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紹娟 劉寅東 劉曉明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裝備與海洋工程學院1) 大連 11602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2) 上海 200011)
20世紀90年代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同形式的船舶計算機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系統.自2000年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了縮短船舶設計、建造周期,實現船舶并行協同設計已經成為必然的技術選擇.與此同時,現代船舶設計方式和理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船舶設計從計算機輔助繪圖到計算機輔助設計,從2D,3D幾何模型到3DPDM模型;船舶工程從面向設計的工程到面向制造的工程,從串行工程到并行工程,等等.
船舶三維設計是一個多專業、多系統、大規模的協同工作過程,需要各個專業進行頻繁的設計協同.以往的單用戶CAD已不能滿足設計人員的要求,設計者之間在設計時必須進行溝通和信息共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數據不一致和重復設計.本研究將船舶三維CAD設計技術與PDM協同管理技術有機的整合到設計過程中,建立基于集成平臺的船舶并行協同設計系統,從而提高設計效率.
目前,國內外已有比較典型的協同設計管理軟件,如PTC公司的 Windchill,EDS公司的TeamCenter,MatrixOne公司的 e-Matrix,IBM公司的SmartTeam,SAP公司的mySAP等,它們基本上代表了現今PDM技術的最高水平.隨著PDM技術逐漸為國內所重視,國內許多軟件廠商也看到了PDM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開發出自己的PDM產品,如清華大學英泰公司的Ti-PAM3.6和TiPLM、愛克斯特軟件公司的XTPDM3.5、華中理工大學華中軟件公司的INTEPDM、四川的TOPPDM、中科院的凱思公司、南京的同創公司及東北大學的阿爾派公司的產品等.
與其它產品相比,Windchill已經在一些國內、國外的船舶企業得到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成果;Windchill的Web工作能力更加強大,提供了豐富的基于Web的開發工具,易于實現面向虛擬企業的分布式產品數據管理;Windchill可以通過本身提供的標準接口Info Engine實現與其它PDM軟件如Metaphase以及ERP軟件如BANN,Oracle Manufacturing等實現集成.目前,Windchill能夠與Pro/E實現無縫鏈接;Windchill能夠通過OPtegra與CADDS5緊密集成[1],國內已經有設計所使用CADDS5進行艦船的三維設計,并通過與 Windchill的集成實現船舶設計并行協同管理;Windchill通過 Workgroup Manager for CATIA實現與CATIA 的集成[2-3]進行相關企業的并行協同設計管理.本文根據設計需要研究將Windchill與SolidWorks集成實現船舶三維協同設計流程管理.
SolidWorks是一套基于Windows平臺的全參數化特征造型軟件,它可以十分方便的實現復雜的三維零件實體造型、復雜裝配和生成工程圖.SolidWorks二次開發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獨立應用程序(standalone application),用戶程序作為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exe),通過API接口調用SolidWorks提供的服務,完成對SolidWorks的控制和操作;二是插件形式(AddIn application),用戶程序作為一個插件(*.dll)集成到SolidWorks中去.插件形式下,用戶程序跟Solid-Works程序運行在同一進程空間,運行效率高,而且用戶可以在SolidWorks中添加自己的菜單,工具欄,屬性頁等,使用戶程序跟SolidWorks程序渾然容為一體[4].
本文將采用第二種開發方式通過插件將SolidWorks和Windchill構建逆向工程的異地協同設計平臺.Windchill其中的PDMLink模塊提供了Workgroup Manager for SolidWorks中間件,通過該中間件船舶設計人員能夠在Solid-Works工作界面中直接將設計模型檢入到Windchill系統.在構建集成平臺的過程中,依據船舶設計的特點對Windchill開箱即用的功能進行了一些定制開發,使其易用性得到了增強.
在安裝完 Workgroup Manager for Solid-Works后,還需配置以下文件
1)Change directory to the < WindchillI-nstall>/codebase:windchill wt.tools.boot.MakeJar jar=wmSolidWorks_config.jar
2)Change directory to the<Windchill Install>/codebase/wmSolidWorks:windchill com.icubed.legend.dmc.ui.DMCCreate
3)Change directory to the the<Windchill Install>/codebase:windchill com.icubed.setup.ServerUpdate
通過Workgroup Manager for SolidWorks中間件的安裝及配置,在SolidWorks菜單欄會增加windchill菜單條.
Windchill維持CAD對象與Windchill對象及產品結構之間的關聯.Workgroup Manager for SolidWorks使用以下 Windchill對象:Windchill CAD文檔和Windchill企業部件 (WTPart).
Windchill CAD文檔包含一個設計文件(如3D圖紙),該設計文件被視為 Windchill CAD文檔的主要內容.Windchill CAD文檔還包含次要或導出的內容,例如可視化圖像和其他替代表示形式.
圖1顯示了CAD文檔和部件之間的典型鏈接或關聯.

圖1 Windchill CAD文檔和WTPart對象模型關系示意圖
三維模型的導入流程:進入SolidWorks系統→打開要檢入的SolidWorks裝配→進入裝配關系導入流程→提取裝配結構關系組成裝配圖→進入Windchill對導入的模型進行管理和維護.
以船體145-180分段設計模型為例,實現SolidWorks與Windchill PDMLink的集成平臺在船舶協同設計系統中的應用.
1)船舶專業設計人員在SolidWorks中進行船舶三維設計,設計完成后在本地電腦上通過SolidWorks的Windchill菜單欄將模型檢入到Windchill PDMLink如圖2所示,檢入過程中通過登錄界面如圖3所示系統檢查用戶是否有檢入權限.
2)船體結構是由零件、部件、分段最后是總段組成的.如船體145-180總段是由艙口圍板、橫艙壁和甲板等組成的.而下一層的艙口圍板又是由很多個型材(如艙口T型材)和板材(艙口圍板)構成的.檢入到集成系統中的三維模型由船舶設計總工程師進行合理的分解,最終在Windchill PDMLink中建立船舶設計的產品結構樹,如圖4所示.然后在windchill中進行審簽流程.

圖2 三維模型檢入到windchill

圖3 設計人員登錄windchill
3)在管理平臺Windchill中進行船舶三維模型的審簽流程 船舶設計過程中的模型審簽一般歷經設計、校對、審核、標檢、審定五個階段才能歸檔[5],具體過程如圖5所示.

圖4 對145-180分段進行結構分解

圖5 文檔審簽示意圖
在審簽工作流模板中,存在審閱批準和不批準兩種情況,此時要在屬性中加入路由條件,這里通過代碼實現,其代碼如下.


具體的審簽流程如下.
1)設計者把“145-180分段”設計完成后,在本地電腦上通過SolidWorks的Windchill菜單欄將模型提交到 Windchill系統中,如圖2~3所示.
2)校對者通過查看工作列表收到審閱任務,在productview中查閱所建的分段,如圖6所示,在審閱后認為“145-180分段”中沒有問題,選擇批準,文檔進入“升級”狀態,文檔將升級到審核階段.

圖6 productview中查閱三維模型
3)若校對者發現文檔中還存在問題,選擇不批準文檔,則文檔進入修改狀態,修改(設計者)接收到修改任務,將文檔檢出到本地電腦的Solid-Works,進行修改并保存,然后再檢入到 Windchill完成修改,重新按照“設計-校對-審核-標檢-審定-歸檔”進行審簽.期間版本將從A.1變為A.2,直至文檔進入“歸檔”狀態.
4)模型審簽的其他三個階段:審核、標檢、審定和上面所進行的流程相同,直至達到歸檔狀態,完成三維模型的整個審簽流程.
本文把船舶三維模型的設計工作納入到項目中進行管理,并建立三維模型的電子化審簽工作流程管理機制,使設計完成的三維模型發布數據到PDM管理軟件Windchill中,自動將三維模型的可視化結果關聯到產品結構中,進行三維模型設計流程的客戶化定制.利用管理平臺通過可視化的有效工具,及時發現產品的設計、建造、維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沖突,解決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設計過程實施并行、動態、實時控制.
[1]肖 俊,郭進濤,李俊華.基于PDM的艦船三維設計并行協同設計系統研究[J].船海工程,2007,36(3):116-119.
[2]林有娣,張瑞乾,季向遠.異地協同設計平臺在車身逆向工程中的應用[J].管理技術,2009(2):109-112.
[3]王呈方,胡 勇,李繼光.三維曲面船體外板成形加工的新方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0,34(3):431-434.
[4]侯曉林,顏 濤.SolidWorks異地協同設計系統的實現[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07,36(3):30-36.
[5]郭進濤,李俊華,程 嵐.基于工作流的艦船設計流程管理研究[J].中國艦船研究,2007(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