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需求不斷增長的中國,在修建高速鐵路、公路、機場的同時,還希望提高長江等內河的航運能力。30日對外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希望,2020年全國內河水運貨運量達到30億t以上,建成1.9萬km國家高等級航道,運輸船舶實現標準化、大型化,長江干線運輸船舶平均噸位超過2 000 t。
中國擁有長江、珠江、淮河等眾多河流;內河水運擁有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等優勢。迄今,中國已形成了以長江、珠江、京杭運河、淮河、黑龍江和松遼水系為主體的內河水運格局。長江干線已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運輸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中國官方希望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長江干線航道成為綜合運輸體系的骨干、對外開放的通道和優勢產業集聚的依托。長江等內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區重要港口建成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港區。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中國將在長江、珠江、京杭運河建設暢通的高等級航道,長江等航道會被加深。一些存在礙航、斷航問題的內河航道,將逐步建設通航設施。長江沿線的上海、武漢、重慶等主要港口的建設會被加強。
在更多船只進入內河之前,中國不希望更多污染物排入河道?!兑庖姟繁硎?,將防止發生重大污染事故,嚴格執行和逐步提高船舶排放標準。自2013年1月1日起,禁止生活污水排放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客船以及單殼油船、單殼化學品船進入三峽庫區;能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后的老舊船舶將被逐漸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