并且在周邊地區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成為醫院的一個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實驗報告的及時性對臨床醫生、患者非常重要。我們應該處處以患者為中心,根據各個醫院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從細節做起,努力縮短結果回報時間,更好更快地為臨床和患者服務。
[1]Jones BA,Bekeris LG,Nakhleh RE,et al.Physician satisfaction with clinical laboratory services a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Q-probes study of 138 institutions[J].Arch Pathol Lab Med,2009,133(1):38-43.
[2]李 棟,李 艷,余 紅,等.現代醫院檢驗科“速度管理”的必要性[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4,27(6):344-345.
[3]Lundberg GD.Acting on significant laboratory results[J].JAMA,1981,245(17):1762-1763.
[4]鄧德耀,李增安,黃紅兵,等.影響實驗室生化結果回報時間的因素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12(9):1136-1138.
[5]鄭君德,陳 濤,劉漢欣,等.推行信息化危急值快速回報,保障患者安全[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9,7(2):15-16.
[6]李 萍,黃亨建,徐克和,等.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臨床檢驗工作效率[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4,27(11):803-804.
[7]萬海英.檢驗標本流程中信息節點控制的臨床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08,26(2):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