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賢軍
(四川理工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英語成績偏低原因的調(diào)查與對策
譚賢軍
(四川理工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本文采用問卷法調(diào)查,結合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提出改進的對策。
英語成績偏低;原因;對策
在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要根據(jù)地方與校情的實際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需要對學生英語成績偏低的原因進行調(diào)查分析。
(一)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依據(jù)。通過問卷調(diào)查與個別面談的方式,然后統(tǒng)計分析尋找造成學生英語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從而為從校情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jù)。
(二)調(diào)查對方及方法。參加調(diào)查的對象為四川理工學院2009級三個本科選課班共210名學生,其中高考英語成績不及格的73名學生做了書面回答并上交答卷由任課教師(筆者)進行了統(tǒng)計,這73名學生均屬于該高校的兩個傳統(tǒng)院系“生物工程學院”和“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的學生,相對能代表這所西部二本工科院校工科學生的英語成績。調(diào)查問卷在英語教授林家修的指導下共設置17個問題,分別是:1.不喜歡英語老師;2.努力后成績不好;3.中學階段有時未開英語課;4.天生不喜歡英語;5.學習方法不妥;6.記不住單詞;7.不說英語;8.英譯漢不好;9.中學地處山區(qū)或偏遠地方文化落后;10.聽力不好;11.高考英語失誤;12.未重視中學英語課;13.初中英語好但高中落后;14.不背書;15.寫不成英語作文;16.性格內(nèi)向,不喜歡交往;17.學習氛圍不好,別人嘲笑。
針對上述問題共有三個選項:A.是,B.不是,C.不清楚。
任課教師指導學生勾出各個選項的答案,每個選項只勾一個答案。
(三)調(diào)查的結果。通過統(tǒng)計分析,50%及以上同學選“是”的選項為:5.6.7.8.10.13.14,50%及以上同學選“不是”的選項為:1.2.3.4.9.11.12.15.16.17,選“是”超過選“不是”30人次的選項為:5.6.7.8.10.14,選“不是”超過選“是”30人次左右的選項為: 1.3.4.9.11,超過40 人選“是”的選項:5.6.7.8.10.14。
總結起來,英語成績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妥;記不住單詞;不說英語;英譯漢不好;聽力不好;不背書。
(一)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大都遵循著這樣的路向:必須打好“基礎”或練好“基本功”(何自然,2004)。所謂“基本功”,指的是學外語得從音素、音標、字母開始,接著是強記單詞、詞組,然后是按語法規(guī)則造句,最后是靠單詞或詞典的釋義來理解和翻譯短文、篇章。這樣學習的結果使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學生遲遲不能開口說話。可見,“不說”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英語老師也應注意教學方式。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提問也促使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但胡青球等(2004)通過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的提問中展示性問題遠遠多于參考性問題,這些提問多為教師已經(jīng)知道答案的問題,同時為了節(jié)約有限的教學時間,教師自己對自己提問進行回答的比例很高。為了促使課堂對話更具交互性,促使學生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具有創(chuàng)見性的自我表達,初步培養(yǎng)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教師們應有意識地增加參考性問題在課堂提問中的比例。同時,教師應創(chuàng)造出一種活躍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所有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不能一味自問自答。針對學生不說英語的問題,徐錦芬(2006)提出,學習說一門外語最關鍵的因素是信心,而信心來自于通過許多練習而獲得的成功。教師扮演的角色是設計或挑選出合適的和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構筑他們的信心。楊惠中(2008)提出,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學習語言形式,因為不同的語言形式用于不同的場合。重視預構成語塊的學習,也就是學習常用的句套子,常用的詞語搭配,尤其是常用動詞的用法結構。重視會話策略的學習,怎樣開始談話,,怎樣結束談話,怎樣得體地打斷或反駁別人的話語,都是需要互相學習的會話策略。重視仿說訓練,也就是模仿示范對話中的用語,然后運用相關信息用英語說話,通過仿說可以逐步建立學生用英語說話的信心,掌握地道而且得體的英語。
(二)記不住單詞是中國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許多人感嘆:學英語最難突破的莫過于詞匯關,而詞匯是學好英語最重要的基礎。在學習和應用語言時,詞匯是第一位的,語法只是起輔助作用,因為語言是由語法化的詞匯組成,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組成(Lewis,1993)。外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應是培養(yǎng)學習者理解和運用詞匯和詞匯組合的能力。針對怎樣記單詞的問題,李五全等(1996)談到,詞根、前綴與后綴是開啟英語詞匯寶庫的三把金鑰匙。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有意識地講授一些基本構詞方法,從而擴大學生的詞匯能力。李五全等(1996)也提出每學一詞,必先朗讀,直到能背誦為止;必動筆寫,直到能默寫為止;同時牢牢記住詞義。詞在各種場合的具體使用,體現(xiàn)詞的造句功能,只有通過實用的例子和練習,掌握了用法,才算真正學會了一個詞。Vivan Cook(2000) 也提出,語言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每個單詞的意思和發(fā)音,而且要學習怎樣使用單詞。外語教師可讓學生用特定詞匯造一些句子,在語境中使用詞匯可使學生真正掌握單詞,從而使記憶單詞不再那么枯燥。
(三)聽力不好是許多中國學生,尤其是西部地區(qū)農(nóng)村中學畢業(yè)學生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也發(fā)現(xiàn),即使高考成績及格的學生中有大部分人仍然在聽力方面存在困難,尤其是短文練習時,他們還沒有聽清前一句錄音時,后一句又開始。針對聽力困難這一問題,潘亞玲(2004)提出,在外語學習中,很多同學對于聽力訓練的理解有誤區(qū)。他們認為聽力課文應當反復地聽,直到聽懂了文中的每一個詞為止,才認為自己達到了學習的目的,而實際上生活中很少有這種要求。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需了解所聽到信息的大概內(nèi)容,或者選擇性地聽,而無須聽懂所有的信息。聽力材料中聽到生詞是完全正常的事,應當根據(jù)已經(jīng)聽到的內(nèi)容判斷它們對聽力理解是否重要,如果是不重要,完全可以不予注意,不必對所有的生詞都冥思苦想,影響下一步的聽力理解。教師應指導學生預測聽力的內(nèi)容,也就是在聽課文之前,對文本的基本框架、主題、情景、談話人、意圖等有一種預測,這種預測工作做得越充分,聽課文時就會越輕松。老師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做聽力筆記,也就是記住關鍵詞,這些關鍵詞負載著聽力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對文本的結構和邏輯關系有所了解。同時,可引導學生找一些喜歡的短文、外語歌曲,無任務地聽,在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下培養(yǎng)語感,提高對外語的興趣。通過聽力訓練可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因為聽和說是不可分割的,這也解決了前文提到的學生“不說”的問題。
(四)不背書也是造成被調(diào)查學生英語成績偏低的重要原因。在中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和熟記短語。Penny cook(1996) 在研究了中國的語文教學后提出,背書在中國是行之有效的,它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丁言仁、戚焱(2001)通過實證研究表明熟讀和背誦課文有助于提高外語水平。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正確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方法在外語學習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幫助他們提高說和寫的流利性和準確性。
本文通過問卷調(diào)查統(tǒng)計得出了造成西部地區(qū)一所二本學校學生英語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并針對這些突出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相關參考依據(jù)。因為各院校具體情況不同,此次調(diào)查也主要是針對工科院校工科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論和對策只是對同類二本院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怎樣從校情出發(fā)進行大學英語教學與改革還須英語界同仁從所在院校實際出發(fā)不斷探索。當前,Kumaravadivelu提出的“后方法”教學法得到中國外語界的廣泛重視和研究,“后方法”正是強調(diào)外語教學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從學校實際出發(fā)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將對切實提高本校學生英語能力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1]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M].Hore,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Penny cook A.Borrowing others’ words:Text,ownership,memory,and plagiarism[J].TESOL Quarterly,1996.
[3]Vivan.Cook.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8.
[4]丁言仁、戚焱.背誦課文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J].外語界.2001.5.
[5]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陳煒.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模式調(diào)查分析 [J].外語界,2004.6.
[6]何自然.論外語教學的逆行思維 [J].外語界,2004.6.
[7]李五全,羅潤田,鄭歡.巧記英語萬詞 [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8.
[8]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 [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9]徐錦芬.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2.
[10]楊惠中.怎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J].外語界,2008.1.
[11]余渭深.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學生問卷調(diào)查與分析 [J].中國大學教學.2005.7.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 of bad performance in English study of the non-English-major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in the west of China with the aid of a questionnaire.It sums up the main causes and pres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time.
Key words:bad performance in English study;cause;countermeasur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 of Bad Performance in English Stud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an Xian-jun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 Sichuan,643000)
H319
A
1008—6772(2011)01—0135—02
2010-12-18
譚賢軍(1982-),男,四川富順人,四川理工學院外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應用語言學與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