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我國是肝病大國,各種原因導致的肝硬化患者眾多。近年來研究顯示,干細胞移植是肝臟細胞移植治療的重要途徑,可以逆轉肝纖維化過程,在體內轉化成具有功能性的肝細胞,為肝硬化治療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正確應用保護程序保證移植手術順利進行,是此項治療臨床護理工作的關鍵。我院2006~2010 年開展了經動脈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350 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接受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術肝硬化患者350 例,男223 例,女127 例,年齡16 ~78 歲。
1.2 治療方法 350 例患者均在層流無菌室內,在嚴格無菌條件下,選髂后上棘局部消毒麻醉穿刺,抽取骨髓100 mL 加4 000 U 肝素抗凝,避免污染。參考Wollert 等方法制成干細胞懸液50 ~60 mL,經股動脈插管至肝固有動脈,注射造影劑,觀察肝內血管情況,將分離好的干細胞懸液3 h 內注入肝內,之后用10 mL 生理鹽水沖洗管腔。
1.3 結果 本組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移植后白蛋白升高,體力好轉282 例(80.6%),食欲改善210 例(60%),腹脹減輕138 例(39.4%)。
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是世界前沿的醫療技術,干細胞移植后,患者肝臟功能逐漸恢復,相當于促進再生新肝臟,此項技術風險小、費用低、效果好,是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重要手段。患者及家屬在術前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疑慮等心理,護士要主動關心患者,根據其文化層次,介紹該手術的方法、意義,介紹成功的病例,使其認識到該技術的先進性、安全性,以消除患者的各種心理問題,增強對手術的信心,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幫助其建立遵醫行為,取得圍手術期配合。②備皮:臍以下至大腿上1/3,包括外陰部,尤其要注意雙側腹股溝穿刺部位有無皮膚疾患、破損或感染,同時檢查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以備術前術后進行對照。③飲食護理:食易消化流質或半流質低脂食物,避免術后便秘導致腹壓增高引起穿刺點出血。④術前準備:完善各項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肝功能、電解質、心電圖、CT 等,以全面了解患者情況。詢問有無過敏史,做碘過敏試驗,訓練患者床上排便,術前晚保證充分睡眠,術前12 h 禁食,6 h 禁水。
2.2 術中護理 ①嚴格無菌操作環境:采髓間及介入室為無菌手術間,術晨紫外線照射30 min,細胞中心實驗室為經國家衛生監督局認證,符合GMP 標準的高級層流無菌間,操作人員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②采髓中的配合:護士協助患者擺好體位,多取俯臥位或平臥位,雙手屈放于頭部兩側,協助醫生局麻,并備好肝素及抽取肝素濕潤注射器等骨髓采集工作,采髓部位3 d 內每日常規消毒換藥,避免潮濕。干細胞分離處置過程中,嚴格遵守采血輸血的查對制度,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申請單、離心管標簽姓名等。③移植術中導管室護理:協助患者平臥于導管床上,告知術中注意事項,連接心電監護,在介入治療過程中,安慰患者,減少緊張情緒,嚴密觀察有無心慌、氣短等癥狀,及時發現有無造影劑過敏現象,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生,術后壓迫穿刺部位15 min,再加壓包扎,沙袋壓迫6 h,術側肢體制動24 h,并密切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2.3 術后護理 ①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實施心電監護,動態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變化,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等,同時觀察有無腹脹、腹痛、頭暈、心慌、出冷汗等情況。②不良反應觀察:觀察患者有無寒戰及發熱、局部或全身性蕁麻疹、呼吸困難、腹痛、血壓下降等表現,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③術側血液循環的觀察:定時觸摸足背動脈以了解搏動情況,并觀察術側肢體遠端皮膚顏色、溫度、有無疼痛麻木。④生活護理:囑患者平臥24 h,為保持正確體位可用繃帶松緊適度,將術側腳踝部系于床尾欄桿上。加強與患者溝通,分散注意力,增加患者耐受及舒適度,鼓勵其多飲水,采取誘導方法訓練促進患者床上排便,并記錄出入量。⑤飲食護理:鼓勵進食多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量多餐,對輕度腹水者給予足量植物蛋白、維生素豐富的低鹽飲食,避免進食堅硬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⑥出院指導:做好健康教育,建議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建立遵醫行為,避免情緒激動、感冒和過度勞累,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