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濤 孫素改 賈麗琴
肥胖是指體內熱量攝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體內積聚過多,導致體重超常[1]。女性在懷孕前體重指數(BMI)為18~23 kg/m2,懷孕后可胖范圍11.3 ~15.9 kg,我國將孕 40 周 BMI≥27 kg/m2可定為肥胖[2]。肥胖孕婦行剖宮產術后如護理不當,可出現腹部切口下脂肪液化、傷口難愈合、靜脈栓塞、皮膚損傷及飲食不當而至肥胖加重等并發癥,為了防止并發癥發生,選取我院2008年1~5月住院肥胖孕婦剖宮產30例,進行術后加強護理,效果非常滿意,無1例發生并發癥,切口均一期愈合,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的30例住院肥胖孕婦(分娩時BMI≥35 kg/m2或較孕前體重增長≥30 kg),年齡24~29歲,單胎,孕周為39~40周,行剖宮產。
1.2 手術方法 均采用子宮下段,皮膚切口為橫切口的術式。
1.3 護理方法
1.3.1 術前準備:按一般常規術前4 h禁食水、完善各種檢查、皮試、備皮,尿管保留、根據患者腰圍準備合適腹帶(因腹帶過緊可致產婦呼吸困難,腹帶處皮膚受損,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
1.3.2 術后一般護理:①心電監護;②抗炎、補液治療;③去枕平臥位,頭側向一邊,術后6 h,病情穩定者可改為半臥位;④禁食水12 h后免奶流食;⑤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⑥術后24 h協助產婦下床活動,以利腸蠕動增加及子宮收縮。
1.3.3 預防并發癥護理
1.3.3.1 預防靜脈栓塞護理:產婦回病房1 h后護士可輕輕按摩其小腿部10 min左右,同時指導家屬每隔1 h左右按摩1次,產婦清醒后可主動活動腿部,術后7 h進行側翻身活動,術后24 h協助產婦下床活動。
1.3.3.2 預防脂肪液化護理:室溫為22℃左右,被子不宜太厚,以即不出汗又不覺得冷為適宜,因溫度過高會造成切口部脂肪液化,溫度太低產婦容易感冒。
1.3.3.3 預防皮膚損傷護理:產婦由于腹部脂肪太多,所以一定選擇大小合適腹帶,并且術后2~4 h將腹帶松緊帶輕輕移動0.5~1 cm以防長時間擠壓皮膚處出現水腫、淤血甚至水皰,造成皮膚不必要損傷。
1.3.3.4 預防脂肪液化護理:對于肥胖患者,術后換藥時可于切口兩側適度向切口線按壓,一方面可將滲液擠出,避免脂肪液化的發生,另一方面可早期發現脂肪液化,以便早期予以處理。同時,術后以紅外線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也有利于預防脂肪液化的形成。
1.3.4 飲食護理:術后12 h內禁食水,12 h后可食免奶流食,排氣后可食半流質漸至普食,同時多飲湯類,以利于分泌乳汁。產后女性需要足量且營養價值較高的飲食,合理膳食可盡快地補充妊娠和分娩時的消耗及恢復體力。但過食會使體內營養過剩,多余食物產生的熱量可通過代謝轉變為脂肪堆積于皮下,造成肥胖加重。一般說來,產褥期女性每日食用主食400~500 g,蛋類 50 ~100 g,肉類 100 ~150 g,豆制品 100 g,牛奶250 g,蔬菜400 g左右就可以滿足自身營養及正常泌乳所需的營養[3]。肥胖產婦更應嚴格注意,以防體重進一步加重。
1.3.5 產后心理護理:產婦由于擔心自己的身體,傷口的愈合,新生兒的護理及喂養問題,同時由于產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易出現焦慮、抑郁。護士針對這些問題加以溝通,講解飲食,產褥期注意事項及新生兒母乳喂養及護理方法。
1.3.6 出院指導:①指導產褥期注意事項及腹部切口護理及產后42 d門診復查。②新生兒母乳喂養及預防接種事宜。③指導產后恢復操,促進產婦身體恢復。④留聯系電話以便咨詢。
由于充分認識到肥胖孕產婦剖宮產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內、外因素,對30例行剖宮產的住院肥胖孕婦進行合理護理干預,傷口一期愈合率達100%,無1例發生并發癥。
在一般人眼里,唯有孕婦是應該肥胖的,因為“一人吃,兩人補”,孕婦越胖說明胎兒長得越好[4]。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孕婦肥胖率居高不下,殊不知,孕婦肥胖,不僅對胎兒不利,而且影響母嬰健康,特別是肥胖孕婦行剖宮產術后較正常體重孕婦術后并發癥多,如脂肪液化及傷口難愈合、靜脈栓塞、皮膚損傷以及飲食不當而至肥胖加重等并發癥[5]。而常規護理方法只是針對正常體重產婦術后護理,而未重視肥胖產婦術后并發癥護理,肥胖孕婦術后易發生上述并發癥。通過上述措施加強肥胖孕婦術后并發癥及飲食護理,我院肥胖產婦術后無1例發生并發癥,傷口一期愈合率100%,同時護患關系進一步得到加深,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臨床體會重點加強對肥胖孕婦術后護理明顯優于傳統常規護理。
1 鄒大進主編.實用臨床肥胖病學.第1版.北京: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1999.71.
2 陳超賢.肥胖孕婦影響健康.大眾醫學,2004,32.
3 李佳.肥胖手術患者的護理.護理學雜志,2008,10:37-38.
4 邢淑敏,許杭主編.新編婦產科臨床手冊.第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486.
5 李全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體會:附38例報告.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3,3:2074-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