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暉
正確合理地選用潤滑油和潤滑脂可以保證機動車的動力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及延長使用壽命。然而在實際使用中,潤滑油和潤滑脂的選用存在許多誤區。
誤區一:柴油車使用汽油車機油。機油有汽油機機油和柴油機機油之分,兩者仍有較大的區別。首先,柴油機的壓縮比比汽油機大多得,其主要零件受到的壓力沖擊要比汽油機大,因而兩者有些零部件的材料有所有同。例如,汽油機主軸瓦與連桿軸瓦可用材質較軟、抗腐蝕性好的巴氏合金,而柴油機的軸瓦則必須采用鉛青銅或鉛合金等高性能材料,但鉛青銅或鉛合金材料的抗腐蝕性能較差。為此,在柴油機機油中要多加些抗腐劑,以便在軸瓦表面生成一層保護膜來減輕軸瓦的腐蝕,并提高其耐磨性能。如果將汽油機機油加入柴油機,軸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現斑點、麻坑,甚至會成片脫落,機油也會很快變質。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的大,這種有害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會形成硫酸或亞硫酸,連同高溫高壓廢氣一道竄入油底殼內,加速機油的氧化與變質,故在柴油機機油中還需要加入抗氧化劑,使機油呈堿性。若有酸性氣體竄入,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不致使機油過快氧化變質。而汽油機機油則未加這種添加劑,為中性,若將其用于柴油機,會因上述酸性氣體的腐蝕很快變質失效。因此,柴油車必須選用柴油機機油,而不能用汽油機機油代替。
誤區二:國產車使用進口機油。很多人認為進口機油一定比國產機油要好,因此在國產車特別是新車上使用進口機油,這樣做往往產生很多弊病。如進口機油大都粘度較低,不能適應國產車對機油粘度的要求,加之國產發動機各種配件材料受熱膨脹系統及配合間隙較進口車的大,若采用進口機油會因機油過稀使油壓偏低,甚至不能滿足正常潤滑的需要,使發動機的磨損加劇。
誤區三:盲目選擇潤滑油的等級。選用發動機機油時既要重視質量等級,也要注意粘度等級。首先應按壓縮比、排量等選擇性能級別;然后按照氣溫、負荷選擇粘度級別。質量好的機油能保證發動機潤滑良好、減少磨損,延長機油換油周期及發動機使用壽命。在選擇機油粘度時,應在保證發動機潤滑與密封的條件下,盡量選用低粘度機油,以便節省燃料。
誤區四:混合使用發動機潤滑油。各種潤滑油除粘度等級不同外其余都是一樣的,區別的是其添加成分的品種和數量。一般根據添加成分的品種和數量來劃分潤滑油品種和質量等級。添加劑種類不同的潤滑油不能混合使用,否則就可能使機油中的添加劑發生化學反應,損害潤滑油應有的性能。隨著添加劑及其配方的不斷改進,已研制生產了一些通用油,如QE/CC、QF/CD等潤滑油,它們可在標明的級別范圍內通用。因此,潤滑油能否混用,應根據說明書的要求,不能隨意混合使用。
誤區五:潤滑油粘度越高越好。為了減少運動零件的磨損,潤滑油必須有足夠的粘度,以便在各種運轉溫度下都能在運動零件間形成油膜。但使用粘度過大的潤滑油會增加零件的磨損,這是因潤粘度大的滑油流動緩慢、油壓雖高。在保證潤滑的條件下,根據使用時氣溫范圍,盡可能先選用粘度小的潤滑油。但是,對磨損已比較嚴重、間隙已比較大的發動機,可適當選用粘度稍大的潤滑油。