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 劉云山
把握機遇 深化合作 共創未來
——在第二屆中歐政黨高層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
(2011年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 劉云山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國共產黨,向遠道而來的歐洲貴賓們表示熱烈歡迎。去年5月,首屆中歐政黨高層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雙方就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合作進行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擴大了友誼共識,為促進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年來,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后續影響仍在持續,各國紛紛調整各自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世界兩個重要經濟體,中國和歐洲分別出臺了“十二五”規劃與“歐洲2020戰略”,這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展,也將對世界經濟以至全球經濟治理產生重要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歐政黨領導人再次相聚北京,以“中歐合作的新機遇、新前景”為主題,就雙方發展的理念、思路、目標、舉措進行交流研討,對增進互信共識、促進合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女士們、先生們!
歐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是中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過程中,歐盟對自身發展模式進行反思與調整,出臺“歐洲2020戰略”,強調“智慧型增長”,“可持續增長”和“包容性增長”,指明了歐盟未來10年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如果把“歐洲2020戰略”與中國“十二五”規劃進行比較,不難發現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一是都把轉變發展方式、解決結構性矛盾作為努力方向,力求實現平衡發展、全面發展;二是都把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動力,特別強調深化改革,強調技術創新;三是都把節能減排、綠色經濟作為重要手段,注重發展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都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貧富差距、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凝聚力包容性強的社會。可以說,中歐兩大經濟體存在諸多利益契合點,雙方務實合作也面臨新的機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對歐洲而言,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為歐洲經濟復蘇和未來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中國擴大內需、擴大進口、擴大服務業開放的政策取向,為歐盟對華出口提供了廣闊空間。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有助于歐洲資本、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利于歐盟對華開展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與合作。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環保產業,為歐盟企業開辟了巨大市場。
對中國來說,歐盟高新科技領先、創新能力領先,是中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科技進步與創新的重要合作伙伴。歐盟在環境保護、發展綠色技術及產業、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政策措施、管理機制相對完善,可為中國建設“兩型”社會、發展綠色經濟提供經驗與支持。歐盟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地區差別、促進就業、消除貧困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可為中國學習借鑒。
女士們、先生們!
“十二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們將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第一,我們將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加強社會建設、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更加注重統籌兼顧,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重大關系;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
第二,我們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內在要求。在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我們將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強有力的具體措施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確保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第三,我們將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努力為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改革是動力,開放出活力。我們將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使全社會始終保持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旺盛活力。我們將堅定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享發展機遇,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應有貢獻。
第四,我們將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保證。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經驗。我們將繼續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引導廣大黨員自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我們將繼續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特別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帶領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將繼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引導廣大黨員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將繼續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加強廉潔自律,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共產黨和與會的歐洲各政黨包括歐洲議會各黨團,都是本國、本地區的重要政治力量,在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中歐政黨對話,促進中歐全方位、多領域合作,是中歐各政黨的共同使命。衷心希望與會嘉賓坦誠深入地交流探討中歐開展務實合作的途徑辦法,為促進中歐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李瑞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